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是社區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西醫認為是人乳頭瘤病毒引起的,其中以3、10、28、41型常見,其發病與細胞免疫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本病是因肝火妄動,氣血不和外感風邪之毒阻于肌膚所致。扁平疣常發生于面、手部,多為直徑2~4 mm的扁平丘疹,肉色或褐色,可因搔抓或摩擦而產生同形反應致疣體播散。
冷凍療法 簡便易行,療效確切。臨床上常以棉簽法蘸取液氮治療扁平疣,每次冷凍10~20秒1個凍融,一般進行1~2個凍融,冰球宜超出疣體1~2 mm,約1~2周治療區自行脫落而愈,每2~4周治療1次,療效與操作者技術熟練程度相關。有疤痕體質者慎用。
自體疣免疫療法 此法有類似疫苗接種的原理。一般選擇患者面、頰、手等處較為隱蔽部位的新鮮凸起之較大疣體1~2個,常規消毒后,以手術刀片取完整薄層疣體并縱向橫向各剪一二剪置于生理鹽水紗布上備用,于上臂三角肌外測緣處消毒后局麻,沿皮紋方向切開0.5 cm小口,深達脂肪層,用眼科鑷捏取備用疣體,以紋式鉗撐開形成小間隙,深植于切口脂肪層內,以6-0縫線1針,創口貼包扎疣體處及植疣處。5~7天拆線。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具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每次1ml(0.5 mg)肌注,隔日1次,4周1療程。可以連用2~3個療程。
聚肌胞皮損內注射 聚肌胞直接注射到疣體內,可誘生內源性干擾素而迅速直接抑制病毒DNA復制而起到抗病毒作用,一般每周1~2次,每次0.5~4 mg不等,多數在2周內有顯著療效。此法臨床安全性好,費用低廉,方法簡單,無明顯不良反應,
外用藥 咪喹莫特有局部免疫調節作用,每晚臨睡前取適量5%咪喹莫特乳膏均勻薄涂于疣體,輕輕按摩至藥物完全吸收,并將留6~10小時之后用清水和中性肥皂將藥物清洗掉,1次/日,療程3個月,對輕中度扁平疣效果好。也可用0.1%他扎羅汀乳膏、阿達帕林凝膠、0.05%全反式維A酸凝膠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或酞丁安擦劑/乳膏外用。初用時應注意一過性的局部刺激反應。
口服藥物 維甲酸類藥物有抗炎、調節免疫、抗增生等作用。口服異維A酸10 mg治療扁平疣,2~3次/日,飯中分服,也可每晚20 mg飯中1次頓服,療程最多為12周。有肝臟疾病者禁用。部分頑固性性扁平疣存在著血清鋅水平的降低,補充口服鋅劑10 mg/(kg·日)到每日最大劑量600mg,有助于疣體的清除。
艾灸療法 治療時可選取最大或最早出現的皮損(母疣),以艾制成圓錐體狀置于疣體上并點燃錐尖,刺激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待患者自覺燙時即除去換新艾灸,連灸7天,灸后皮損及周圍皮膚微紅為宜。
中藥 中醫常以疏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結之則治療扁平疣,所用藥物種類繁多,現代醫學藥理研究表明扁平疣方劑中常用的白花蛇舌草、紫草、板藍根、薏苡仁、大青葉、木賊草、紅花等均具有抗病毒作用,其中薏苡仁和板藍根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馬齒莧、板藍根、大青葉各20g,木賊草、紫草、薏苡仁各15g,紅花、黃芪、甘草各10g,1劑/日,水煎服,早、晚各1次。剩余藥渣再次水煎后熏洗患處5分鐘,每晚1次。15天為1個療程。另可以薏苡仁30g煎粥服10次為1個療程連續3個療程。
中醫西醫均有較多的治療扁平疣的方法,社區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靈活地加以選用,當單一療法療效欠佳時,可以換用聯合療法,如外用他扎羅汀乳膏無效時,可以加用干擾素凝膠,或換用異維A酸口服加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或用冷凍療法加肌注卡介菌核酸多糖注射液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