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思想如鉆子,必須集中在一點鉆下去才有力量。
3、有勇氣并不表示恐懼不存在,而是敢面對恐懼、克服恐懼。
4、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
5、明天的希望,讓我們忘了今天的痛苦。
6、愛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記一切,卻又小到連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納。
7、你可以用愛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8、上帝從不埋怨人們的愚昧,人們卻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9、得意時應善待他人,因為你失意時會需要他們。
10、覺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
11、不如意的時候不要盡往悲傷里鉆,想想有笑聲的日子吧。
12、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13、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14、當一個人真正覺悟的一刻,他放棄追尋外在世界的財富,而開始追尋他內心世界的真正財富。
15、只要有信心,人永遠不會挫敗。
16、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17、人若軟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18、如果你曾歌頌黎明,那麼也請你擁抱黑夜。
19、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
20、少一點預設的期待,那份對人的關懷會更自在。
21、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
22、青春一經典當即永不再贖。
23、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
24、因害怕失敗而不敢放手一搏,永遠不會成功。
25、人生最大的錯誤是不斷擔心會犯錯。
26、把你的臉迎向陽光,那就不會有陰影。
27、樂觀者在災禍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災禍。
28、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
29、要克服生活的焦慮和沮喪,得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30、漫無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沒有指南針。
31、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
32、沒有了愛的語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33、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
34、生命太過短暫,今天放棄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35、孤單寂寞與被遺棄感是最可怕的貧窮。
36、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37、真正的愛,應該超越生命的長度、心靈的寬度、靈魂的深度。
38、抱最大的希望,為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39、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過於家。
40、要銘記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41、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42、要糾正別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沒有犯錯。
43、“不可能”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里。
44、發光并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
45、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46、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
47、肯承認錯誤則錯已改了一半。
48、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49、所有欺騙中,自欺是最為嚴重的。
50、愚者用ròu tǐ監視心靈,智者用心靈監視ròu tǐ。
51、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心的人預備著。
52、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53、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54、你的選擇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遠不會有機會。
55、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56、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
57、生活若剝去理想、夢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58、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該做的事。
59、把自己當傻瓜,不懂就問,你會學的更多。
60、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能轉變你的心情。
61、年輕是我們唯一擁有權利去編織夢想的時光。
62、快樂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樂。
63、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64、獲致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珍視你所擁有的、遺忘你所沒有的。
65、生活中若沒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沒有陽光一樣。
66、世上最累人的事,莫過於虛偽的過日子。
67、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68、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看得起你。
69、如你想要擁有完美無暇的友誼,可能一輩子找不到朋友。
70、人的價值,在遭受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
71、問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誠感人。
72、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塊土地,因它充滿了希望。
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能發明我意者,是子夏也——孔子名言
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句
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2、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1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摘孔子《論語》孔子的名人名言
14、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7、見父母志有不從已諫之色,則又當恭敬,不敢違父母意而遂已之諫也
18、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摘孔子《論語》
19、巧言令色,鮮矣仁。
20、道不同,不相為謀
21、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馀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2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巧言亂德。
24、犁牛之子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25、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26、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27、禮之用,和為貴。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改是,聽言信行,更察言觀行,發於宰我之晝寢
30、道不同,不相為謀。
31、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3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3、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4、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5、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36、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7、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3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3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
40、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4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42、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名句
4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5、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4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9、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5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51、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孔子語錄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孔子《論語》
5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54、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55、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56、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孔子名句
5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8、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語錄
5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1、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62、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6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6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6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6、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孔子語錄
67、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68、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6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70、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71、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72、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73、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3、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4、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5、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6、仁則榮,不仁則辱。
7、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8、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9、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10、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1、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2、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1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5、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16、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17、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1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9、其進銳者,其退速。
20、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21、孟子曰:水性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22、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6、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27、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28、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9、仁者無敵。
30、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3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3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3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