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流派 | 重五運六氣的龍砂醫學流派

國醫大師夏桂成受聘為無錫龍砂醫學流派研究所高級學術顧問,左起顧植山、夏桂成、陸曙。


發源于江蘇江陰龍山、砂山地區的龍砂醫學流派,歷史淵源久遠,江陰襟帶三吳,歷史文化底蘊悠久,鐘靈毓秀,人才薈萃。流派風格獨特,學術特點明顯,重視傳承教育。

 

歷史沿革

 

宋末元初的江陰大學者陸文圭集兩宋學術之大成,被學界推崇為“東南宗師”。陸氏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等學,宋亡以后,在江陰城東龍山腳下的華墅(今稱“華士”)鎮專心致力于包括中醫學在內的文化教育事業達50余年,培養了大批文化及醫學人才(僅華士一鎮,南宋至清末,能查考到的進士即有50人之多),為龍砂文化區的形成發展和龍砂醫學的產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龍砂醫學重視《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理論的臨床運用,結合辨體質和運用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指導經方的應用,基于腎命理論運用膏方養生治未病,為該流派的三大主要學術特色。龍砂醫學流派對近代中醫教育的貢獻突出。目前該流派的傳承推廣應用工作成績卓著,引起了學界較大關注。

 

學術特色

 


已故國醫大師朱良春為膏滋制作技藝申遺成功題賀辭。


重視《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理論的臨床運用

 

重視五運六氣是龍砂醫學流派的一大特色,歷代龍砂名醫對“五運六氣”理論的研究和應用著述頗豐,如明代呂夔的《運氣發揮》,清代繆問注姜健所傳《三因司天方》,王旭高著《運氣證治歌訣》,吳達《醫學求是》有“運氣應病說”專論,薛福辰著《素問運氣圖說》,高思敬在《高憩云外科全書十種》中著有《運氣指掌》一書等。而且,龍砂醫家尤為重視運氣學說在臨床的應用,善用“三因司天方”治療內傷外感的各種疾病是龍砂醫家的獨門絕技,姜氏世醫第四代姜?。ㄗ煮w乾)是杰出代表。

 

據與姜健同時稍晚的名醫繆問(1737-1803)記載:“吾邑姜體乾先生治病神效,讀其方必多至二十余品,心竊非之。然人所不能措手者,投劑輒效,殊難窺其底蘊也。后登堂造請,乃出宋版陳無擇《三因司天方》以示,余始知先生之用藥,無問內外氣血,每于司天方中或采取數味,或竟用全方,然后雜以六經補瀉之品。故其方似龐雜而治病實有奇功?!?/p>

 

繆問從姜健處獲《三因司天方》后詳加注釋;王旭高則將姜健所傳《三因司天方》編成《運氣證治歌訣》傳世。在《龍砂八家醫案》中,留下了多位醫家應用三因司天方的寶貴醫案。繆問晚年移居蘇州,所注《三因司天方》被蘇州名醫陸九芝全文收入《世補齋醫書》,并給予了很高評價?!褒埳搬t學”在蘇州有盛名,蘇州醫家集編《龍砂八家醫案》之舉,與姜、繆兩氏有很大關系。

 

有些醫家雖無運氣專著,但在其他論著中也??煽吹竭\氣思想的身影:如柳寶詒、薛福辰等據運氣原理對伏邪理論的闡發;曹穎甫在晚年所作《經方實驗錄》序言中專門講述了他十六歲時親見龍砂名醫趙云泉用運氣理論治愈其父嚴重腹瀉幾死的經歷,其注釋《傷寒論》時專取精于運氣學說的名家張志聰和黃元御之說;承淡安寫了《子午流注針法》(子午流注為五運六氣應用于針灸方面的一種學說),又讓其女承為奮翻譯了日本醫家岡本為竹用日語所作的《運氣論奧諺解》;章巨膺曾發表《宋以來醫學流派和五運六氣之關系》一文,用五運六氣觀點解釋了各家學說的產生;出生在龍砂文化區的無錫名醫鄒云翔強調“不講五運六氣學說,就是不了解祖國醫學”等等,說明五運六氣思想的影響在龍砂醫家中非常普遍。

 

龍砂醫家重視五運六氣的流派特色,在當代醫家中也很突出。國醫大師夏桂成教授注重五運六氣理論在婦科臨床的運用。龍砂醫學流派傳承工作室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為龍砂醫家柳寶詒四傳弟子,深入闡發了運氣學說中三陰三陽和“三年化疫”等重要理論,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疫病預測預警課題方面的研究成績卓著,引起了學界對中醫運氣學說的重視,成為全國五運六氣研究方面的領軍人物。

 

重視經方,運用《傷寒論》六經理論和結合辨體質指導經方應用

 

龍砂醫家柳寶詒、章巨膺等強調用傷寒六經理論辨治各種外感病,他們據《黃帝內經》釋《傷寒論》,用《傷寒論》六經看溫病,與葉天士、吳鞠通等創立的以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理論為主要特色的溫病學說不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流派。

 

現代傳承人黃煌秉承龍砂前輩多用經方和重視辨體的特色,善于通過辨體質與辨證相結合,從而形成別具特色的“黃煌經方”。

 

現代傳承人顧植山運用三陰三陽“開闔樞”及“六經欲解時”理論指導六經辨證和經方運用,擴大了經方應用范圍,別開生面。

 

基于腎命理論運用膏方養生治未病

 

民間服用膏滋進補的民俗范圍主要是江南蘇錫常滬和浙北地區,環太湖的龍砂文化區是膏方民俗的中心,龍砂醫學流派擅用膏滋方養生治未病,在江南地區倡議和推動了膏滋方民俗。

 

