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甘,寒。入肺、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
【功效特點】本品甘寒清熱不傷胃,芳香透達不遏邪,既能宣散風熱,又善清解血毒,故凡溫病發熱、瘡疔腫毒、斑疹喉痛及熱毒血痢之證,皆為要藥。
【功效作用】
1.辛涼解表:①用于風熱感冒,癥見發熱微惡寒,汗出不暢,頭痛昏沉,咳嗽痰黏或黃,咽燥或咽喉腫痛,鼻塞流濁涕,口干渴,舌質紅,苔白或黃,脈浮數,常與其他辛涼解表藥同用,如銀翹散等。②用于溫病初起,癥見發熱頭痛,稍有惡風寒,無汗,口渴,咽喉腫痛,咳嗽等,可與柴胡、黃芩、板藍根、牛蒡子等清熱解毒藥同用。
2.清熱解毒:①用于癰瘡癤腫,癥見皮膚出現圓形小結節或突然腫脹,伴有惡寒、發熱者,常與防風、
白芷、炮山甲、皂刺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飲。②用于咽喉腫痛,癥見咽喉腫痛,發熱,頭痛者,常與連翹、黃芩、馬勃、板藍根、牛蒡子等同用。
3.涼血止痢:用于熱毒血痢,癥見發病急驟,壯熱口渴,頭痛,腹痛劇烈,下痢膿血,里急后重,常與
黃連、黃芩、白芍、防風等同用。
【鑒別應用】
1.本品當開花時,黃白相問,美麗可愛,故有金銀花之名。采摘陰干后,則純現黃褐色,銀花、銀花葉、銀花藤,功用大致相同,花葉輕清上浮,皆偏于解表,葉之功次于花,藤則象形,長于通絡,可清經絡中之風熱而定經絡之疼痛,銀花炭則入血分,清血熱,可用于熱毒血痢,以黑勝紅,故有止血之功。
2.金銀花與其他辛涼解表藥如葛根、薄荷等相比較,解表之功稍遜,清熱之功則過之。
配伍應用
1.配連翹:金銀花性寒味甘,氣味芳香,既可清風溫之熱,又可解血中之毒,偏于透上半身之熱;連翹味苦性涼,輕清而浮,善清心而去上焦諸熱,偏于透達全身軀殼之熱,散結消腫,為治瘡之要藥。二藥伍用,并走于上,輕清升浮宣散,清氣涼血,清熱解毒的力量增強。二藥參合,還能流通氣血、宣導十二經脈氣滯血凝,以消腫散結止痛。
2.配
甘草:金銀花清熱解毒,甘草瀉火解毒,二藥相配,加強清熱解毒作用,可用治體內外癰腫。
3.配
當歸:金銀花清熱解毒,當歸活血散瘀,二藥相配,共收清熱解毒、活血通脈之功,使毒解血行、腫消痛止,用治熱互熾盛之脫疽等證。
4.配紫花地丁:金銀花兩清氣血熱毒,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消散癰腫,配合使用,其清解之力尤強,并能涼血散結以消腫痛,可用治火毒結聚的癰瘡癤腫。
【應用注意事項】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者忌用。
用法用量:內服:9~15克,入煎劑,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