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如何打造物理高效課堂
創造性人才是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需要,如何培養創造性人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任務。因而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現代教學必將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做為教學實施者,這是我們目前著力探討的課題。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激發興趣,培養學習情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對事物感興趣,就會主動地接近它、思考它,研究它,就會主動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這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前提條件。如何在物理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物理這一學科的特點,主要是實驗。
剛上初二的學生對物理這一門科感到茫然、害怕,為了幫助學生克服物理學習困難的心理,在第一堂物理課上,安排了一系列的簡單小實驗, 用具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把凸透鏡放在眼前,讓學生看我的眼睛,學生“轟”的笑開了,因為他們看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眼睛。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當學生的好奇心被觸動時,正是學習興趣被喚起之時,實現了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實驗探究,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科學探究、理解物理知識、體驗物理過程和方法,進而理解物理學的本質。探究性實驗教學是通過:創設情景→提出假設→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學以致用這一過程,注重實驗過程,尊重學生探究欲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 明確學習目標,突破重難點
明確當堂學習目標,突破重難點是高效課堂實現的關鍵保障 。課堂上怎樣才能把握目標,突破重難點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掌握教學的目標,熟悉重難點,設計簡單易行的實驗和針對性練習。
如何突破物理概念的教學 :(一)創設物理情境 提出概念問題(二)抽象概括思維(三)理解內涵外延 明白物理意義 (四)解釋物理現象 解決物理問題
如何突破物理規律的教學:(一)提出問題,創設物理環境;(二)進行思維加工,建立物理規律;( 三 ) 理解物理規律 , 明確適用條件;( 四 ) 運用物理規律 , 解決物理問題。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1 、感性知識不足;2 、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錯誤觀點干擾;3 、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4 、不會用規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教師應注重典型問題的分析講解,引導學生體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并提供循序漸進的練習素材,讓學生由淺入深,建立信心,形成能力。
如何突破物理實驗的教學:(一)好的實驗設計給人愉悅和探索的求知欲望 (二)好的設計,給人以驚奇和激發求知欲望 (三)好的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操作性強。 (四)突破思維定勢 創新實驗設計 (五)提倡和鼓勵利用身邊物品進行物理實驗 (六)好的設計,應加入學生自制教具和學具內容 (七)物理實驗教學設計多側面和多層次 (八)教師注意日常生活中物理現象的積累(九)精心編排,有層次感
三 合作互動把握節奏
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四 督促檢查,注重差異
學生個體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生老師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對平時學習方法、習慣、成績都好的學生,一般只在具體問題上指導,并適當增大訓練難度,提出新問題以保持他們學習物理的持久熱情。對于學習態度端正、勤奮,但成績一般的學生,一般側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對于智力較好,但隨意性強、學習不努力的學生,著重在學習品質上對他們進行教育、調整,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去負責完成某項任務。對于少數學習和表現方面都存在嚴重問題的學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維護課堂的良好紀律
五 課后評價
課后評價要采取分層次。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偏舊作業,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布置的作業數量要少,質量要高,要避免進入“教師隨意布置大量作業—學生應付作業—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布置過多作業—學生再應付作業”的惡性循環,消除教師無暇顧及教學內容的研究和設計、無暇顧及研究學生的現象,從而解決學生不堪重負、疲于應付、厭學情緒滋生等問題。因此,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復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余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