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決策上對正職的決策意見不發表意見,不管正確與否,都說“可以,可以”,有時明知決策有疏漏也閉口不談,只等當后諸葛;在實施中,對出現的一些傾向性問題,正職沒有發現時,不向正職建議,待問題發展到相當程度,再洋洋得意地提出意見,以示自己高出一等;在處理難題時,即使在自己職權范圍內的事,也不去當“清道夫”,而是往正職頭上推,有時甚設圈套讓正職去鉆,事后又誘發下屬向正職發難。
尤其是資歷較深的副職,往往憑借自己能力較強、業務熟悉,工作上表現不接受正職的領導,擺老資格,越權決策;對自己分管的工作,從不與正職商量;喜歡出風頭、搶鏡頭,不求工作“突破”,卻求個人“突出”;聽下級匯報、請示工作,搶先在正職之前先行答復,使正職為難,等等。
切不可經常把正職的短處在群眾中宣揚,更不能在正職工作失誤時趁機大造輿論,向上級打小報告,標榜自己,而貶低正職。
有些人由于當副職時間較長,不從主觀上反省自己,而卻把問題歸結為“朝中無人難做官”,埋怨當今缺少“伯樂”,有的甚至把矛盾焦點集中在正職身上,把“火”“氣”往正職頭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