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世界每年新發肝癌病例超過100萬,其中45%發生在中國。由于我國仍然是“乙肝大國”,我國80%以上的肝癌均經歷了“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三步曲”。肝癌的惡性程度極高,癥狀出現后一般僅存活4-6個月,所以肝癌又被稱為“癌中之王”。
乙型肝炎病毒為什么會導致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與肝癌發生之間呈正相關,全世界80%的肝癌患者有持續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病毒整合導致癌變發生。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與人體染色體整合,這是癌變的啟動因素。整合后的肝細胞易于受到一系列的刺激,包括各種細胞促進因子和各種生長因子,肝細胞在這些刺激的共同作用下出現轉化而導致肝癌。另外,某些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能在各種刺激作用下發生突變,均可促進癌變的發生。
得乙肝后患肝癌的概率
常有人稱乙肝、肝硬化、肝癌是“肝病三部曲”。的確,乙肝、肝硬化、肝癌三者之間的關系相當密切。約10%的病毒性肝炎發展成慢性活動性肝炎,50%的慢性活動性肝炎可能發展為肝硬化,80%的肝癌患者同時有乙肝病毒感染,慢性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攜帶者患肝癌的危險性是乙肝表面抗原陰性人群的40倍。
大約70%的肝癌發生于肝硬化的肝臟中。肝硬化患者的尸檢研究表明,其肝癌的發病率為12%~25%,但不是所有肝硬化類型均有著相同的患肝癌的危險性。有研究表明,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慢性活動性肝炎中肝癌的發病率高達40%以上。
肝硬化是怎么發展成肝癌的?
肝硬化癌變的機制目前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肝硬化本身就是一種癌前疾病,在沒有其他因素情況下,慢性炎癥性肝細胞持續性或間斷性壞死繼而再生性增殖,這一過程可能會啟動調節性增殖向無限性增殖,從增生、間變導致癌的形成,而導致這一轉變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第二種解釋是,在肝細胞增生的過程中,可出現局灶性腺瘤樣增生,肝硬化時肝細胞快速的轉換率,使得這些細胞對環境的致癌因子更加敏感,即致癌因子可引起肝細胞的損傷,在損傷修復之前,發生DNA復制,從而產生永久改變的異常細胞。
避免“乙肝三部曲”應注意什么?
定期復查
乙肝患者應定期到醫院進行常規檢查,定期復查轉氨酶,每半年做一次甲胎球蛋白,在正規醫院每半年檢查一次B超。肝功能正常不能代替腫瘤指標和影像學檢查,言外之意早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是可完全正常的。
遵醫囑服藥
乙肝患者尤其是在抗病毒治療用藥時,會根據病情及相關的癥狀體征針對性用藥,在服藥期間的時間與劑量應嚴格掌控,不可擅自停服或漏服,以免導致病情加重或反彈。
合理飲食
乙肝不但要積極治療,同時還要注意生活飲食調養,好的飲食習慣能夠幫助患者保肝護肝,輔助治療早日實現康復。合理的營養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增強免疫功能,促進肝臟功能的恢復。
戒除不良嗜好
乙肝患者對于酒精和香煙是一定要說“不”的,乙肝患者自身肝臟已有病變,加上飲酒和吸煙可謂是雪上加霜,能夠使病情加速向肝硬化,以至肝癌方向演化。
作息時間
肝病患者一定注意自己的作息時間,不要太過疲勞,盡量的少熬夜,有規律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調節
乙肝患者要保持心態的樂觀,因為要是每天都消極應對的話,不僅對健康沒有好處,自己在這么郁悶的環境下也會更加的沮喪。
慢病管理--乙肝的“制動器”
有觀察研究證明,通過對乙肝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建立慢性病檔案,實施慢病管理,定期上門或電話隨訪等干預措施對患者的生活是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的。這份觀察研究表明,在實施慢病管理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總體提高了4%,生活方式評分總體提高了3%。而發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年發生率分別下降了0.37%和0.21%。
一個專業的醫護團隊會從遵醫囑復查、服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膳食、心理輔導這幾個方面對患者全面負責,為患者施行慢病管理,省去了患者很多時間和精力,并且督促患者、勵患者進行系統的病程管理,延長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質量,為肝病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本文原創:菊梅肝病醫生集團
菊梅醫生集團,成立于2016年,是國內首家衛生主管部門批準成立并進行工商注冊的肝病專科醫生組織。集團由原解放軍第302醫院陳菊梅、張玲霞、張鴻飛、王慧芬、李筠等8位肝病知名教授共同發起,匯聚三甲醫院副高以上肝病專家百余名,致力于連接國內外肝科優勢資源、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通過專業化、規范化和智慧化經營戰略,推動中國肝病防治事業發展。2018年獲微醫集團戰略投資,共同打造肝病垂直領域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供應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