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彪的草書寫得有些隨便,奈何是專家,江湖體都算書法。在當代書法藝術這個體系當中,書法家的分類是層次比較多的,有的是書法愛好者,有的是書法專家,還有的是文化界的名家,他們搞書法創作是基于文化的名氣而做出的筆墨表現。從嚴格的意義來講,這樣的書法家未必是傳統意義上的書法家,也就是名人題字而已。
因為書法家有不同的體系來源,所以專業書法家與民間書法愛好者之間的觀點始終會有碰撞的關系。一些專業書法家寫出來的書法,看樣子并不是非常精湛,過于隨意,比如劉洪彪的草書寫得有些隨便,奈何是專家,批評不起作用。體制內的書法家,因為他們占據著書法藝術評論的話語權,所以這樣的書法很難從體制內做出一定的批評。就算是體制內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功夫顯得相當一般,但是也鮮有批評的聲音能對他們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些民間書法愛好者經過長期的碑帖磨練,書法寫得確實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拿到專家面前,一展示,人家專家反倒說寫的是館閣體,沒有多少藝術的價值。所以說,民間書法批評與專家的批評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沖突和距離的。
那么在這種沖突當中,我們應該更傾向于哪種書法批評的聲音呢,有我個人的感覺,不同的批評聲音都應該基于對傳統書法表現力而做出的最終判斷。如果書法家的書法寫的的確非常有傳統書法的風格和魅力,那么這樣的書法我們不論他是民間的還是體制內的,都應該算是好的書法,相反有的書法明明就是江湖體,那么對于這樣的書法創作,不論他是體制內的書法大腕兒,還是改民間書法界有一定影響力的書法人物的作品,都應該是品質比較低的作品。
我們看書法家劉洪彪先生的草書創作,看他的書法,從傳統的角度來講,他的書法基本上失去了傳統書法的格局。寫書法主要是為了空間表現的,草書線條就顯得隨意了,可以說是江湖書法,所以他的書法可以看成是空間藝術的表現,而失去了傳統書法上的線條表達。書法過于追求空間塑造,忽視線條的風神塑造,這就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書法原來的審美意象。書法從筆,功夫變成了空間結構的內容。書法也就失去了書法的藝術屬性。
如果說這樣的書法是江湖體,民間對這種批評的聲音,大抵是應該認可的。但是從專業圈兒的角度來講,似乎對這樣的書法還很推崇。那么體制內推崇這種書法形態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會使傳統書法風格失去存在的空間,讓江湖體大行其道。這就是書法需要改革或者說書法批評需要突破的一個戰略碉堡。
如果體制內的書法家總是隨意的寫這種江湖體,沒有批評的聲音,書法文化的傳承就會受到不良的或者不正確的影響。書法回歸唐漢以及晉朝文人書法的瀟灑格局也就是一句空話。劉洪彪的草書寫得有些隨便,奈何是專家,江湖體都算書法,民間聲音很無奈。這就是我對劉洪彪書法的一點認識,不知道愛好書法的朋友們是如何看書法家劉洪彪的書法創作的,敬請留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