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特級教師 吉春亞:《花鐘》教學實錄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683
著名特級教師 吉春亞:《花鐘》教學實錄
執教:北京小學 著名特級教師 吉春亞
教學流程:
一、 復習引處
1、 抄寫詞語。
2、 說說《花鐘》的意思。
二、 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出示:“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這些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是不是很有趣。”
2、指導讀出意思,讀出情趣。
三、 欣賞語言,積累
1) 自主學習
花鐘的設計是那么巧妙,奧秘就在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同學們快點去探尋奧秘吧!
奧秘發現了嗎?誰能讀一讀。
2) 出示:
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要是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3) 欣賞語言和朗讀指導
體會不同的時間開放不同的花。
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
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
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
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
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
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
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4) 背誦競賽
5) 檢查背誦情況
學生看著畫面背誦
出示開放的牽牛花、薔薇花、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運用書本語言說說如何開放。
四、 品讀課文,表達
師: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奧秘又在哪里?
(引讀中揭示奧秘就在于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
五、 總結拓展,寫話
1、 原來奧秘在這里。花兒開放的時間跟“溫度和濕度、光照、昆蟲傳播”有關系。因為溫度和濕度、光照、昆蟲傳播的時間不同,生物學家發現如下的花也不不同的時間開放。
出示:
麻花在凌晨3時左右( )
清晨4時,羊須草( )
清晨6時左右龍葵花( )
蒲公英則在早晨7時左右( )
到了中午12時,太陽花( )
下午5時多,紫茉莉( )
月亮升上了天空,晚香玉( )
2、 學生寫話。
板書設計:
花鐘
不同時間開花
發現奧秘
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
鐘面 時鐘 陸續 大致
曹群娜 整理
聽后感:
花兒在簡約中綻放
聽了吉春亞老師的《花鐘》,深深地感受到了語文課堂中簡約的魅力。在吉老師執教的《花鐘》這一課中,吉春亞老師的教學目標設定非常簡約,就是讓學生感受作者在描寫不同花開放時(即第一自然段)用詞的準確,能在課堂上背誦該段并模仿以上的寫作特點寫一兩句話。
從目標出發,吉老師抓住了朗讀——積累——運用這條教學思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教學策略,使目標得以落實。通過不同形式的反復朗讀,讓學生體會課文用不同的動詞——“吹、綻、醒、怒放、蘇醒、舒展、開花、含羞一現”,表現鮮花開放的特點。然后在齊讀中感知內容,在伴著圖片展示的導讀中加深對比的認識。通過老師讀句子,學生動作演示花開的樣子,引起學生關注動詞運用的形象與生動,提出“讀出意思,讀出畫面”的要求,這樣帶著要求反復朗讀,引領學生進入花的世界,體驗開花的情境。通過不同形式的反復朗讀,學生不僅入情入境,而且對這一自然段的內容較為熟悉,在這基礎上進行背誦競賽,就能水到渠成了。在掌握了文章的內容后,就要學習文章的寫法加以運用了。吉老師出示了一些學生較為熟悉,平時接觸、觀賞較多的花卉,讓學生進行模仿寫話,并及時地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動詞,讓學生的腦筋真正地動了起來,思維之花在簡約的課堂中綻放。
值得商榷的是,朗讀應是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在朗讀時應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朗讀,這樣課堂會更精彩。
__________________
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超越,在超越中接近目標,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