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酒的“渠道攔截品牌”營銷模式?簡言之,就是地方性白酒名牌(又稱“二名酒”)從2004年開始的以“餐飲終端買斷(包場/包促銷等)”形式取得區域市場銷量主導權的一場“集團性”運動。
口子窖、洋河藍色經典等成為這一 “皖系”營銷風格的突出代表,與瀏陽河、金六福為代表的廣告拉動的“湘系”營銷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白酒從早年“標王”時代開始,盛行的就是“廣告轟炸”,廣告一響,每天開進央視一臺桑塔納,開出一量奧迪。樂于投放廣告的,不僅是早年的山東白酒集群(秦池、扳倒井、孔府家、孔府宴等)、后來的湖北白酒集群(稻花香、枝江大曲等),同樣是傳統老名酒(茅臺、古井、西鳳、川酒六朵金花)相對達到成本較低的高投入產出營銷模式。
在這個背景下,1999年開始崛起的口子窖,成為另類白酒營銷模式決勝區域市場的標本,這個模式的本質是“渠道攔截對抗品牌”,皖系營銷人形象地取名“盤中盤”。
隨著口子窖、高爐家的熱銷,伴隨中國酒類渠道經銷模式的巨大變遷(啤酒從2000年起也開始進入終端買斷階段),到2004年,盤中盤白酒營銷模式成為地方白酒企業的集團性爭奪區域(局部)市場銷量主動權的戰略武器。
但是到2006年,由于地方白酒企業(地頭蛇型)的全面覺醒,包括啤酒、葡萄酒、洋酒等酒類品牌與經銷商對終端的瘋狂“買斷”,這種“以渠道對抗品牌”的營銷模式逐漸褪去了“光環”,甚至所謂的模式已經在變成一個巨大的“渠道(費用)黑洞”,成為很多后進企業的陷阱乃至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