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
膀胱又稱凈腑、水府、玉海、脬、尿胞。位于下腹部,在臟腑中,居最下處。主貯存尿液及排泄尿液,與腎相表里,在五行屬水,其陰陽屬性為陽。膀胱,為中空囊狀器官。其上有輸尿管,與腎臟相通,其下有尿道,開口于前陰,稱為溺竅。
在人體津液代謝過程中,水液通過肺、脾、腎三臟的作用,布散全身,發揮濡潤機體的作用。其被人體利用之后,即是'“津液之余”者,下歸于腎。經腎的氣化作用,升清降濁,清者回流體內,濁者下輸于膀胱,變成尿液。所以說:“津液之余者,入胞脬則為小便”,“小便者,水液之余也”。尿液貯存于膀胱,達到一定容量時,通過腎的氣化作用,使膀胱開合適度,則尿液可及時地從溺竅排出體外。
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全賴于腎的固攝和氣化功能。所謂膀胱氣化,實際上,屬于腎的氣化作用。若腎氣的固攝和氣化功能失常,則膀胱的氣化失司,開合失權,可出現小便不利或癃閉,以及尿頻、尿急、遺尿、小便不禁等,故曰:“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尿”(《素問·宣明五氣篇》)。所以,膀胱的病變多與腎有關,臨床治療小便異常,常從腎治之。
六腑之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