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六十)
病后.
食復令傷脾胃.
不饑不食.
潮熱口干.
噯氣脹滿.
胸脘填塞.
是屬胃腑氣機少宣.
即內經所謂谷入少而氣多者.
邪在胃及肺也.
川石斛(四錢) 炒焦半夏(一錢五分)
焦谷芽(一錢) 南花粉(一錢五分)
新會皮(一錢) 塊茯苓(三錢)
枳實皮(一錢)
□
家(一五)
正衰偏熱.
便秘.
納谷安適.
良由肺胃陰液未復使然.
川石斛(四錢) 炒焦半夏曲(一錢五分)
枳實皮(一錢) 炒麥冬(一錢五分)
新會皮(一錢) 生谷芽(一錢)
塊茯苓(三錢) 大麻仁(一錢五分)
□
錢(四三)
身無寒熱.
脈緩.
便溏.
納谷而少.
胃氣方蘇.
脾弱不司運化.
病后頗有是癥也.
生白術(二錢) 新會皮(一錢)
建澤瀉(一錢五分) 益智仁(煨研,八分)
焦麥芽(一錢) 茯苓(三錢)
濃樸(一錢)
□
柯(廿四)
邪去正衰.
驟不肯復.
胃氣不振.
不思納谷.
宜養肺胃之陰.
川石斛(四錢) 炒焦半夏(一錢五分)
枳實皮(一錢) 炒麥冬(七分)
新會皮(一錢) 生谷芽(一錢)
塊云茯苓(三錢)
□
姚(四三)
冬溫月余.
服藥數劑.
但攻邪病.
正氣大衰.
余熱尚留于樞.
陰傷未復.
致有汗泄.口干.饑不能食.
皆攻病時苦寒所傷.
胃氣未蘇之故.
宜養肺胃除熱.
川斛(三錢) 炒焦半夏(一錢五分)
枳實皮(一錢) 淮小麥(三錢)
新會皮(一錢) 生谷芽(一錢)
茯神(二錢)
□
王(十七)
右寸脈數已退.
大便已解.
氣分尚怯.
擬養肺胃.
以理余邪.
制洋參(八分) 炒焦半夏(一錢五分)
萆薢(三錢) 揀麥冬(三錢)
新會皮(一錢) 連翹殼(一錢)
塊茯苓(一錢) 釵斛(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