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盛世之年,在當(dāng)時(shí)文壇詩詞界涌現(xiàn)出了一個(gè)奇才。這個(gè)人好飲酒、作詩、舞劍,更喜歡行走于高山流水之間,他行蹤縹緲,思維曠達(dá),他揮毫點(diǎn)墨間,將他的所見所想盡數(shù)寫到詩詞之中。即便在詩詞如海的盛唐時(shí)期,他的作品也突兀地尤為引人注目!有人驚嘆世間怎會有思維如此曠達(dá)之人?也有人佩服他那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功底,而這人,便是詩仙李白!要說唐代詩人中誰寫詩最夸張,李白要說第二,沒人敢搶第一吧!你看看他這些夸張、大膽的詩句“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gè)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等,這大氣、夸張的詩句,除了詩仙李白外,又有多少人能寫出呢!
而這些令人驚嘆的大膽、夸張的詩句,卻也離不開詩仙李白那縹緲不定的性格。他如一片云,徜徉在群山萬嶺之上;又如一縷江水,流淌在奔流而逝的滔滔江水中!開元天寶年間,李白在今安徽桃花潭游玩時(shí),結(jié)識了當(dāng)?shù)氐男】h令汪倫,因?yàn)橥魝愒缭绲鼐皖H為仰慕李白了,他倆又有共同的愛好,于是二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一日汪倫不在家,李白便孤身一人匆匆告辭,他登上了??吭诮叺目痛磳⒛舷隆_@時(shí)卻聽見岸邊有急促的呼喊聲。李白仔細(xì)一看,原來是好友汪倫來給他送行了!
李白被汪倫的真摯感情所打動,于是寫下了這首唐詩中的千古之作《贈汪倫》!這也是李白著名的一首回贈詩,那么我們就一起來重溫一下這首唐詩吧!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在這首詩中,第三句詩仙李白用極為夸張的比興手法寫出了自己與汪倫的深摯感情,當(dāng)然這夸張的手法素來是李白慣用的。那么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這首唐詩的大體意思: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即便是離別,但在詩仙李白的這兩句詩句中卻看不到一絲的哀傷字眼,詩人李白用很流暢、很隨意、很平靜的詞語寫出了他即將要去遠(yuǎn)行。這自然的描述更是體現(xiàn)出了李白來去自如,自由自在的縹緲作風(fēng)!
“桃花潭水深千尺,”那桃花潭的水深真的有千尺嗎?不過是個(gè)虛數(shù)罷了,所以詩人李白在這里用夸張的“深千尺”的比興手法,將桃花潭的水深比作了他與汪倫之間的真摯感情,“不及汪倫送我情”就算這桃花潭的水深真的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了好友汪倫送別李白的情深!通過詩人極具大膽、夸張的手法,又借用桃花潭的水深,表達(dá)出了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深厚情誼!
縱觀李白的這首給汪倫的回贈詩中,李白運(yùn)用了極具夸張的手法,寫出了二人感情之深!可以說,整個(gè)唐代詩人中,慣用夸張、用夸張手法最好的人就是詩仙李白,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