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沒有變化快!大風阻攔,飛機改期,探險計劃改變。我給張建國的微信是:“膽大更要心細,大自然的力量不可輕視!”“現在只好看給你拷貝的視頻來打發時間了。”。他有些無可奈何地回復了一個“丫”字,有人想知道我給他拷貝的視頻嗎?暫時保密噢。
以下摘自常州晚報2014年12月8日A3版
飛抵“南極中轉站”,遇上大風
走在路上,有要被掀翻的感覺
探險公司人員要求再添加些保暖裝備(左一為張建國)
經過43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張建國一行終于在北京時間12月6日抵達了有“南極中轉站”之稱的智利彭塔,他們本打算在此休整1天,為進入南極洲做最后的準備,可惜一場大風,打亂了這個計劃。截至北京時間昨天下午6點記者發稿時,最新的消息是:航班因大風天氣,已經取消。
萬事俱備只欠出發,一場大風來了
北京時間7日早上6點(當地時間12月6日晚上7點),張建國更新了自己的微信,稱彭塔開始刮大風,“人走在路上有要被掀翻的感覺。”等到北京時間7日下午6點(當地時間7日上午7點),張建國再次給記者發來消息稱,原定于當地時間7日上午9點起飛的航班已經取消,“至于何時才能起飛,我們要等到當地時間7日晚上7點,才能得到最新的通知。”
原本南極探險公司派遣的是美國籍向導,考慮到語言溝通方面的問題,最后臨時換成了香港籍向導張威森。這讓張建國一行倍感親切。據悉,這個年輕的國際向導已經在南極探險公司工作3年,曾帶領團隊到過南極聯合冰川探險營地,并成功造訪過南極極點。
張建國說,因為威森沒有帶隊登頂文森峰的經驗,到了南極聯合冰川探險營地,探險公司可能還會加派一名國際向導,帶著中國探險隊一起登峰。
北京時間12月7日,張建國從南極探險公司拿到了最新的數據:與中國探險隊同時在彭塔等待運輸機,準備飛往南極洲的探險愛好者共有近60位。
南極洲比往年要冷至少10℃,只得臨時加裝備
在等飛機的時間內,南極探險公司組織中國探險隊進行了一次集中的裝備檢查。
張建國臨行前曾告訴記者,他“整理了3大包裹,將近50公斤的裝備”,其中包括保暖用的各式羽絨服、羽絨褲、沖鋒衣、抓絨衣、保暖內衣褲、護膝、營地靴等,連手套都帶了好幾副,如抓絨手套、防風手套、羽絨并指手套等。
除了服裝裝備,還有各種登山用的技術裝備:頭盔、70厘米的長冰鎬、登山用的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冰爪以及攀登8000米級別的雪山時才會用到的高山靴,極限溫標在-40℃的羽絨睡袋等等。
即便如此,南極探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依舊認為張建國的裝備還不夠充分。“聽說今年的南極洲比往年還要冷10℃左右,也就是說,即便天氣晴朗、陽光充足,南極洲的天氣也要在-20℃左右,如果遇上刮風等極端氣候,氣溫至少要在-40℃。”
在探險公司的要求下,張建國又重新在彭塔選購了一套加厚的羽絨服、羽絨褲,再備用一副加厚的手套、一副雙色雪鏡,還補充了餐具以及尿壺,“這樣一來,我本就沉重的馱包現在更是塞得滿滿的。”張建國在電話說,登峰過程中,這些裝備都是要自己背負的。 馬靜
圖片由張建國本人提供
張建國的微信如此說:“登山就是這樣,每次都需等待、煎熬。因為天氣決定一切,所以說與其說喜歡登山,
不如挑戰自己。登山就是考驗自己的耐心,毅力,體力。”
我說:“這是一個戰勝自然的過程,對于自然的力量我們切不可等閑視之,天氣也好,高山也好……,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是渺小的,我們只有遵循自然的規律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才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