「隱性饑餓」與70%的慢病有關,天天感覺吃撐的你或許也屬于這個群體哦!
有一種饑餓叫做隱形饑餓。
隱性饑餓,主要指膳食中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它們雖然在人體中含量很小,小于 0.01g/kg體重,但卻是我們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201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約有20億人正遭受隱性饑餓困擾,中國隱性饑餓的人口達到3個億。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我國民眾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等部分營養素的缺乏仍然存在。
而近年來研究逐漸證實,70%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肥胖癥等都與隱性饑餓有關。但可怕的是,這些微量營養成分缺乏往往不易被我們發現。
我們該如何避免隱性饑餓?
我們不僅要讓胃吃飽,更應該讓身體能夠攝取到足夠的營養。推薦以下4點來改善:
1. 食物多樣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就建議每人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豐富的食物種類互補,就可以避免某種營養素缺乏。
現在大家比較普遍的問題是:
① 比起吃肉,果蔬攝入不足,最好每天保證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② 糧食吃的太精細,很多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都沒有了。建議主食的三分之一可以換成粗糧、谷物。
2. 注意烹調過程
在食物的烹調過程中,很多營養素也會悄悄流失掉。因此要注意:
① 洗菜時,流動水清洗即可,不要久泡,也不要切后再清洗,以免水溶性營養素流失。
② 炒制蔬菜時,最好是旺火快炒,或者稍微焯水后最后放入鍋中炒制,避免破壞維生素。
③ 淘米的時候,不要反復搓洗。簡單清洗下即可。
3. 選擇營養素強食品
加工食品可根據個人需求,選一些營養強化劑食品,比如鐵強化醬油、碘鹽、營養強化面粉,通過在食物中額外添加需要強化的營養素,來保證機體營養供應更均衡。4. 服用營養素補充劑
根據個人需求,可以購買保健品、藥品等來補充缺乏的維生素A、B族、C等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當然最好遵醫囑,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攝入過量也存在危害。
這里提醒,對于長期患慢病的人群,因為疾病更易缺乏維生素或礦物質,成為隱形饑餓人群,不利慢病康復,因此更要注意飲食多樣性。
此外,一般人們都覺得肥胖人群營養過剩,但其實他們往往攝入高熱量食物多,果蔬等食物少,容易缺乏維生素、礦物質,也是隱形饑餓高發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