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門《最后的吶喊》
昨天我和衛生部一位老領導喝茶,談起現在醫院濫用,過度使用吊水的現象。這位老人說:現在能受象你這樣的大中醫施治,是人生一大幸事知道嗎?中國人口怎么多,哪里有這么多野生藥材用,現在真正好藥材不夠半億人用的,中醫敗就敗人工種植藥材上,也敗在沒有幾個中醫如你這樣自己親自采藥,親自炮制,親自診病,親自開方,施藥,古代出大醫也如你一樣去做,做出了非常豐富的經驗。現在人口怎么多,中醫一人一方無法解決患者的疾病,只有機器流水線生產的化學西藥才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醫病需求,所以能夠接受一位大中醫的治療以后越來越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生一大幸事的高級待遇了!
聽他一席話,我心感慚愧,其實現在我也有一些惰性了。
老人一句話,我想應該說一下中醫,西醫的靈魂深處的問題,也就是人們常常說的,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這個大問題。
有時候,老百姓好隨口說一句“西醫治標,中醫治本”,卻有某些衛道士總急著辯駁。其實,大可不必為一句民間的口頭禪而大動肝火。中西醫理論體系本就存在差異,既不必強求對方,也不必刻意貶低對方。有些無謂的優越感,更是莫名其妙得很。醫務工作者都很渺小,默默為人類健康而繼續努力最好。
言歸正傳,到底什么是“標”?什么是“本”?
從字面意思來看,“標”即木之末,也就是草木的枝葉,“本”即木之根。
中醫認為,標本二者是相對而言的。這個“相對”在中醫學里的體現在于,它可以有很多不同種用法。
正邪雙方:正氣是本,邪氣是標。
病因與癥狀:病因是本,癥狀是標。
疾病病變部位:內臟疾病是本,外部疾病是標。
疾病先后:舊病、原發病是本,新病、繼發病是標。
中醫為什么要講標、本?
標本治則在臨床應用時,一般講究“治病必求于本”。在不同的情況下,治療采用的治療原則和方法不完全相同。歸納來講就是,急病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并重時應標本兼治。
因為在復雜多變的病癥中,常有標本主次位置的變化,所以中醫認為在治療上很有必要區分先后緩急。
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突發急病、重病,或者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癥,標病甚急,不及時解決的話,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或者影響到本病的治療。這時,就理應采取“急則治其標”的法則,先治其標病,后治其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