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為奇不有,平時看到夫妻倆人年齡相差太大都讓人非常震驚,但是美國的這個家庭更不得了。這名男子叫Paulie,他有三個妻子,比較特殊的是4人都是雙性戀。
Paulie表示,三位妻子都相處的很好,從來都沒有矛盾,還是好朋友。
為了表示他對三位妻子的愛是相同的,他還給妻子們同款戒指。
一到晚餐時間就特別熱鬧,因為妻子們會一起下廚。
不得不說Paulie簡直就是人生贏家,畢竟現在有許多單身狗連女朋友都沒有。
什么是雙性戀?
雙性戀泛指對兩種性別的人均能產生性愛和依戀,并進行性活動的狀態,有時指同性戀和異性戀的過渡類型。由于同性戀中很大一部分可有與異性的性關系,故雙性戀常被混稱同性戀,并作為同性戀的一種類型。
雙性戀具有雙重的性定向。具有潛意識中的性身份的不確定性,按性身份異常的性偏離來討論。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性經歷和婚姻狀況可能與雙性戀發生某種關系。具有性感充分滿足的同性戀性行為經歷者易發生雙性戀。有人指出,在30-40歲夫妻間,妻子因性生活不滿意,但又畏于社會輿論而不愿發生婚外性關系,常有易發生或接受同性戀的趨向。性學家金賽調查發現,單身男女涉及同性戀的比例在45歲時分別高達50%和26%左右;而同齡已婚男女則僅為10%和3%,這表明同性戀的確與性生活方面有關。(實習編輯:悅木)
雙性戀者更易患艾滋病
研究發現,同只與男性保持性關系的其他女性相比,女性雙性戀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和其它性傳播疾。
對參加實驗的264名女性感染情況進行了評估。所有女性在過去的三個月內都至少與異性發生過一次性關系。38%的女性至少與同性有過一次性關系。曾發生過同性性關系的女性有不少承認在實驗進行前的三個月中接受過藥物治療、有多個異性性伙伴、性伙伴曾與妓女有染、較早發生性行為并且有強迫性接觸。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發生同性性行為的女性感染艾滋病和性傳播疾病的比率比只與男性發生性行為的女性偏低,持這種觀點的人包括醫療保健人員、性傳播疾病預防工作者以及這些女性本人。
雙性戀
?
?
?
?雙性戀,又稱
雙性愛、
雙性向,指對男女兩性皆會產生愛情和性欲的人,是性取向分類之一,與
單性戀(
異性戀、
同性戀)取向齊列。
目錄1
由來2
人口比例3
歷史4
相關信息5
相關團體6
社會現象7
旗幟折疊編輯本段由來
雙性戀者的情感狀況雙性(bisexual)這個詞最早出現在
植物學,植物學家用這個詞描述那些同時具有雄性與雌性生殖器官的植物,可是還未清楚人們什么時候把雙性這個詞運用到人類的
性取向之中。一些雙性戀者和性研究專家并不喜歡這個詞的用法,他們又創造了一些其它詞匯來描述,于是就發展成了雙性戀一詞。
雙性戀分為雙異性戀和雙同性戀,雙異性戀可以對同性產生愛情,但更多時候比較偏向異性;雙同性戀可以對異性產生愛情,但更多時候偏向同性。
折疊編輯本段人口比例
根據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顯示(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女雙性戀者的數量要多于男雙性戀者,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是雙性戀者。也就是說,美國有289萬左右的女性是雙性戀者,而男性則有128萬左右為雙性戀者。
就算是不同的國家、地區、時期、性別、人口、文化、環境,每種性取向占據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大致可以從美國的雙性戀者人口比例中估算出
中國的雙性戀者人數,如果按照美國的比例來計算,中國大約有600萬左右的女性是雙性戀者,而男性則有300萬左右為雙性戀者。不過,由于目前中國尚未有權威正規的雙性戀者人口比例統計,所以此段內容僅供參考。
[1]折疊編輯本段歷史
在
古希臘,部分有家室的男性同時維持著雙性戀關系,部分羅馬皇帝、日本幕府將軍、中國皇帝,以及不同時代、國家內都有發生。
在中國古代的富豪貴族階級里,雙性戀者和同性戀者十分常見,丫鬟與夫人、侍從與丈夫之間的關系常有不同形式的雙性戀現象。皇室之間也有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的存在,甚至比貴族階級更為普遍,例如:后宮三千佳麗其實關系不同尋常的有很多,就算再受寵的嬪妃也會和其他佳麗有私情。而每個皇上就算有專寵的佳麗,也幾乎都會有男寵的存在,這也可能是互相公開的秘密,而且雙方都不會打擾對方。
