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t 2:鐘山煙雨(下)
繼續明孝陵。
看過了石像生和翁仲,沿著神道繼續向前走。
欞星門。原門已不存,僅遺石柱礎6個,其余為現代復原。復原的效果我就不做評論了。。。。總之是。。。。還不如不復原。
聽說又要給四方城加蓋子了?我去的時候神道走到頭那邊正在施工就沒過去,結果錯過了四方城。難道以后只能看加了蓋的了?真后悔!某些對文物的所謂保護其實和破壞也差不多。破壞了其原貌,還保護個什么勁兒啊。。。
孝陵的正門,文武方門。
原為5個門洞,3大2小。中間3個為拱形門洞,兩側方形隨墻門。清同治時中間改建為一個門洞,到了99年重新修復成明代的樣子。
這馱碑的龜脖子好短。。。。
看到這個龜屁股我突然想到一句話:領導的嘴就是龜腚(規定)。。。。
原享殿已毀,現僅存臺基、礎柱、臺基四角的螭首、丹墀等物。現存的三開間建筑是清同治年間重建的。
由這些殘缺的建筑構件,可以遙想當年這是多么宏大的一組建筑。
時間真的很殘酷。
雨漸漸停了,陽光乍一出來照得霧氣蒙蒙。
站在幾百年前的建筑遺跡前,看著眼前的一片廢墟。其實也不是荒蕪的感覺,因為那磚縫間的小草,泥土里的野花,斑駁的石欄桿上的青苔,是那么的富有生機。
但是,傷感。
歷史的無情,時光的交錯,轉眼間雕梁畫棟化為殘墻斷礎。
這一絲生機襯得這景象分外傷感。
享殿后的門。
不怕朱八八半夜爬你家的窗子啊?
城墻之上。
整個鐘山風景區很大,我丟了很多次。其實我也不知道我想去哪里,最后走到中山陵我就勝利了。
出孝陵,往一邊走。
說遺址都抬舉它了,這里有什么啊有什么啊。。。
這些不仔細看看不出來是建筑基址的地方就是了。。。。
兩只攔路狗在陵寢門的臺基上睡得正香。。。
看見一只大尾巴的漂亮鳥,是不是傳說中的壽帶鳥?
除了小套頭,只帶了一個最大焦距只有70的手動老鳳凰頭。手忙腳亂的換上,對焦就對了半天。
拍了兩張人家就灰走了。。。
沒錯,這就是全部了。。。。
雖然看見那么些人我很想直接下山,但是糾結了許久,在門口坐著喝了一頓水之后,還是咬牙進去了。
博愛。
我娘說,我記得以前孫中山是躺著的,為什么現在坐起來了。
我頓時覺得陰風颯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