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8
每周一藥
歡迎大家來到每周一藥第99期,今天圖圖將帶大家了解祛風除濕之防己。
為防己科植物粉防自己及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的干燥根。前者習稱“漢防己”,主產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后者習稱“木防己”,主產于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秋季采挖,洗凈,除去粗皮,切段,粗根縱切兩半,曬干。切厚片,生用。
【常用別名】瓜防己、漢防己、倒地拱。
【性味歸經】苦、辛,寒。歸膀胱經、肺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
01
風濕痹證
本品辛能行散,苦寒降泄,既能祛風除濕止痛,又能清熱。用于風濕痹證之濕熱偏盛、肢體酸重、關節紅腫疼痛及濕熱身痛者,尤為要藥,常與滑石、薏苡仁、蠶沙、梔子等配伍,如宣痹湯;若用于風寒濕痹、四肢攣急者,可與麻黃、肉桂、茯苓等同用,如防己飲。
02
水腫,小便不利,腳氣。
本品苦寒降利,能清熱利水,善走下行而泄下焦膀胱濕熱,尤宜用于下肢水腫、小便不利者。用于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 常與黃芪、白術、甘草等配伍,如防己黃芪湯;若治一身悉腫、小便短少,可與茯苓、黃芪、桂枝等同用,如防己茯苓湯;治濕熱腹脹水腫,可與椒目、葶藶子、大黃合用,即己椒藶黃丸;治腳氣足脛腫痛、重著、麻木,可與吳茱萸、檳榔、木瓜等同用;治腳氣腫痛,則配木瓜、牛膝、桂枝、 枳殼煎服。
03
濕疹瘡毒
本品苦以燥濕,寒以清熱,治濕疹瘡毒,可與苦參、金銀花等配伍。
此外,本品有降血壓作用,可用于高血血壓病。
【用法用量】煎服,4.5~9克。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易傷胃氣,胃納不佳及陰虛體弱者慎服。
【鑒別用藥】漢防己與木防己均有祛風濕、利水之功。漢防己偏于利水消腫,木防己偏于祛風濕止痛;若癥偏于下部,濕重于風者,多用漢防己;若癥偏于上部、風重于濕者,多用木防己。防已苦寒肺膀胱,清熱利尿消腫脹。風濕痹痛咳嗽喘,水腫便閉療效良。
小測試
01
防己怎么用?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生用。
02
防己什么時候采?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秋季。
03
防己歸什么經絡?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歸膀胱經、肺經。
<END>
編 輯 | 李佳惠
校 對 | 孫宏珍
主 編 | 翟悉雯
總 編 | 張 偉
(參考書目:選自陳華豐主編
《學用中藥一學就會》
廣東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