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臺上種一些自己喜歡的香料吧,不僅是一片不錯的小景觀,還可以在做菜時祝你一臂之力哦~
(以下內容收集整理自網絡~)
-----------------------------------------------
1. 羅勒—— 芳香四溢,氣味獨特
羅勒又稱九層塔,是一種略顯貴氣的香草,無論從書籍翻閱還是上網搜羅,其典故一般與皇室有關。花開時以三個花頭為一層,一枝上會重重疊疊長出九層,類似寶塔的外觀。
羅勒葉香氣十足,做成醬料后既能長久保存又能與很多美食產生奇妙共鳴;
一般在蒜、番茄制成的意面醬中添加羅勒葉,會使面條風味更妙;
羅勒醬還可與烤面包、吐司等進行創意搭配,口感非常好吃。
【羅勒的種植】:
噴水壺將培養土澆濕,放入大概10粒羅勒子。
水分要求高,每天應定期澆水,大概一星期后可以發芽長苗。
保證環境溫暖,春夏兩季生長較好。
日照要求高,最好放在家中陽光充足處。
每隔1-2個月施一次葉肥即可。
注意: 羅勒喜歡全日照的溫暖環境,開花后就開始老化,所以要經常修剪枝條將花期延后;若發現有小花苞出現,也要立刻摘除。
2. 紫蘇—— 氣味辛辣、常佐魚蟹
應該算是羅勒的“近親”,兩者都屬【紫蘇科】,但是相對來講紫蘇的辨識度要比羅勒高多了。一看這紫中帶綠的俏嫩模樣,你便能輕易地從一片草本植物中分辨出它來。對了,它能提煉出植物精油,也許你家的化妝柜上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哦。
紫蘇本身就可以做成日本料理天婦羅,也可以拌入炸物的裹粉里,和炸魚排非常對味;
越南人在燉菜和煮菜時喜歡加入紫蘇葉,口感非常奇妙;
普通家庭腌制泡菜時也可放入幾片紫蘇葉,消除泡菜的酸味并且香氣持久。
【紫蘇的種植】:
將種子用清水浸泡4個小時,以促進其發芽。
用較細的泥土混合盆栽土,將泡好的種子均勻鋪在上面。
濕布覆蓋,每天噴水6-8次保持濕潤。
兩個星期后開始發芽,移除濕布。
泥土一定要疏松,待種子發芽后便可分盆移植。
注意:紫蘇長到30厘米高的時候就可以摘葉使用了,而且它必須摘除嫩芽分枝著裝,不然的話,一旦開花結果就會老化死亡。
3. 檸檬草—— 葉如雜草氣如蘭
檸檬草又稱香茅,因莖葉產生檸檬香氣而得名。這是一種能帶你想入非非的味道,酸甜的香氣中印有食物的標記,光是聞著便覺得沁人心脾。嗯,精明的商家們早就發現了它這一特質,并將其廣泛應用于香水制造中。
因為其花莖散發出濃郁的檸檬香氣和薄荷的清涼氣味,適合用于雞肉和海鮮制作等;
還可將其切碎后做涼拌或放入肉湯中調味,但是不宜太多。
【檸檬草的種植】:
種子發芽率低,所以土壤一定要保持疏松、透氣。
將種子播下后,記得每天澆水,表面可覆一層薄膜。
將花盆最好放到日照充足的室外,但是冬天例外。
耐寒能力差,喜歡溫暖環境。
4. 薄荷—— 淡雅之氣、食物百搭
這種氣味淡雅、家居百搭的香草,是我們中國人最熟悉也最常見的芳香作物之一。雖然品種上百,但是胡椒薄荷、巧克力薄荷、檸檬薄荷三者味道最佳。除了薄荷糖被我們熟知外,牙膏里也常常有它帶給我們一大早的清新口氣。
薄荷的主要食用部位是莖和葉,在燉菜、紅燒牛肉時加入幾片嫩薄荷葉,可以讓燒菜香味更佳;
新鮮的薄荷葉是制雞尾酒莫吉托的最好食材,閑來無事時還可以摘幾片嫩葉沖泡薄荷茶;
做好的菜旁擺放幾片薄荷葉做裝飾,不僅讓飯菜更有風味,還可以煥發出精致的檔次。
【薄荷的種植】:
選擇較大的花盆,因為薄荷的根部延展性高,長勢較快。
噴水讓土壤完全濕潤,然后將薄荷種子均勻撒在土面。
種子上面均勻覆蓋一層細土或細沙,然后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濕,記得扎幾個小洞好通風。
花盆可以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最好不要陽光直射。每天記得噴一次水直至它發芽。
5. 迷迭香—— 幽香獨特、西餐絕配
迷迭香又名圣母瑪利亞的玫瑰,天生自帶一種貴族光環。在歐洲,它被廣植于教堂四周,當地民眾視其為神圣的供品。不過在吃貨眼里,它獨特的幽香能與各類食物百搭,是牛排面包等絕佳的調味品。
迷迭香一般廣泛被運用于烹調中,新鮮嫩枝葉具強烈芳香,可消除肉腥、魚腥味;
少數幾枝嫩莖葉即可香烤排骨(豬排、羊排及牛小排);
迷迭香的鮮花可以做涼拌沙拉;
其制成的花草茶則有益心臟,可以增強記憶力、消除疼痛等。
Tips!!孕婦不宜食用迷迭香,需謹記!
