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古希臘神話中說:年輕的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同時他也是一位手藝精湛的雕刻家。一次,他為雕刻一個美女石像傾注了全部心血,把她刻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最后自己竟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她。為此,他日思夜想,茶飯不思,最后感動了宙斯,把這個石像變成了真正的美女,滿足了皮格馬利翁的愿望。刻骨銘心期盼之苦,長夜漫漫的等待之累,然而,神話大多都是美麗的!
期待是什么?有人說,期待是希望;有人說,期待是美好事物的源泉;有人說,期待是人成功的引導思想等等。百人百面,千人千詞,每個人都有對同一事物各抒不同觀點,在現實生活中再自然不過了。
就我而言,不想用那么嫵媚的詞去描述它。期待是兩個字的一個互意詞,即遙遙無期的守望或等待。等待中守望,守望里等待,它也會隨著時光流逝或人們的想法而改變,充滿了變數,要么是等待時間的延長或縮短,要么是等待有果或杳無音訊。
期與待,信念的相互支撐,令人覺得幸福;期與待,隔膜般朦朧,使人感到興奮;期與待,時空距離的不確定,讓人難免黯然……
盡管,期與待,有著那望穿秋水般的無奈,有著山盟海誓雖在,人卻千里之外之感,然而,人的一生卻不能沒有期待,如離別后期待重逢,失敗后期待成功,悲傷時期待快樂,失去時期待擁有……
期與待,有著它獨特的生命力,人生命的每時每刻,無不是在期與待中流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是我向往的休閑,到哪山唱哪歌,也不是我追求的自由。內心其實也很矛盾:現實中的期與待,真的讓我累,有時累得喘不過氣兒,累得有時真不愿期也不愿待!
但,現實中的更多事實告訴我,人生,因期與待而精彩!期與待是力量,期與待是信念。人生有了期與待,人生便也有了期盼。真正的人生一定要有奔頭!盡管有時我很累,盡管有時沒人懂我,盡管知道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親近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所以,習慣地去“偽裝”堅強,習慣去面對所有,因為我懂得“習慣成自然”的道理!期與待之后,我會堅定地告訴自己:該放棄的決不挽留,該珍惜的決不放手!
期待下一次的上路,在某個有霜露的清晨或是在某個有意境的黃昏,帶著夢想,去飛,去闖。不會再畏懼傷害,因為早已明白,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付出最終會與回報成正比。人有了期與待,有了夢想,就會從心里升起一道不滅的光,那是信仰,那是勇往直前的勇氣和力量,那是永不言棄的堅信和執著。
沒有必要為了秋天的一片落葉而傷感,因為一片葉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個挫折也荒廢不了整個人生!
世界因期與待而精彩,期與待是我的人生調味劑。期待未來,我的人生因期與待而精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