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很多人心中,上山采藥是何等神秘新奇,令人向往。正安青培計劃蔡錦芳老師師承班第一批學員在10月里跟著蔡師上山采藥啦,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有著怎樣的寶貝收獲吧。
嘉賓老師:蔡錦芳
蔡錦芳老師,江西九江人,中醫世家,精研本草,擅長中醫內科、疑難雜癥和蛇蟲咬傷。從醫五十余年所用中草藥全部自采,自制。長期免費收徒帶徒上山采集辨認草藥,臨癥應用。曾參與編寫《九江地區中草藥匯編》《廬山中草藥》《江西植物志》等書作。
南五味子/紫金藤(整理人:張玉華)
木蘭科植物南五味子(學名: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常以果實入藥,葉莖也可入藥。皮與根,為紫金藤,可入藥。
別名:紅木香、紫金藤、紫荊皮、盤柱香、內紅消、風沙藤、小血藤等。
性味:性溫,味酸、甘。
歸經:肺、心、腎經。
功效: 活血理氣,祛風活絡,消腫止痛。
主治:潰瘍病,胃腸炎,中暑腹痛,月經不調,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
師父說:五味子有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木蘭科植物五味子屬,未成熟的是白色的五味子,一串,長似小葡萄,果實垂直向下生長;成熟后為紅色的果實,味道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南五味子又有五六種,只不過葉子不同,功效一樣。
五味子也是攀緣藤本科的一種,五味子的皮和根為紫金藤,功效為破氣、活血化瘀,一方面能治療風濕類風濕,治療胃病也有很好的療效。
還有呢,很多中藥對胃有很大刺激作用,把五味子加進去,可以明顯減輕對胃的刺激作用。
五味子,葉子互生,葉片厚滑,蠟質,像有這種蠟質葉子,冬天不會落葉。五味子入肺、心、腎經,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之功效。
以后你們無論在哪兒采集使用中藥本草,如果一顆植物葉莖果實與根的藥效一樣,或者略差于根的藥效的,盡量不使用植物的根,讓我們采集植物的葉、莖、果實,特別是那些稀少名貴物種的根,有根才能繁衍生息,留給子孫后代更多的原生態的植物本草。
虎杖 (整理人:張玉華)
蓼科植物虎杖(學名: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常以根莖(地下莖,似根)入藥。
別名:大葉蛇總管、土黃連、花斑竹、酸筒桿、酸湯梗、斑杖根、黃地榆等。
性味:性微寒,味微苦、酸。
歸經:肝經,膽經。
功效: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等。
主治:濕熱性黃疸,淋濁,帶下,風濕痹痛,癰腫瘡毒,水火燙傷,經閉, ,肺熱咳嗽等。
師父說:虎杖是蓼科植物,其枝莖中空,上面有很多點狀的斑點,形似老虎的皮,故名虎杖。它的枝葉是互生的,180度互生,葉子為紙質葉,圓形或者橢圓形。蓼科植物都有一個特點,他的葉子下面都有一個托葉(膜質托葉鞘)。虎杖主要的藥用為莖,用的地下莖,而不是根。根與莖是兩碼事,根上沒有結,沒有芽,莖是有芽有節,芽隨處一扔,就能夠生長,因此發得很快。芽也可以吃,是餐飲的美味?;⒄鹊姆N子有三片翼,里面包裹著一粒種子,所有的廖科植物都這樣,如蕎麥、何首烏、大黃的種子?;⒄鹊闹饕煞趾痛簏S差不多,大黃也是廖科的中藥,但虎杖的作用就多多了。虎杖常用來治療蛇毒與肝炎,特別是治療乙肝,效果很好。治跌打損傷也很好。它能清熱解毒,還可以治療扁桃體炎、闌尾炎等其他炎癥。
淡竹葉(整理人:伍海燕)
禾本科植物淡竹葉(學名:Lophatherum gracile),一般藥用其干燥全草的地上部分。其根亦可入藥。
性狀特征:根狀莖;須根黃白色;葉披針形,圓錐花序;穎果橢圓形。
別名:碎骨草、山雞米、金雞米、迷身草、竹葉卷心等。
性味:性寒,味甘、淡。
歸經:心經,腎經。
主治:咳逆上氣、吐血、熱毒風、止消渴、消痰、熱狂煩悶、中風痛頭風等
師父說:淡竹葉為禾本科,中部可膨大為紡錘形肉質塊根??勺髂敛?。其曬干后的粉劑可以用于口腔潰瘍。在實際應用和動物實驗中的結果,其根沒有墮胎的作用(補:根名碎骨子。古人云:碎骨言其下胎也)。
[ 附: 「集解」時珍曰∶處處原野有之。春生苗,高數寸,細莖綠葉,儼如竹米落地所生細竹 之莖葉。其根一窠數十須,須上結子,與麥門冬一樣,但堅硬爾,隨時采之。八九月抽莖,結小長穗。俚人采其根苗,搗汁和米作酒曲,甚芳烈。 「主治」葉∶去煩熱,利小便,清心。根∶能墮胎催生。]
鴨趾草(整理人:伍海燕)
鴨跖草科鴨跖草(學名:Commelina communis),藥用其全草。
性狀特征:莖圓柱形,上部直立或斜伸,莖下部 匍匐生根。葉互生,無柄,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有弧形脈,葉較肥厚,表面有光澤,葉基部下延成鞘,具紫紅色條紋,鞘口有緣毛。花被6片,外輪3片,中前方一片白色,后方兩片藍色,鮮艷。蒴果橢圓形,種子棕褐色,表面凹凸。種子繁殖,或條播與撒播。
別名:竹葉草、蘭花草、碧竹子、翠蝴蝶、竹節草、藍花姑娘等。
性味:性寒,味甘。
歸經:心經,胃經、肝經與膀胱經等。
功效:行水、清熱、涼血解毒等。
主治:小便不利、水腫、黃疸肝炎、尿血鼻衄、血淋、癰疽疔瘡等。
師父說:臨床用于治療紅眼?。涸跅U子的中部用火燒,在莖的端部出的汁液,直接滴入眼睛,可以治療紅眼病。本品清熱解毒,可用于咽痛,瘡瘍。
(編者補充:鴨跖草與淡竹葉都能清熱利尿,功效相似,但鴨跖草的功效相對強。另外,“鴨跖草”與屬科屬的“飯包草”,“竹節菜”極相似,注意區分,但藥效似乎差不多。)
石梅衣(整理人:伍海燕)
地衣類梅花衣科石梅衣(學名:Parmelia saxatilis(L.)Ach.),全草入藥。
(補充:地衣類是植物界中一類特殊植物,是由藻類和菌類混合組成的復合體)
別名:藻紋梅衣花、石花、地衣、梅蘚、梅衣、乳花、石苔衣、道日格等。
性味:性寒,味甘。
歸經:肝經。
功效:清熱,養血明目,止崩漏,利尿,補腎,壯筋骨等。
主治:淋證,小便熱痛,視物模糊,腰膝疼痛等。
師父說:藻紋梅衣花,長在石頭上,屬于藻類,清熱、舒筋止痛、筋骨腫脹、骨頭里發黑化膿有治療作用。骨折后疼痛用法:只要用一指甲蓋大小(大約0.1g),煮水喝,一天一碗。一周后,就可以不痛了。
(伍海燕:骨頭里發黑化膿:用1-2g,煮水喝,一天2碗。大約用半個月后,骨頭可以恢復顏色。)
蔡爺爺的公眾號現已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