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轉】跟著詩人去游春,古都春色VS江南春色,您更喜愛哪種?

“踏春”,即“春天到郊野游覽”,也稱為“踩青”、“采青”等。草長鶯飛的春日,陽光正暖,微風正熏,柳絮飄飛,春花爛漫,一派風和日麗的景象,人們珍惜這大好春光,紛紛結伴出外游春。

古代踏青內容豐富多彩,吹楊柳風,淋杏花雨,賞百花,放風箏……好不愜意!

古人游春又極富儀式感,約伙伴,套車馬,備吃食,換春裝,每一環節都準備得很用心。

先秦時期人們便有踏春的習俗,《詩經·溱洧》就描繪了少男少女在溱水和洧水岸邊結伴游春的美麗圖景。

到了漢代,上巳節興盛,祓禊等巫術活動成為主要內容之一。魏以后,固定每年三月三日為上巳節的習俗,俗稱“三月三”。人們到水邊游玩采蘭,除災祈福,后演變為水邊游春宴飲。

魏晉時,上巳節得到士大夫青睞,盛行文人雅集。最著名的就是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等41位文人雅士在會稽山陰,一觴一詠,暢敘幽情的蘭亭雅集。

唐時,趙璜的《曲江上巳》,一句“長堤十里轉香車,兩岸煙花錦不如”,就讓我們想象出上巳節曲江岸邊的無限風光。

宋代,吳帷信在《蘇堤清明即事》里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這是一幅清明時節,人們戀春游春,留連忘返,日暮方歸的畫卷。

歷代文人雅士,逢春游樂,或觀山川風月,或覽古跡勝景,寄情山水之間,俯察品類之盛,感懷之余,吟詩作賦,留下許多春日名篇。

現下,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和假期去飽覽神州壯麗的山河,去一睹各地秀麗的春色,但跟著詩人的腳步,我們一樣能感受那份春意盎然!

01、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盛譽。

韋莊一句“洛陽城里春光好”就將洛陽的春色寫盡了。春色滿古都,花開洛陽城。對洛城而言,她的春色就盛放在牡丹花開的時節。

宋陸游《天彭牡丹譜》寫道:“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因此,一提起牡丹,人們自然而然和洛陽聯系在一起。

“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陰中十萬家。”牡丹在暮春時盛放,花期短暫,千金難買,只叫人生出無限憐惜:“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作為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牡丹以其國色天香、雍容華貴而被稱為“花王”。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是她的得天獨厚;“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是她的仙氣神韻;“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是她的驚為絕倫。

她的顏色是“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她的花朵是“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她的香味是“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圖”。

牡丹花事之盛,始于唐朝。正所謂“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直到唐末,牡丹仍然是“萬花中第一流”。

唐時,洛城人賞花的盛況,從詩中也可窺見一斑,如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每當牡丹盛開,洛陽人賞花、貢花、品花、戴花、插花、唱花、詠花、畫花、刻花等活動達到極盛。

宋代文人雅士偏愛牡丹更甚,常圍坐于牡丹花旁,賞花議事,飲酒賦詩。

“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無涯。”邵雍一首《洛陽春吟》,是宋代洛陽人狂愛牡丹,夜半游人猶未歸的真實寫照。

洛陽的千年底蘊,承載了牡丹的華貴。人間四月,芳菲未盡,秾艷清香,始共春風。

赴洛陽,看一場最盛大的花事,作為春末的告別吧!

02、長安水邊多麗人

秦中自古帝王州,長安人人在詠嘆。長安春色幾許?唐詩已給了最詳盡的描述。

長安城東的早春是“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詩人楊巨源早早地就到東郊賞景了,他不想等到繁花似錦時,人流如織,擠擠攘攘,怕沒了看花的心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都城南郊的桃花那樣美麗,去年崔護不止欣賞到艷麗的桃花,還邂逅一位巧笑倩兮的姑娘,只可惜今年再去尋,已不知人去向何處了,唯有桃花在迎風含笑怒放。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細密春雨,潤物無聲,長安的春色,讓韓愈筆下流淌著真真的歡喜。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壯士去國,生死難料,長安的春色,是邊塞將士們心頭一抹溫暖的慰藉。

長安的春色,從來都有灞橋柳的一席之地。

《西安府志》中云:“灞橋兩岸,筑堤五里,栽柳萬株,游人肩摩轂擊,為長安之壯觀。”唐時在灞橋還設有驛站,人們多在此處迎賓送客。

灞橋柳多情,離人更多愁。“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別離。”“灞浐風煙函谷路,曾經幾度別長安。”不知久遠年代里,灞橋柳見證了多少難分難舍的別離。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別。碧玉妝成,萬條垂下,只叫人愁腸百結。多少人奉命離去,回望故園。多少人西出陽關,前路漫漫……

一條灞水,兩堤煙柳,陽春三月,柳絮飛花。古城長安的春色里,只因灞橋柳的存在,便多了淡淡的憂傷,多了片片的深情。

灞水悠悠,楊柳依依,這是千年裊裊的流韻;含情脈脈,欲說還休,這是綿綿無絕的情意。

長安的春色,與曲江這一泓碧水也脫不開關系。

唐長安城有個煙水明媚、波光瀲艷的風景區——曲江,負有盛名,乃都城里有名的游覽勝地。

“三春車馬客,一代繁華地。”水清如碧的曲江,自有一番勝景。一到春天,彩幄翠幬,匝于堤岸,鮮車健馬,比肩擊轂,有說不盡的煙柳繁華、富貴風流。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春日遲遲,賞芳踏春,衣著明麗的女子們,笑語嫣然地聚集在曲江池畔。

“春風得意馬蹄,一日看盡長安花。”新榜初放,進士及第,也在曲江岸邊舉行宴飲,酒酣盡興,再乘煙波畫船,一覽曲江風韻。

然而,長安淪陷,滿目瘡痍,曲江繁華不再,變成了杜甫江頭的哀語:“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四方無事的太平年華,已成舊夢,曲江再無昔日容顏。

正是春風和煦的好時光,你是否愿意去長安,感受古都的春色?

