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學習一些臨床婦科大家的中醫認識思路與方法,這兩天找一些婦科常見術語做學習內容。選自《田淑霄中醫婦科五十六年求索錄》。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卵泡發育障礙,長期不排卵及高雄激素為特征的內分泌綜合征。
本病的特點是:雙側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在包膜下,卵巢的皮層中含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囊性卵泡。卵泡膜細胞層增厚,有時細胞黃素化。
B超檢查,卵巢中含有12個以上的卵泡,多不成熟,即使有成熟卵泡,因卵泡壁過度增生,卵泡也不能破裂,卵子不能排出,因而繼發閉經、月經稀少或不孕。大約有50%的患者有多毛、肥胖或痤瘡。
屬中醫月經后期、閉經、不孕范疇。西醫婦科多用激素治療,少數用卵巢楔形切除或B超下卵泡穿刺治療。
我治該病,是根據臨床表現,辨證施治。
對本病來講,還要治療西醫講的卵泡發育不良與排卵障礙。
卵泡是中醫講的生殖之精。
《金匱真言論》云:“夫精者,生之本也。”腎藏精,腎為生命之源,元氣之根,生殖之本。
《傅青主女科》說:“夫婦人受妊,本于腎氣旺也。”
《醫學衷中參西錄》說:“男女生育,皆賴腎氣作強……腎氣旺自能蔭胎也。”
因此要使卵泡發育好,必補腎生精,腎強精盛,卵泡自能成熟,而能孕育。排卵障礙,是卵泡壁增生不破裂,卵子不能排出,治療我多選用穿透力強的中藥,使其增生的卵泡壁破裂,成熟之卵乘機而出,與卵巢楔形切除或B超下卵泡穿刺同功。
常用藥有白芥子、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皂刺等。
附病例
例一:
腎虛閉經(多囊卵巢綜合征)
李某,女,28歲,已婚。2008年3月8日
初診:閉經5年,伴有頭暈耳鳴,腰酸痛,足跟痛,尿頻,夜尿7~8次,無尿熱尿痛。12歲月經初潮,40~60天一次,經血色暗紅,量正常,7天凈。2003年曾人工流產一次,胎停育兩次。因閉經不孕,多方治療無效。2005年經省第二醫院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舌正常,苔薄白,脈無力,尺脈尤甚。診為腎虛閉經、不孕。
治以補腎促排卵。
鹿角片30g(先煎) 巴戟天10g
紫河車10g菟絲子12g 覆盆子12g
女貞子20g山萸肉20g 益母草15g
王不留行20g白芥子15g
當歸尾15g 熟地10g白芍10g 川芎10g
6月2日二診:
以此方臨證加減,連服三月余。月經于5月24日來潮,經血量少,色暗紅,無血塊,5天凈。經期小腹稍痛,腰酸痛,尿已正常,足跟痛愈。舌正常,苔薄白,脈無力,尺尤甚。
2009年1月17日三診:
仍用上方臨證加減,連服4個月。現已懷孕40多天,乳房脹,惡心嘔吐,胃脘不舒。舌紅,苔薄白,脈滑,尺無力。
予以保胎治療。
按:
該患為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表現如頭昏耳鳴、腰酸痛、足跟痛、尿頻、閉經、不孕、尺脈無力均為腎虛之征。
《醫學正傳》云:“月經全借腎水施化。”腎虛則月經不調,甚則閉經。
《醫學綱目》說:“求子之法,莫先調經。”
林佩琴《類證治裁》說:“經不準,必不受孕。”
故治在補腎的基礎上,加四物湯調經。經治而愈,足月生一女嬰,一年后又懷孕。
例二:腎虛血瘀閉經(多囊卵巢綜合征)
劉某,女,30歲,已婚。
2007年3月8日初診:
結婚6年未孕。13歲月經初潮,經血量少,色暗紅,有血塊,4天凈,經前乳房脹痛,胸脅脹滿不適,前額起痤瘡,經期第一天至第二天小腹劇痛,拒按,必服止痛藥方能緩解,伴有腰痛。由24歲開始,月經稀發,量少,色暗紅有血塊,漸轉為閉經,已5年,多方求醫,經治無效,于2005年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脈弦,尺無力。
