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體質是指人體稟賦于先天,受后天多種因素影響,在其生長發育和衰老過程中,所形成的形態上和心理,生理功能上相對穩定的特征,這種特性往往決定著機體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變過程的傾向性。
但是體質又不是固定不變的,外界環境和發育條件,生活條件的影響,都有可能使體質發生改變。那么不良體質的人又該如何養生呢?
一、首先我們來了解下體質的分類及差異原因:
古代中醫將體質按四種方式分類:(一)陰陽五行分類(二)陰陽太少分類(三)稟性勇怯分類(四)體型肥瘦分類。
而隨著現代中醫的發展,現在將體質分為正常體質和不良體質兩大類。凡體力強壯、面色潤澤、眠食均佳、二便通調,脈象正常、無明顯陰陽氣血偏盛偏衰傾向者,為正常體質。反之,有明顯的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痰濕、陽盛、血瘀等傾向(傾向與證候有微甚輕重之別)的屬于不良體質。
而體質差異的原因,中醫認為有五種:(一)先天因素(二)性別因素(三)年齡因素(四)精神因素(五)地理環境因素
二、各種不良體質的養生方法:
(一)陰虛體質:形體消瘦,午后面色潮紅、口咽少津,心中時煩,手足心熱,少眠,便干,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脈細數,舌紅少苔。
養生方法:1、精神調養:忌煩躁,應冷靜沉著;2、環境調攝:夏避暑,秋冬養陰;3、飲食調養:保陰潛陽,宜清淡少辛辣;4、體育鍛煉:忌過激運動,著重調養肝腎功能;5、藥物養生:可選用滋陰清熱、滋養肝腎的藥物。由于陰虛體質,又有腎陰虛、肝陰虛、肺陰虛、心陰虛等不同,故應隨其陰虛部位和程度而調補之,如肺陰虛,宜服百合固金湯;心陰虛,宜服天王補心丸;脾陰虛,宜服慎柔養真湯;腎陰虛,宜服六味丸;肝陰虛,宜服一貫煎。
(二)陽虛體質: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平素怕寒喜暖、手足欠溫,小便清長,大便時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脈沉乏力,舌淡胖。
養生方法:1、精神調養:忌悲恐,善調節情緒;2、環境調攝:秋冬避寒,春夏培補陽氣;3、體育鍛煉:根據“動則生陽”而言要堅持鍛煉;4、飲食調養:應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5、藥物養生:可選用補陽祛寒、溫養肝腎之品。若偏心陽虛者,桂枝甘草湯加肉桂常服,虛甚者可加人參;若偏脾陽虛者,選擇理中丸,成附子理中丸;脾腎兩虛者可用濟生腎氣丸。
(三)氣虛體質: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白光)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動則尤甚,體倦健忘,舌淡苔白,脈虛弱。
養生方法:1、體育鍛煉:腎為元氣之根,故氣虛宜作養腎功;2、飲食調養:氣虛甚,當選用“人參蓮肉湯”補養;3、藥物養生:平素氣虛之人宜常服金匱薯蕷丸。脾氣虛,宜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術散;肺氣虛,宜選補肺湯;腎氣虛,多服腎氣丸。
(四)血虛體質: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不耐勞作,易失眠,舌質淡,脈細無力。
養生方法:1、起居調攝:忌勞心過度;2、飲食調養:宜補血養血;3、藥物養生:可常服當歸補血湯、四物湯、或歸脾湯。若氣血兩虛,則須氣血雙補,選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或人參養榮湯、亦可改湯為丸長久服用。4、精神調養:忌不振精神。
(五)陽盛體質:形體壯實,面赤,聲高氣粗、喜涼怕熱,喜冷飲,小便熱赤,大便熏臭為其特點。
養生方法:1、精神調養:忌動怒;2、體育鍛煉:多運動,宜游泳;3、飲食調理:忌辛辣燥烈食物;4、藥物調養:可以常用菊花、苦丁茶沸水泡服。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潤腸丸;口干舌燥者,用麥門冬湯;心煩易怒者,宜服丹梔逍遙散。
(六)血瘀體質:面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膚干燥,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養生方法:1、體育鍛煉:多做有益于心臟血脈的活動,總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動,以助氣血運行為原則;2、飲食調理:宜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3、藥物養生:可選用活血養血之品,如地黃、丹參、川芎、當歸、五加皮、地榆、續斷、茺蔚子等;4、精神調養:忌苦悶憂郁。
(七)痰濕體質:形體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懶動,嗜睡,口中粘膩,或便溏,脈濡而滑,舌體胖,苔滑膩。
養生方法:1、環境調攝:避潮濕;2、飲食調理:少食肥甘厚味、酒類也不宜多飲,且勿過飽;3、體育鍛煉:宜長期堅持;4、藥物養生: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輸布,液聚生痰者,當宣肺化痰,方選二陳湯;若因脾不健運,濕聚成痰者,當健脾化痰,方選六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湯;若腎虛不能制水,水泛為痰者,當溫陽化痰,方選金匱腎氣丸。
(八)氣郁體質: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時或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動,時或憂郁寡歡,胸悶不舒,時欲太息,舌淡紅、苔白、脈弦。
養生方法:1、精神調攝:宜樂觀開朗;2、體育鍛煉:宜多參見體育鍛煉及旅游;3、飲食調養: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多食一些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刀豆、香櫞等;4、藥物養生:常用香附、烏藥、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善于疏肝理氣解郁的藥為主組成方劑,如越鞠丸等。若氣郁引起血瘀,當配伍活血化瘀藥。
有更多好的調養方法歡迎大家進行評論,大家一起分享知識,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