03、江南最憶是杭州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杭州的美,是柳永筆下的風光旖旎。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的美,也是蘇軾筆下的奇妙空靈。

少年時期,白居易曾隨父避亂越中,廣游江南,蘇杭留給他絕美的江南印象。長慶二年(822)七月,白居易被授予杭州刺史。

遠離朝中的朋黨傾軋,宦官專權,又能在天命之年來到風景怡人的杭州做地方官,于白居易而言,反倒是一件樂事。

赴任的路上,記憶中的杭州風光再次浮現腦海,“且向錢塘湖上去,冷吟閑醉二三年”,他期待這般悠閑自在的日子。

白居易喜愛杭州的春天,愛那一湖碧水,愛那一片青山。他筆下的杭州,是《杭州春望》里“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興旺繁華,是《晚興》里“草淺馬翩翩,新睛薄暮天。柳條春拂面,衫袖醉垂鞭”的曠達閑適。

春天的西湖,蕩漾著白居易心底的詩情,《錢塘湖春行》是白居易西湖詩詞中比較有名的一首: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轉眼,三年的任期很快就要滿了。“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是他對西湖的深情依戀,“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是他對西湖的難分難舍。“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是百姓對他的惜別相送。

離開杭州后,西湖有多少次來過他的夢里。晚年,身在洛陽的白居易望向江南,吟詠給杭州的詩篇: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千百年來,西湖的美麗讓多少文人士子魂牽夢縈,文思泉涌。而白居易則是歷代寫西湖詩最多的詩人,雖則他到老都沒能再重返杭州,但人們在他的西湖詩篇里,已沉醉了千百年。

04、煙花三月下揚州

揚州古稱廣陵,人們又叫它淮揚。

揚州自古就是一座詩性的城,翻開詩詞史,單是寫揚州春色的都有許多。

兒時的我們就背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當時只覺得朗朗上口,從未去細細體味詩句的廣闊與美妙。到年歲漸長,才發覺“煙花三月下揚州”之于這座城市的巨大價值。

后來又學了姜夔的《揚州慢》,詞調雖主傷懷,嘆悲涼,但讀到“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還是讓人心馳神往。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自古繁盛富庶之地,不止吸引鴻商富賈,更吸引文人墨客,揚州也不例外。

去過揚州的人,哪一個不傳唱一首留戀的詩?

風流才俊杜牧與揚州的情緣最深,他在城里尋花問柳,留下不少贊美的佳作。比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一夢情長,難忘那青樓的倩影,更難忘揚州生活的歲月。

送親友去往揚州的人,也有贈別的詩篇:

韋應物詩曰:“廣陵三月花正開,花里逢君醉一回。”

劉長卿詩曰:“渡口發梅花,山中動泉脈。蕪城春草生,君作揚州客。”

獨孤及詩曰:“五兩得便風,幾日到揚州。莫貪揚州好,客行剩淹留。”

揚州的春,有“漠漠春煙間曙樓”的爛漫,有“暖日凝花柳,春風散管弦”的柔情,有“春風蕩城郭,滿耳是笙歌”的熱鬧……

或許,在詩詞里看揚州的美,是看不盡的,正值煙花三月,你是否要去“憐一憐”瘦西湖,游一游二十四橋,感受一下千年前的揚州古韻。

05、結語

不知此刻的你,是更喜歡江南的春色,還是更喜歡古都的春色?

有人說:“四月,踩著仲春與暮春。一半是極致的絢爛,滿樹繁花。一半是將到的凋零,落英繽紛。”

四月,日初長,天初暖。

趁時光正好,微風不燥,去游春吧!

愿你不負春光,不負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作者:彎彎,愿用厚重作紙,清淡作筆,書寫流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詞之旅------一路風光一路詩
古都洛陽 牡丹
不比不知道!長安和洛陽,到底誰才是天下第一古都?
中國歷史古都(組圖)
國花牡丹香
歷史悠久的四大古都值得我們去游玩(2)—【世界之最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都市| 龙山县| 巍山| 仁布县| 灵台县| 福州市| 金沙县| 许昌市| 万盛区| 仲巴县| 临高县| 达州市| 水富县| 若羌县| 白城市| 高密市| 汝州市| 兖州市| 玉林市| 古丈县| 株洲县| 马山县| 克山县| 霸州市| 喀什市| 民乐县| 齐河县| 广饶县| 佳木斯市| 洪雅县| 清镇市| 灌阳县| 凌源市| 镇宁| 宜良县| 雷州市| 平山县| 宜君县| 茶陵县| 紫阳县|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