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活在黃河以北地區的人們來說,烏桕是生長在課本中的植物。小時候讀魯迅作品,其中的江南水鄉植物是艱深晦澀之外的一抹讓人心生向往的亮色。自從在這個小城偶然發現了兩棵烏桕樹,每隔一兩個周去看樹成為我擺脫兩點一線死宅生活的充分理由。高大樸拙的樹干,蜿蜒盤曲的樹枝,形狀別致的樹葉,初夏盛開的芬芳醒目的金黃色花穗,深秋濃染的艷若花朵的秋葉,初冬閃爍的燦若寒梅的潔白種子,烏桕樹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風景。
2017.5.16
2017.6.2
2017.6.23
2017.6.23
6月下旬,烏桕的花盛開了,花香清雅宜人,遠遠的還沒有看到花就被花香吸引住了。還未走近,就見無數金黃色的花穗,以優美的弧形從濃綠茂密的葉片中探出身來,輕風拂過,搖曳生姿。烏桕的花為單性,雌花和雄花生在同一花序上,花序生在小枝的頂端,沒有花瓣及花盤。雌花在花序基部,成熟后柱頭外卷。
2017.7.5
2017.7.7
2017.9.12
2017.10.8
2017.10.8
2017.10.27
烏桕的蒴果梨狀球形,幼時綠色,逐漸轉為黑色,成熟后炸裂,果皮脫落。露出外被蠟質白色假種皮的種子。烏桕是我國特有的經濟樹種,種子黑色,含油,圓球形,假種皮為制蠟燭和肥皂的原料,經濟價值極高。
2017.11.9
2017.11.9
2017.11.22
2017.12.1
11月底,脫去葉子的烏桕枝頭綴滿潔白的種子,遠遠看去,像是一樹怒放的白梅,瑩白的“花瓣”在藍天下閃爍。古人就有“偶看桕樹梢頭白,疑是江海小著花”的詩句。
可惜沒有拍到烏桕赤若丹楓的秋葉,讓我們在古詩中想象它的壯麗景色吧。楊萬里:“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只言山色秋蕭索,繡出西湖散四峰。”陸游:“烏桕赤于楓,園林二月中”。
烏桕也是藥用植物,殺蟲、解毒、利尿、通便,還是治療魚病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