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2日 16:36:16
來源:文史知識 作者:駱冬青
如果從更深層次分析,杜甫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他具有一種時間的意識和遼闊的胸襟,即我們的人生注定不會局限在一個地方,當春天到來時,它引發我們向廣闊空間進取的一種精神,引發我們向往人間天堂那樣一個美好的地方的心愿。在古今的變化中,人生盡管渺小,春天盡管短暫,但當我們把心放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當我們有了人生的目標和追求,當我們有了某種人生愿望、某種夢鄉、某種烏托邦的向往時,我們的人生還是值得的,春天還是美好的。杜甫有一首《春望》,我們以為,這首絕句,寫的是思想意義上的“春望”,是哲學的也是詩的“春望”!
德國大哲學家謝林曾把人類精神比作兩個部分的史詩,一個從中心出發而遠離,一個是回歸,正如古希臘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最具有遠游精神的“詩仙”李白,在《靜夜思》中寫的是希望“回歸”的“鄉愁”;而“詩圣”杜甫在這首《絕句》中,表達的卻是“春望”的心靈遠游。悖反么?從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悖反、悖謬,在詩歌的文本中就深刻地體現著,它展示了人類精神的復雜、微妙和深沉……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