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小結
慢性咽炎,中醫稱之為“虛火喉痹”。歷來中醫書籍都認為系陰虛火旺之故,常以滋陰降火、養肺腎陰為治。
而干師認為臨床上“真正屬陰虛者,十無二三,出于脾虛者,常居八九”,故倡導從脾論治喉痹,有效率達98%。
干師認為脾虛的成因是飲食失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煙、酒、辛辣、厚味成了人們的嗜好;熱能攝入過多過盛,食用精谷、飽飲飽食而加重脾胃的負擔;加之快節奏的工作方式,勞逸失當而傷脾。脾胃元氣損傷,清陽之氣下陷,生化乏源,精微不能上承,咽喉失去津液濡潤而形成慢性咽炎。脾虛還會導致痰、滯、瘀、陰血不足等病理變化在虛火喉痹中產生。
干師對本病的治療,分為三步曲。
第一步掃除殘邪。
本病多數是由急性期拖延或失治而成慢性,故余邪未盡。常先予以宣泄伏困之邪,用三拗湯或桑菊飲加減。
第二步辨證治療。
常用方法有伐離濟坎、益水抑火,方以導赤散加減;
清肺瀉胃、養陰生津,方以玉女煎加減;
增液潤燥、濡養咽喉,方選增液湯加減;
滋水涵木、降火利咽,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疏肝和血、理氣化痰,方以越鞠丸加減;
引火歸原、溫斂浮陽,方用右歸丸加減;
培土生金、益脾潤脾,方以參苓白術丸加減;
健脾助運、化痰利咽,方選六君子湯加減;
醒脾化濁、助運和胃,方取不換金正氣散加減;
益氣健脾、升舉清陽,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第三步是鞏固治療。
待咽炎通過治療,諸癥消除后,改為兩三天服藥1劑,方以補中益氣湯或參苓白術散加減,功在扶正,提高機體免疫力,控制其復發。
除此之外,戒斷煙、酒、辛辣、炙煿、甜膩之品,也是減少咽炎復發的重要環節。
咽神經官能癥
梅核氣類似西醫的咽神經官能癥。歷代書籍論述頗多,總由寒氣、風邪熱氣、痰氣郁結、肝氣、陰氣不足、陰陽之氣結、心理因素等所致。
干師常從4個方面論治,一是治六郁,代表方為越鞠丸;二是痰氣相凝,代表方為四七湯;三是治肝氣,方用逍遙散;四是治肝急臟躁,方選甘麥大棗湯。
干師治療本病,重在心理疏導。現在社會上恐癌者太多,一旦咽喉不適,有異物堵塞感,便懷疑自己患了癌癥或食道癌。
其實,咽喉異感癥或慢性咽炎是以不進食時異物感、堵塞感明顯,進食后諸癥消失,甚至反而舒適為特征的。
而食道癌是進食時有堵塞感,不進食時毫無感覺。
把這些區別講清楚了,病者即可消除顧慮。
再一方面,不開藥給病人,以避免患者吃藥時激發他老是想到病,反而使病者不易消除心理上的陰影。為此,干師常用焦麥芽、代代花取代茶葉,泡茶飲,效果尚佳。
鼻咽癌
干師對鼻咽癌的治療,主張西醫放療,而后中醫藥調治。常以扶正解毒(石上柏、蚤休、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馬勃)對癥三者合參診治,對調節機體平衡、增強體質、改善口干等癥狀取得良好的效果。
扁桃體周圍膿腫
常用消陽證癰瘍的仙方活命飲加減。
腺樣體肥大
常認為是痰氣之凝,用消痰理氣退腫藥。
如:海藻,昆布,膽南星,枳殼,天竺黃,象貝母,海蛤粉,掛金燈,蘇子等藥為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