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昨天宣布,在加州英諾湖發現并培養的以砷為食的所謂“外星微生物”,是一種全新的微生物,它能利用砷進行新陳代謝,而不是磷。而一直以來,磷被認為是生命必需的6種元素之一。
有專家認為,這一發現推導出新的可能,即有生命可以在宇宙中任何地方存在,甚至在地球上利用生物化學也能生長,這是過去未曾發現的。這種細菌有可能會被定義成第三種生命形式,像深海的極端微生物一樣。
美國宇航局的這一發現,對人類重新認識生命有何意義?為人類尋找地球外生命提供了哪些啟發?昨天,記者專訪了我省有關專家。
“多年來,學術界一致公認生命的組成成分主要是碳、氫、氧、氮、磷、硫6種元素。特別是其中的磷元素是組成微生物基因和進行能量代謝的最重要元素。傳統認為生命中不能缺少磷元素,否則不構成生命。”南京大學醫學院從事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的李爾廣教授說,美國宇航局此次發現的利用砷元素進行新陳代謝的微生物,顛覆了人們對生命的傳統認識,讓人們重新思考生命體的組成定義是什么。
“砷能成為生命的組成部分之所以令人吃驚,就在于砷是劇毒元素,它的化合物氧化砷,就是中國古代所說的‘砒霜’。”
李爾廣說,提起砷,人們自然想到砒霜等毒藥,二戰中日軍曾使用的化學武器“路易氏毒劑”就是含砷化合物,通常認為它是生命的殺手。但“物極必反”是有道理的。我國現任衛生部部長陳竺帶領的研究團隊將砒霜用于治療白血病,就已取得豐碩成果。
專家們認為,美國宇航局的這一研究發現,可能會導致學界對生命的概念重新定義。“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有更多的發現并不奇怪。”南京大學地質學院教授陸現彩解釋說,這是因為目前人類認識的生命形式,只是自然界中海量微生物的一部分,還有許多未知領域有待探究。陸教授他們在礦物質研究中就發現了一些以鐵、硫、砷等無機物為能量源(食物)的微生物,這些奇異的微生物展現了生命存在的多種形式。目前,他們正在向國家申請這方面的研究課題。
據介紹,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猜測其它星球生物的化學組成可能與地球上的情況不同。美國宇航局這一發現,不但有可能改變科學家對于生命的認識,而且為該假設提供了有力證據,即生命的起源不只是6種元素。
“這個重大發現的意義在于提示我們,不能用‘地球人’的框框去看待生命、去尋找外星生命。地球外生命可能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或方式存在。”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微生物系教授王壑勇告訴記者,許多人通常都認為尋找外星生命,就是發現外星人,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地球人是經過38億年的地球演變進化而來的,這樣的高端生命外星球即使存在,也在遙遠的星球,一時半會兒難以發現;科學家認為,更現實的可能是,發現外星球的微小生物。
王壑勇還進一步解釋說,如果美國宇航局的這一結果被確認,那么生命的概念及生命存在于何處的定義將被擴大過去對生命的理解過于狹隘,今后科研界尋找地球外生命的視野、思路、方法都要重新審視。
這些磚家叫獸啊 nasa一公布就出來蹦達 早干什么去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