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萍老師
做夢也沒有想過吧?有這么一個早春二月,老師不用上講臺,學生不用背書包,連升國旗唱國歌,也是在家里隆重舉行。
這個特殊的開學季,老師還是那個嘔心瀝血的老師,學生還是那個天天向上的學生,一切都不容輕慢。學生居家學習這段時間,這八件事不可不比——
比環境
從前,大家都在同一個教室上課,你的環境就是我的環境,有課同上,有花同賞。現在可不一樣,一千個家庭就有一千種環境。
有間書房是環境!如果家中逼仄沒有書房,開辟一個清靜的角落也好;家人安靜也是環境!如果孩子正在上課,爺爺偏要聽京劇,媽媽還在追韓劇,環境就崩了。
比習慣
放假往往是壞習慣的溫床,何況,這個寒假格外長。
在家上網課,習慣不抓,不如放羊:早睡早起是習慣,勞逸結合是習慣,保持安靜也是習慣……
許多家長總以為,習慣就是要求孩子必須要怎樣,不然就怎樣??蓜e忘了,好習慣全靠培養,絕不是大吼一聲胖揍一頓,孩子忽然就有了好習慣。
習慣怎樣養成?家長既要監督也要垂范!不然,你若喜歡賴床,他們就愛葛優躺。
比自覺性
一大波孩子聽說網課就竊喜,為什么?教鞭雖長,鞭長莫及??!以前上課,他們坐在老師的眼皮底下,現在,你在那一端我在這一端,上課再也不喊起立,作業再也不用面批……拼自覺性的時代忽然到來,對于自律能力較差的孩子來說,很危險。
自覺自覺,就是自我覺悟,不是三句嘮叨八個道理可以促進的。自覺性的根,是榮辱觀和好勝心,自覺性強的孩子對成績、前途和命運定有痛癢。再直白一點說,他們更早懂得——讀書所為何事,落后將會怎樣?
比專注力
如果自覺是一種態度,那么專注更像一種能力。
教室何其純粹,放眼望去,只有課桌黑板和講臺。在家上網課,小狗跑小貓跳,孩子說神游就神游。非常時期的特殊課堂,頑皮孩子的專注力不可能突然靈魂附體。而父母至少可以做的就是,讓他們睡飽玩好。
因為,要讓一個熊孩子靜下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先清空。
比做筆記的能力
從前在教室上課,學生隨時可以拾漏補遺。因為老師同學想見即可見,有惑即可問。現在,回放和筆記就成了唯二的知識記憶。
筆記重要,但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要用筆記,有些還要用心記。也不能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有些孩子書寫漂亮,把筆記做得像藝術品,卻錯過了老師當堂講授的精華。
所以,筆記這件事,最講究輕重緩急。兩件事兒很重要:記什么,不記什么;什么時候埋頭記,什么時候抬頭聽。
比聽講的能力
我們經常大惑不解,幾十個學生坐在同一間教室聽同一個老師講課,為什么有的孩子目不轉睛,還是學不會考不好?為什么有的孩子看似并不專注,筆記也像涂鴉,卻照樣成績冒尖?
無它,就是聽講的能力有差別!
網課來了,在沒有老師肉眼監督的課堂,一個孩子聽講能不能抓取重點,會不會心隨眼動,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聽講效率。一個會聽講的孩子不是天生龍鳳,他們只是比別的孩子多了兩個顯著特質:總是保持求知欲,隨時準備動腦筋。
比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不好的家庭,動不動就雞飛狗跳。從前,不是你早出就是我晚歸,這次可是無處可逃了。同一個屋檐下,父母避不開孩子,孩子也避不開父母。怎么辦?相煎何急,好好處唄!
好的親子關系的,真不是呵護傾聽加理解那么簡單,如果孩子不服,你鞠躬作揖也沒用!親子關系要融洽,既需要孩子感念親恩,更需要父母自帶光芒。只要能讓孩子從心底欣賞你,他們多半就會愛你服你遵從你!
雖不深奧,達成挺難,慢慢來吧!
比家規
我看過太多對于網課的揶揄調侃,其中最難為之事,無非就是神獸管不住嘛!上課了,當熊孩子既不自覺也無敬畏,如何是好?總不能永遠春風化雨吧,這時家規就該嚴肅登場了。國有國法,校有校紀,家有家規,你是家長,就必須主持賞罰。
文章轉自 | 萍語文(ID:dypy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