【迷迭香的種植】:
用干凈的剪刀從健康茂密的迷迭香上剪下新生的細枝,切口要干凈整齊,春季時剪取綠色柔嫩的新枝,長約5-10cm。
剪去根部1/2的葉子,直接將根部插入清水里。
放置到陽光充足的窗臺,每3天換一次水;一個星期后待水渾濁后再換。
5-8周根部會有白色細跟生出,繼續浸泡;等根發至少7-8根,每根約5cm長便可以移栽了。
6. 茴香—— 葉細如針、香氣持久
茴香又名小懷香,身懷強烈幽香,是中國古代便流傳下來的香料之一,所以無論在私人陽臺還是荒野田地里,都能覓得它的蹤跡。一般國人對它最大的印象,就是媽媽曾經包過的“黑暗料理”水餃,額,不過回想起來這味道還真有那么丟丟好吃呢。
嫩葉洗凈后切細加鹽和味精、香油及其它調料拌食,味清香,可促進食欲;
也可將其做餃子或包子餡,口感非常清香撲鼻;
茴香結的果子多作香料,用于酒類和糖果之中,或加入魚、肉、醬中,有去腥增香的作用,并能增進食欲;
研磨為粉末可用于制作五香粉,用于面食等調味。
【茴香的種植】:
花盆里的土必須疏松,并加水噴濕,然后均勻地鋪一層種子。
種子上再撒薄薄一層細沙,花盆放到向陽處。
每2-3天用噴壺為花盆噴水,保持泥土的濕潤和溫暖。
一周左右幼苗便出土,如果長相密集的話,可以分盆移栽或者連根拔掉不好的幼苗。
苗高14-20cm時可追加氮肥,后期開花時施磷鉀肥,并進行適當的松土。
7. 蒔蘿—— 香味辛辣、藥理出色
俗稱香絲菜,看外表與茴香無異,兩者同樣有著特別的辛辣香味,因此又被稱為小茴香。在五千年前的埃及人們就曾專門利用蒔蘿治療頭痛,它可是那個封閉時代的“藥明星”。雖然現在中國民眾家里并不普及,可是在很多西餐廳里它可是餐桌常客。
種子的氣味和味道較強烈,較適用于腌漬或為某些菜式引出額外的味道,如黃瓜泡菜、馬鈴薯、肉類、黑麥面包、咖喱、烤魚等;
葉子的氣味及味道較溫和,適宜魚類、海鮮、蔬菜、調味醬。
【蒔蘿的種植】:
播種前用溫水浸泡種子4-5天,每天換水一次。
種子均勻撒播在土中,覆蓋一層薄土,用細孔噴壺輕輕灑水。
苗期記住保持如讓濕潤和充足光照。
幼苗長到5-8cm時,可隨水追施有機肥。
蒔蘿4月初開花,10月中旬種子成熟,即可采收。
8. 百里香—— 花形漂亮、香味長久
早在古代,獨具慧眼的古人們就能識別百里香的香氣,它被當做香料而廣泛種植。看著外形弱不禁風,開花出來很是瑰麗,茂密一片層層疊疊。既可種植在家中為陽臺添上漂亮一景,又可作為調味品兼備藥用功效,實用性非常強。
百里香主要以新鮮枝葉為主,可直接生食。干燥的百里香粉或葉片可用于調味香料,與海鮮、肉類及橙葉醬汁十分相配;
由于它即使長時間烹調也不失香味,因此還非常適用于燉煮或烤烘上;
在我國百里香常做茶飲,天氣炎熱時泡一杯百里香茶消暑解渴,乃為上品。
【百里香的種植】:
宜選泥炭土為栽培材料,充分澆濕之后,撒播百里香種子。
播種后放到陽光充足但不直射的地方,約2個星期便可抽出嫩芽。
不宜澆水太多,否則根部容易潰爛,最好等泥土稍干一點再澆水。
也可選取百里香扦插法,較容易生根和繁殖。
百里香施肥要適量,春秋季生長旺盛,可少施花寶,夏季最好不施肥。
————————————————————
米娜桑趕緊動手起來~打造自己的專屬小花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