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67億,占總人口的12%,成為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人口老齡化進程最快的國家之一。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必將給社會帶來較大負擔,給政府帶來較大的財政壓力。事實上,按照聯合國最新的人口老齡化標準,我國早在2000年就步入老齡化社會。就農村而言,農村居民老齡化程度更為顯著,問題更為突出。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農村老齡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15.4%,高于全國13.26%平均水平2.14個百分點。與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不同的是,我國長期存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嚴重失衡,農村居民在社會保障程度上與城鎮居民存在較大差別等問題。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黨和政府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城鄉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體現不同社會群體享受公平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內容。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理論基礎,歸納總結了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變遷,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現狀及其保障效果,在此基礎上,借鑒典型國家(地區)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經驗,分析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可行性,提出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思路、實施方案及配套措施。全文共有導論和七大章共八個部分,基本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在對基本概念進行界定的基礎上,系統梳理和論述了社會養老保險的類型、社會養老保險的理論基礎和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政府責任。養老保險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的特征,客觀上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干預,并承擔的責任。基于對養老保險的概念闡述和作用介紹,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鄉統籌提供了理論基礎。此外,對養老保險的政府設計責任、實施責任、財政補貼責任和投資運營及監管責任進行了論述。第二,全面系統地梳理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制度變遷,并且分別從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角度分析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現狀,并且從制度層面分析我國現行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弊端。通過對“老農?!?、“新農?!焙汀俺青l居保”的基本內容和特點進行闡述,并對各時期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了評價。整體上,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已經基本實現了對農村居民的全面覆蓋,制度內的財政責任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但是各時期內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障效果仍然較差。第三,本文分析了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現狀及弊端,并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成因分析。此外,本文利用精算模型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保障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養老金替代率較低,其中基礎養老金替代率僅為10%,個人賬戶替代率僅為5%,很難滿足農村居民日常生活支出;不同地區之間養老金替代率差異較大,其中一些東部省份養老金替代率低、地方財政負擔重。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成因分析,發現財政對基礎養老金補貼程度低、個人繳費部分財政補貼機制不合理、養老保險基金收益率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再次證明了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政府責任的缺失。第四,借鑒了日本、我國臺灣省、巴西及智利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鄉統籌的經驗,同時也對全文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考察上述國家(地區)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的建立步驟、建立時機和制度模式設計資金籌集模式、養老金給付模式,結合我國國情,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鄉統籌提出建議。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一元化是一個漸近的過程,我國必須通過“分步走”戰略建立多層次、統一制度下的城鄉社會養老保險。第五,從制度層面來看,現行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都是采用“社會統籌+個人賬戶”的模式,因此兩大制度具有同源性,為城鄉統籌提供了制度層面的可行性。通過構建數理模型,對我國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了制度設計和可行性分析,并且基于可行性分析對我國實行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出了實施方案和政策措施。首先,本文建立人口預測模型,對未來我國農村人口進行預測;其次,利用時間序列模型和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別對未來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財政收入進行測算。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社會統籌部分的名義替代率提升至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所需的財政資金,并且與我國現行的財政收入進行比較發現,我國中央財政完全有能力承擔,在基礎養老金為35%的替代水平下,中央基礎養老金支出僅占中央財政總收入的4.88%~7.37%;最后,在對個人賬戶進行政策模擬發現,在比例繳費制下,農村居民盡早繳費、長期繳費可以大大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保障效果。第六,基于上述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設計,提出建立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方案是“分步走”戰略:首先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名義替代率提升至與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相同,然后通過鄉村振興等戰略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與此同時,優化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設計,引導農村居民擴大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繳費,以提高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中個人賬戶的保障能力。在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收入相近的時候,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實際替代率提升至與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相同,以此完成我國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大一統”。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財政作為國家治理基礎和重要支柱,必然要在養老保險制度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相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通過制定和實施統籌城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我國一定能夠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