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關注娛樂圈的明星,今天就來看看科學界的明星。
他年僅24歲便已經是麻省理工學院的“95后”博士生,曾在美國科學雜志《Natura》發表過轟動世界科學界的論文。
今年5月份,他又在該雜志上與導師一起,連發了兩篇關于魔角石墨烯新研究的論文,再次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
1、天生不凡,14歲上大學
曹原在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來自天府之國。從小他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生活中看起來卻有些呆滯,絲毫看不出天才的跡象。
可就在2007年,11歲的曹原告訴父母想要轉學,覺得在現在的學校學不到什么東西。
父母雖然驚訝,但看著孩子的成績單,還是將他轉到了深圳某實驗學校,曹原僅用了3年時間,把小學六年級、整個初中、整個高中的課程全部自學完成。
2010年時,年僅14歲的曹原參加了當年的高考,高考理科的成績總分是669分,震驚了周圍的所有人,順利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
這個天才少年并沒有像方仲永一樣貽笑大方,而是繼續著他那不平凡的一個又一個壯舉。
2、天才依舊,19歲拿到碩士學位
進入大學少年班后,他虛心學習,待人溫和。憑著物理實驗有著濃厚的興趣,還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在被人還沒完成學業時,他早已結束功課,用多余的時間去做實驗。
上大二時,他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了對石墨烯的實驗研究。在采訪中,曹原的教授導師和學院院長對曹原的天賦贊嘆有加,毫不吝嗇地在公開場合夸獎他。
2014年,18歲的曹原不僅拿到了中科大最高級的郭沫若獎學金 ,他從不沾沾自喜,每天在學習與實驗中度過。
在19歲的時候又獲得了自己碩士學位,還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從中科大光榮畢業,成為當時校園的風云人物,他也成了中國科學界看好的一顆新星。
2016年,在導師的建議和推薦下,20歲的曹原考入了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同時繼續研究石墨烯導電的相關問題。
3、重大科學發現,驚艷世界,祖國的驕傲
2018年12月18日,曹原再度驚艷眾人,他登上了科學雜志《Natura》年度科學人物榜首,因為他發表的論文突突破了困擾人類107年的世界和世紀難題。
這么多年來,科學家們費盡心思找尋室溫下的超導材料,曹原的發現可以說為這些科學家們打開了一扇門,距離實現這個設想已經越來越近。
如今,時隔兩年,曹原再次歸來,比上次的研究又更近一步。能在《Natura》上發表論文,是無數科學家夢寐以求的事情。
《Nature》、《Science》、《Cell》并稱為“世界三大頂級科學期刊”,能在這三大期刊發表文章,是選拔諾獎、競選院士、展示學校及科研機構實力的重要評選依據。
《Natura》的上稿率僅為10%,斃稿率高達90%,年僅24歲的曹原能先后兩次,在《Natura》發表3篇文章,這是史無前例的。
他也被科學界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結語
曹原研究的商業價值大概為4000億美元,而他也很快就吸引了眾多院校的注意,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
美國更是主動送上綠卡,并給與年薪百萬美金的待遇,滿足他研究的一切要求,請他留在美國積雪從事科研,可曹原直接拒絕。
因為他曾說過:我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我所做的是因為我對科學的熱愛,科技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我深愛我的祖國,我要不斷地突破自己,為祖國做貢獻,為人類的進步而持續奮進,不能辜負祖國的培養!”
只想說,曹原好樣的,祖國有你將會更強大。
這個年僅22歲中國博士,破解世界性的難題,困擾科學家107年
這個年僅22歲中國博士,破解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困擾科學家107年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我們平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都不在享受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方便快捷,我們中國雖然在科學研究上落后于西方,但是隨著近些年來迎頭趕上,我們中國早已經成為了世界科技進步的領頭羊,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使得西方開始對我們中國有所警惕,開始進行打壓,不過我們中國并沒有畏懼,堅持不斷的發展,在科學領域有了更加重大的成就。
大圖模式廣告重磅發布!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即將重大改革,你知道嗎?超導領域在世界科學研究之中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們都學過物理,我們都知道凡是任何一個導體,他們都具有電阻,這部分電阻就會損耗一部分的電能,在一個很小的電路里面,這一點電阻損失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如果是長距離送電的情況下,這樣的損耗會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避免的損失。
大圖模式所以各國都很重視超導技術,但自1911年發現超導物質以來,科學界發現,只有在一定極端的條件下,極冷或者極熱的情況下,超導現象才有可能會發生,在后來百多年的時間里面,科學家先后試驗了很多種的材料,包括各種元素的復合材料,雖然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始終距離正常條件有著不小的距離。
大圖模式但有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種情況,他就是曹原,他出生于1996年,曾畢業于中科大少年班,高考分數為669分,可以說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天才,后來曹原成為了一名麻省理工學員的博士,在研究中他發現石墨烯有一種特殊的性質,就是當兩片石墨烯以一個奇特的角度的情況下存在,會有超導的現象。
大圖模式這一發現打破了國內外甚至整個科學界對于超導現象研究的基本認識,這個研究的成果被刊載在自然科學的雜志上,曹原也成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發表文章的年輕學者,而這個研究成果,也使得物理學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凝聚態物理。從超導出現到現如今的凝聚態物理,時間已經過去了107年,其中有無數偉大的科學家費盡一生的心血也不能破解的難題,就這樣被一個22歲的中國年輕人解開了,相信在未來曹原一定還會有更加出色的成就,這是我們最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
人物經歷
2007年,到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讀書,曹原用了三年的時間讀完小學、初中和高中的課程。
2010年,高考總分為理科669分,考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折疊編輯本段人物成就
2018年3月5日,《
自然》連刊兩文報道
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兩篇Nature論文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曹原來自中國。
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辟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如今,正有無數學者試圖重復、拓展他的研究。
2020年5月6日,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
2021年2月1日,1996年出生的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又發《Nature》了,這是他發在這家全球頂尖學術期刊上的第5篇論文
[1]。
折疊編輯本段獲獎記錄
2014年,曹原榮獲中國科技大學的
郭沫若獎學金。
2018年12月18日,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折疊編輯本段社會評價
【中國科學報】“曹原們”是怎樣煉成的——解碼中國科大科技英才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校友曹原,因再次在《自然》雜志一次性連發2篇論文而備受關注,被網友稱為“海嘯級后浪”。2年前,22歲的曹原因在《自然》一天連發2篇有關石墨烯的文章而轟動學術界。2018年,《自然》發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學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曹原在中國科大少年班就讀期間,被選入“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