證為腎虛兼有氣滯血瘀。
治以補腎活血化瘀,佐以促排卵之品:
女貞子30g 覆盆子12g 菟絲子12g
紫河車10g 鹿角片30g(先煎)
當歸尾15g川牛膝15g 生地10g
川芎10g赤白芍各10g 桃紅各10g
益母草15g王不留行20g 路路通20g
白芥子15g皂刺15g 香附15g
龍膽草6g
2007年5月20日二診:
上方連服兩個月,5月16日月經來潮,經血量可,色暗紅,有血塊,5天凈,經前經期諸癥均減。舌暗有瘀斑,其色變淡,苔薄白,脈弦,尺無力。
上方再進3月,另加晚服大黃蟲丸一丸,早服艾附暖宮丸一丸。
2008年2月15日三診:
末次月經2007年11月18日,經檢查已懷孕,囑停藥。
2010年追訪生一男嬰。
按:
經前乳房脹痛、胸脅脹滿,為肝郁氣滯,氣滯則血瘀,故見月經量少,色暗有血塊,經行腹劇痛,拒按,甚則閉經不孕,舌質暗有瘀斑。治以活血化瘀通經,
方用桃紅四物湯加川牛膝、川芎、益母草,甚者加大黃蟲丸、艾附暖宮丸。
加香附、路路通以疏肝行氣;肝郁日久化火,肝火上炎以致前額生痤瘡,用龍膽草瀉肝火,以除痤瘡。
方中女貞子、覆盆子、菟絲子、紫河車、鹿角片補腎促卵泡發育;取王不留行、路路通、白芥子、皂刺等穿透之力,以促卵子排出。經治月經來潮,并孕育而生。
例三:脾腎虛不孕癥(多囊卵巢綜合征)
劉某,女,27歲,已婚。
2008年4月6日初診:
結婚4年,2005年孕3個月流產,近兩年未避孕未孕,經多方治療無效,省第二醫院檢查,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曾做3次人工受精、兩次試管嬰兒,均失敗。近7個月臨測卵泡情況,均無成熟卵泡及排卵。月經周期正常,經血量少,色淡紅,無血塊,5天凈。經前腰痛,經期小腹略感不適。舌胖大,有齒痕,苔薄白,脈滑無力,尺尤甚。
證為脾腎虛所致繼發不孕。
治以補脾腎,佐以排卵之品:
女貞子20g 覆盆子12g 菟絲子12g
山萸肉20g 巴戟天10g
鹿角片20g(先煎)紫河車10g
王不留行20g 炮山甲15g(先煎)
路路通20g 益母草15g白芥子15g
皂刺15g 炒白術10g
黃芪15g黨參15g
8月11日二診:
5月B超臨測卵泡發育良好,并能正常排卵。
8月6日省第二醫院檢查,雙側輸卵管通暢,月經已正常。舌正常,苔薄白,脈無力,尺脈尤甚。宗上法30劑。
11月3日三診:
現早孕三十多天,腰酸,納可,二便正常。舌胖大,有齒痕,苔薄白,脈滑,尺無力。
予:保胎治療:
黃芪15g 黨參12g 炒白術10g
桑寄生10g 炒杜仲12g 續斷10g
菟絲子12g 甘草6g 砂仁8g
茯苓10g 佩蘭12g
10劑
2011年1月患者父母高興地告知,其女足月順產,生一女嬰。
按:
該患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卵泡發育不良,不能排卵所致。
其腰痛、尺脈無力為腎虛,
舌胖大有齒痕、脈無力為脾虛,
腎虛系胎無力,脾虛不能養胎,以致孕3月而流產,人工受精及試管嬰兒均失敗。
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腎生精,卵子即女性生殖之精,腎虛精少,則卵泡發育不良,無成熟卵泡;
腎虛卵子無力破殼而出,故不能排卵。
《黃帝內經·素問》說:“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資,故能有子。”
沖脈隸屬陽明,脾胃相表里,脾胃健,水谷精微足,腎得以養;
腎精盛,又能滋養脾胃,即先天滋后天,后天養先天,二者相資,卵子得生,孕育正常。故治療補脾腎,佐以排卵之品,經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