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我家吃飯吧?
一般都是客套,你真跟著人家去吃,人家會哭笑不得。
2、到我家坐坐?
一般都是客套,你可別真跟去討人家嫌棄。
3、以后常聯系。
在某種場合跟人互相加了微信或電話號碼之后,人們常常說這句客套話。
其實,客套而已,誰也沒當真。
聯系不聯系,可得看實際情況而定。否則聯系人家,就等于打擾人家。
4、有機會來杭州(或某城市)玩?
人家在那個城市,跟你打電話的時候,常常如此客套。
你如果真去了,人家也許可就為難了。
5、需要啥盡管來拿!
人家開著煙酒店之類的店鋪,你作為熟人去買東西的時候,人家常常會這么說。
其實人家是想讓你常來買東西,你如果真的去拿人家東西,恐怕拿一次人家氣得臉都變了。
6、下一次我請大家喝!
在飯局上,一些人三杯酒下肚,喜歡這樣拍胸脯。
這多半也是客套話。你如果較真非要人家擺一桌,人家可未必愿意擺。
7、有事只管把孩子送給我!
鄰居之間,你有孩子需要帶,人家常常會這樣說。
這句話,客套的成分也很大。
實際情況恐怕是,偶爾麻煩人家一次可以,稍多的話,人家可能就為難了。
8、需要用錢的話吭一聲!
跟比你有錢的人打交道,有錢的那一個可能會這樣說。
這也是客套成分很大的一句話。
究竟借不借人家的錢,還需要綜合各種因素來考慮。
否則,你張開嘴了,人家輕易拒絕了,挺難堪的。
9、需要幫忙只管來找我!
這是當一官半職的人,可能會跟你說的話。
也是一句客套話。
有事找不找人家,怎么個找法,也是需要仔細掂量的。
否則輕易開口,會遭到婉拒,沒意思。
10、春節回老家,咱們一起喝兩杯!
這是同鄉的外出工作的人之間的一句客套話。
不可當真。真到了春節,也許人家根本沒有安排回老家的事。
人在江湖,要懂得哪些話是真心實意的話,哪些話是互相應酬、互相取悅的客套話。連這些小兒科都不懂,還咋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