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詠
八十里路濱河,飛絮無力謝東風;
三百萬人金城,行者有意迎夏雪。
無才無思,枉遭一世笑名;
輕揚漫舞,平添無數愁緒。
莫道柳子不生根,
得遇春泥照成蔭。
心清,
志明。
(2010年5月8日)
立夏前后,柳絮漫天飛舞,頗惹閑情逸話。因現代人多問意趣,少重至理,故多有偏言。現將柳樹相關材料附后,以正柳絮之名。
柳樹
學名:Salix babylonica
別名:水柳、垂楊柳、清明柳
生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楊柳目、楊柳科
原產地:中國大陸南方。據考證,在第三紀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樹。山東青島地區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間,青島膠州灣附近就有柳屬植物。柳樹也是我國被記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圍最廣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現“柳”字。
毒性:葉子及樹皮有微毒。中毒癥狀,誤食后引起冒汗、口渴、嘔吐、血管擴張、耳鳴、視覺模糊,嚴重時呼吸困難、昏睡終日、喪失知覺、呼吸深而慢、脈搏則變快等癥狀。
特性:葉,形狀為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約6~
分類:柳樹分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楊柳,為落葉喬木;旱柳又稱杞柳,亦為河柳,是落葉喬木。柳樹枝柔韌,葉狹長,春天開黃綠色花,種子上有白色毛狀物,成熟后隨風飛散。柳可以進行無性繁殖,以須柳根生長為主。
繁殖:柳可以進行有性和無性兩種方式繁殖,我們平常見到的大多是無性繁殖。
柳樹的藥用價值:阿斯匹林是人類常用的具有解熱和鎮痛等作用的一種藥品,它的學名叫乙酰水楊酸。阿斯匹林的發明起源于隨處可見的柳樹。在中國和西方,人們自古以來就知道柳樹皮具有解熱鎮痛的神奇功效。在中藥里,柳樹入藥亦多顯功效。
1.柳絮:亦名柳子,性涼柔軟,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將柳絮研細,可治療黃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閉經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2.柳葉:柳葉功同柳絮,它含有豐富的鞣質,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水煎服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搗爛外敷,可治療足跟疼痛。
3.柳枝:柳枝是中醫傳統的接骨妙藥。水煎服,可治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燒燙傷等,水煎熏洗,對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明顯療效。
4.柳根:能祛風利濕、消腫止痛,可治療乳癰、牙痛、中耳炎、黃疸等疾病,酒煮飲服,其祛風、消腫、止痛作用更佳。
5.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熱祛風,水煎熏洗尚可治療疥癬頑疾。
6.柳屑:是柳樹蟲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熱布包溫熨,可治療癢疹、皮炎。
柳樹名源考
柳樹的得名源自柳樹的頭木作業法。木材至今仍是人們不可缺少的材料,古代工具簡陋,伐取粗大樹干非常困難,而用伐取兩寸來粗的樹枝則比劃方便。因此,先民所用木材主要是兩寸來粗的枝干。在長期使用中,人們會發現,柳樹伐過枝干后,茬口處能夠萌生新枝條,而且新枝通直,更利于使用。在我國鄉土樹種中,柳樹萌枝能力最突出。因此便形成了對柳樹的頭木作業,在一定高度截去樹冠,促進新枝萌生,每隔幾年伐取枝條利用。頭木作業的結果是保留樹干,以便持續利用枝條。這就柳樹得名的所在。“柳”字與“留”字讀音相同,“柳樹”就是“留樹”,表示保留樹干以便再次利用的一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