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
目前全球患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的患者
已經超過5億人,
每年約有2200萬“新糖友”產生。
而這5億患者中,
超過1/4,是來自中國!
更可怕的是,
全國范圍內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
如果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都考慮進來,
目前我國有一半的成年人
正慢慢向高血糖人群靠近~~~
糖尿病即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
生活方式的現代化和健康意識的滯后使人們的體力活動逐漸減少,
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等不合理的膳食攝入,
導致大量人群體重超標,成為肥胖成員的一份子,繼而血壓高、血脂高,迅速提高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
面對肥胖患者的時候,醫生往往會告誡他注意高血糖、高血脂一類的代謝性綜合征,
但很多患者往往都不屑一顧,覺得自己也只是微胖而已,血脂、血壓、血糖都正常,這些疾病不會找上自己。
而往往正是因為這些“不在乎”心理,
才讓疾病有機可趁!
健康的肥胖,真的存在嗎?
最近一項基于中國人群的相關研究報告表明,假若BMI≥24.0kg/m^2,
即使血脂、血壓、血糖處于正常范圍內,糖尿病的罹患風險至少也會增加50%!
超重者(BMI 24.0-27.9 kg/m^2)
糖尿病的罹患風險為正常體重者的1.5倍,
而肥胖者(BMI≥28.0 kg/m^2)
更是達到了令人擔憂的1.74倍。
另一方面,在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的患者群中,80%都是肥胖者。
而且,發生肥胖的時間越長,患病的機率就越大。
腹部型肥胖的人患這種病的危險性
遠遠大于臀部型肥胖的人,
腰圍/臀圍的比值與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成正比關系!
從肥胖到高血糖,只差——胰島素
胰島素是人體內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
人在進食后將大量的糖分吸收,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運往全身各處。
只有依靠胰島素,血糖才能進入細胞,被人體利用。
早期肥胖者的胰島素分泌功能雖然還正常,但是由于胰島素抵抗,胰島素作用的效率就下降了。
為了克服胰島素抵抗,胰腺就會大量合成胰島素,造成肥胖者血胰島素水平大大高于普通人。
肥胖早期還可以勉強通過高胰島素血癥來把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隨后就有可能由于過度工作,
胰腺合成胰島素的功能漸漸衰竭,胰島素的生成就漸漸不足以把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圍,
于是就出現了高血糖,繼而產生一系列的代謝性疾病。
終身吃藥 或
注射胰島素?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得了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只能通過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口服降糖藥及注射胰島素治療等,
由此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減輕并發癥,但這些治療很難治愈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
除了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外,
針對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綜合病患者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
代謝減重手術
2011年
國際糖尿病聯盟公布的2型糖尿病準則,
就將代謝減重手術納入糖尿病的治療。
2014年
中國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發布,
使我國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更加規范、健康的發展。
肥胖+高血糖患者
手術要趁早
血糖的穩定由胰島來控制,
當血糖控制不佳時,
胰島細胞的功能也會快速下降,
代謝減重手術能否治療糖尿病,
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就是胰島功能,
針對肥胖且同時伴有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的患者,
手術治療要趁早,
避免因胰島功能喪失而錯失手術治療的機會。
手術治療糖尿病,需經過嚴格評估
1、年齡15~65周歲;
2、體重指數(BMI)≥27.5 kg/m2;
3、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患者;
4、評估胰島細胞功能;
溫馨提示
對于正處于微胖,
還沒有糖尿病等一系列代謝疾病的人群來說,
僥幸心理不可有!
警惕糖尿病,遠離肥胖!
規律作息、健康飲食、
堅持運動、保持好的心情!
才真正的是人生贏家!
【文中數據來源:Yue Wei, Jing Wang, et al.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increased diabetes incidence in a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9 July. https://doi.org/10.1002/dmrr.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