龍砂膏方強調順應冬至一陽生的氣化特點遣方用藥,并講究從冬至開始服用,體現了膏滋方的原創思維。龍砂醫學流派的現代傳承人較好地繼承了龍砂膏方的學術宗旨,依據腎命理論結合冬藏精思想運用膏滋方養生調理治未病,并在膏滋藥的制作方面保持了傳統制法的精良技藝,傳承柳寶詒的“致和堂膏滋藥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作室對龍砂膏滋方的原創思維和基本理論進行了挖掘整理,為江南的膏滋民俗正本清源,先后發表了《膏滋方理論考源》《龍砂膏滋說源》等重要文章。

 

代表人物

 

龍砂醫家重視傳承教育。在學校教育之前,柳寶詒、高思敬、朱少鴻等都廣收門徒,僅柳寶詒就弟子逾百,其中如薛文元、鄧養初、金石如等,俱成為醫學名家。上海中醫專門學校、中國醫學院和新中國醫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前上海辦學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三家中醫學校,主持教務的主要是龍砂醫家:上海中醫專門學?!芊f甫,中國醫學院—薛文元、郭柏良,新中國醫學院—章巨膺。

 

曹穎甫


曹穎甫(1868~1937),名家達,與柳寶詒同為龍砂地區周莊鎮人。曹氏早年攻舉子業,1904年清政府罷科舉后,曹氏棄文從醫,1919年正式改行到上海懸壺應診。曹穎甫曾長期在丁甘仁創辦的上海中醫專門學校任教,并曾擔任過教務長。

 

薛文元


薛文元(1867~1937),名蕃,柳寶詒嫡傳弟子,醫名望重于上海,是上海市國醫公會和全國醫藥團體總聯合會的發起創辦人之—,滬埠名醫丁甘仁、夏應堂等,無不以兄禮尊之。1931年冬,上海中國醫學院創辦未久,瀕臨倒閉,薛文元受上海國醫公會委派出任院長,挽狂瀾于既倒,勵精圖治,使中國醫學院出現空前的安定和興旺,辦學規模和社會地位、師資力量等都超過當時國內其他中醫學校,因而被譽為“國醫最高學府”。

 

章巨膺


章巨膺(1899~1972) ,柳寶詒的再傳弟子章巨膺,1929年與徐衡之、陸淵雷等共同籌建上海國醫學院;1933年襄助惲鐵樵舉辦中醫函授事務所,主持教務,并主編《鐵樵醫學月刊》,惲去世后,乃獨任其事;1936年任教于上海中國醫學院、上海新中國醫學院,并受聘新中國醫學院教務長;新中國成立后任上海第一中醫進修班副主任;1956年與程門雪等受命籌建上海中醫學院,任教務長。

 

承淡安


承淡安(1899~1957),龍砂華士鎮人,我國近現代著名的針灸學家、中醫教育家。承氏為龍砂世醫,承淡安少從父學,后從同邑名醫瞿簡莊習內科,通內、外、兒各科,尤以針灸見長。承淡安為推廣針灸事業,1928年始在蘇州、無錫等地開辦針灸教育研究機構,抗戰期間到四川仍堅持辦學,20年間培養學生逾萬,遍布海內外。1954年出任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校長,該校師資班為全國各中醫院校輸送了大批優秀師資,被譽為中醫界的“黃埔軍?!薄?/p>

 

顧植山 


2012年國家龍砂醫學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啟動以來,龍砂醫學流派在學術提煉、人才培養和傳承推廣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快發展,在全國中醫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對流派重視五運六氣的特色進行了深層次的發掘提煉和創新發揮,例如:用三陰三陽“開闔樞”思想闡發了《傷寒論》中六經欲解時,激活了六經欲解時理論在臨床的應用,尤以辨厥陰病欲解時用烏梅丸的獨到經驗,收到了極好的臨床療效。近年來眾多龍砂傳承人對“三因司天方”臨床應用的示范效應,已引起廣泛討論;通過辨五運六氣病機活用經典名方,深化了傳統方劑的組方內涵,如對《傷寒論》的“柴桂干姜湯”,《金匱要略》中的“薯蕷丸”“溫經湯”,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等,均擴大了方藥的臨床應用范圍。

 

黃煌


代表性傳承人黃煌教授在龍砂醫家重視經方和重視辨體的基礎上,從方證、藥證、方人、藥人角度來總結臨床應用經方的經驗,從而形成的“黃煌經方”受到廣泛關注,并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的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學術流派傳承推廣基地辦公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龍砂醫學流派名醫十家簡介
為醫之道 至精至微丨無錫市中醫醫院顧植山:弘揚龍砂醫學 普及五運六氣
紀念朱良春百年誕辰 | 顧植山回憶朱老談五運六氣
讀顧植山先生《疫病鉤沉》(第二版)有感
中醫顯學—“五運六氣”
源遠流長的龍砂醫學流派簡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达尔| 大理市| 裕民县| 芮城县| 无极县| 武穴市| 河池市| 河南省| 莱西市| 广昌县| 泰兴市| 包头市| 宜川县| 西乌| 江油市| 吉水县| 杭锦旗| 三门峡市| 宜兴市| 汾西县| 昌都县| 嘉祥县| 塘沽区| 老河口市| 曲周县| 南汇区| 县级市| 滦平县| 贵溪市| 电白县| 赤城县| 张北县| 德惠市| 长葛市| 洛川县| 商南县| 沁水县| 宁都县| 建阳市|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