折疊編輯本段相關信息
折疊健康
美國萊斯大學的社會學家們做了一項調查研究,讓
同性戀者、雙性戀者、
男同性戀者和10.6%的
女同性戀者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很糟糕;而異性戀中,有14.5%的男異性戀者和15.6%的女異性戀者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很糟糕。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影響幸福的重要因素(如社會、經濟、行為)上,雙性戀者也處于極大的
劣勢。舉例而言,雙性戀者的
煙民比例更高,平均收入比同性戀者、異性戀者少25000美元。
[2]折疊歧視
"如果雙性戀者是少數派中的少數派,且經歷著更多、更極端形式的差別對待,那么這很可能造成如收入、教育程度、抽煙偏好以及其它影響幸福指數的因素的差異。"研究人員Justin Denney說。這份研究提供了更多證據,說明雙性戀者處于社會經濟上的劣勢,以下是雙性戀者所面臨的2個真實情況。
[2]雙性戀者在使用LGBT服務中,被差別對待
最近一項調查發現,幾乎半數雙性戀者在使用
LGBT服務時,遭遇過歧視。25%的雙性戀者表示在服務過程中,當被定為雙性戀時感到不適。42%的雙性戀者表示自己曾想過偽裝成異性戀者或同性戀者接受服務。其他人則接收到了工作人員毫不遮攔的厭惡和不耐煩,這令人心碎。
[2]很多人以為雙性戀者總在搞3P
也許就是因為那無知又普遍的觀點,人們總認為雙性戀者淫蕩、無法抉擇自己的
性取向,所以許多雙性戀者要頻頻忍受那無盡的3P邀約,尤其是在一些約會網站上。然而,雙性戀并不意味著他們就喜歡群交,甚至更極端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就像所有人類一樣,雙性戀者理應被愛、被尊重,而不是被當成性幻想對待。
[2]折疊謠言
總有些無知的人和自以為是的雙性戀者認為大部分人類都是雙性戀,純粹的
同性戀和純粹的
異性戀是很少的,所謂的異性戀者其實是雙異性戀者,而同性戀者只是雙同性戀者而已,支持這項觀點的就是
阿爾弗雷德·金賽的一項調查報告。
在
阿爾弗雷德·金賽的《人類男性性行為》和《人類女性性行為》中,一項實驗要求受訪者從一個由
同性戀到
異性戀連續變化的
性取向譜中對自己進行評估,對評估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后,金賽認為大部分人都是雙性戀者。可事實上,金賽學說屬于早期的研究理論,現在基本已摒棄不用,并且金賽的報告已被現代學者指出存在統計和方法的錯誤,不具備實際性和明確性。此外,金賽本身已被證實是雙性戀者,而金賽充滿爭議的研究工作也摻雜了一定程度的私人感情。
2015年,
華盛頓州立大學發表的一項大規模數據研究報告表明:關于性取向是處在純粹
同性戀、純粹
異性戀兩極之間的一條連續譜線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雙性戀傾向(金賽學說)的理論并不正確,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有明確的劃分界限。各項研究調查報告也早已充分證明,就算是不同的國家、地區、時期、性別、人口、文化、環境,每種性取向占據的真正人口比例也都是大致相同的。從古至今,人類中最多的就是異性戀者,其次是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屬于少數派中的
少數派。
[3]折疊編輯本段相關團體
國內最早的雙性戀組織是成立于2005年的博性
藝術沙龍,由當時活躍于北京798藝術區的藝術家創立,該沙龍始終以博性、雙性戀為生活和創作的主題,同時涉及
單性戀(
同性戀、
異性戀)、
無性戀、
泛性戀等多元化群體,并以藝術的表達方式,倡導性的
多元化、生活的藝術性和創造性。
該沙龍經常組織一些雙性戀沙龍聚會和性美學講座等,沙龍創辦人希望用藝術這種高雅、感性的方式來引導拓展大眾的性審美,并使其多元化。
折疊編輯本段社會現象
對雙性戀的恐懼是一個新創語,用來描述那種觀點:一個人不是
同性戀就是
異性戀,或者認為雙性戀是被污染的。雙性戀者也可能成為廣義同性戀恐懼者的暴力的受害者。如美國演員丹·卡維在《周末夜現場》節目里說:雙性戀是那些扒下任何一個人的褲子,不管發現什么都會得到滿足的人。
折疊編輯本段旗幟
作為雙性戀團體象征的
雙性戀自豪旗幟是由邁克兒·佩奇設計的。雙性戀旗幟的上端是代表
同性戀的紅色或者粉紅色條紋,底端是代表
異性戀的藍色條紋,中間是代表雙性戀的紫色條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