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治療肝硬化腹水、頑固性腹水、腎炎腹水、老年性水腫等名方------實脾飲

導讀:實脾飲,出宋·嚴用和《濟生方》 。具有溫陽健脾,行氣利水的功效;癥見水腫以身半以下腫甚、胸腹脹滿、舌淡苔膩、脈沉遲等;現代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肝硬化腹水、肺心病頑固性水腫、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心衰、頑固性腹水、慢性腎炎腹水 、慢性腹瀉等病癥。

方歌     實脾苓術與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樸,虛寒陰水效堪夸

組成     炮附子二錢(6克)、白術二錢(6克)、白茯苓二錢(6克)、干姜二錢(6克)、厚樸二錢(6克)、木瓜二錢(6克)、木香二錢(6克)、草果仁二錢(6克)、大腹子二錢(6克)、甘草一錢(3克)、生姜三片、大棗三枚。

用法     上藥為粗末,每用四錢(12克),水煎服。亦可改用飲片水煎服。

功效     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主治     陽虛水腫,身半以下腫甚,胸腹脹滿,或腹大身重,體倦食少,手足不溫,口中不渴,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苔膩,脈沉遲或沉細。

方解

      經曰:濕勝則地泥,瀉水正所以實土也。脾腎陽虛,陽氣不能化水,水氣內停,水為陰邪,其 性下趨,故身半以下腫甚;脾主四肢,陽氣不能溫煦,故手足不溫;水濕內阻,氣機不暢,故胸腹脹滿;口中不渴,舌苔厚膩,脈沉遲為 脾腎陽虛、水濕壅盛之象。

      水腫之病,大體可分陰水,陽水兩大類。陽水屬實熱,病位在表;陰水屬虛寒,病位在里。本方是治療陰水證的重要方劑。陰水的形成,乃緣于脾腎陽虛,陽不化水,水氣內停所致,其病的特點是,全身浮腫,以腰以下為甚,手足不溫,食少便溏。故證以脾陽虛為主。治宜溫陽健脾,行氣利水之法。

    方中以附子、干姜為君藥,溫養脾腎,扶陽抑陰。白術、茯苓、木瓜為臣藥。白術、茯苓是一組對藥,專治脾虛生濕而致的各種病證。白術苦溫健脾燥濕;茯苓甘淡滲利水濕,水濕祛除,脾運自復,故二味相伍,對濕困脾土之證,功效尤佳。然脾虛,則肝易以強凌弱,尅犯脾土,故方中用木瓜酸溫,于土中瀉木,以使肝和,且兼有祛濕利水之效。氣為水之帥,氣滯則水停,氣行則水行,水行則濕化,故配一組理氣之品,如厚樸、木香、大腹皮、草果下氣導滯,化濕利水,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與生姜、大棗相配伍,又可益脾溫中,共為使藥。諸藥相合,溫脾暖腎,行氣利水。

      張秉成指出:“治水當以實脾為首務也”,“治陰水先實脾”。蓋人體水液代謝與肺脾腎密切相關,脾居中州,通連上下,為升降運動之樞紐。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腎主開闔,蒸化水液,通利小便,無不由脾斡旋其間。本方溫陽健脾為主,土實則水治,故方名“實脾”,體現了治病求本的內涵。

      方中溫陽行氣之藥有余,扶正益氣之力不足,對陰水寒勝而氣滯者相宜;若見少氣聲微,正氣過虛者,《醫宗金鑒》主張配用附子理中,重用茯苓,溫補元氣以行水。

加減用藥

兼有氣短乏力、怠情、懶言者,加黃芪、黨參等以補氣;尿少腫盛者,加澤瀉、茯苓以加強利小便之功;脘腹脹甚,加陳皮、砂仁;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龍骨、靈磁石;肝區脹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術;大便溏泄者,應將大腹子改用大腹皮等。

禁忌     正氣虛極及屬陽水者禁用本方。

類方鑒別

本方與真武湯功效相似,均能溫補脾腎,助陽行水,可治療脾腎陽虛水腫,但真武湯偏于溫腎;實脾散重于溫脾。真武湯溫陽利水,兼能斂陰緩急,故主治腎陽虛為主的水腫,兼有腹痛或身瞤動之癥,而本方助陽散寒之力略勝,且能行氣化滯,主治脾陽虛為主的水腫,且兼見手足不溫,食少便溏,胸腹脹滿等癥。

方論選錄

張秉成:“陰水者,純是陽虛土敗,土不制水而然?!督洝吩?,濕勝則地泥,故脾旺則運化行而清濁分,其清者,為氣為血,為津為液;濁者,則為汗為溺,而分消矣,則知治水當以實脾為首務也。白術、甘草補脾之正藥,然非姜、附之大辛大熱助火生土,何以建其溫補健運之功?而后腹皮,茯苓之行水,厚樸、木香之快氣,各奏厥功,草豆蔻芳香而燥,治太陰獨勝之寒,宣木瓜酸溫而澀,疏脾土不平之木,祛邪匡正,標本得宜耳。”(《成方便讀》)

《醫方考》:“脾胃虛寒,不能制水,則水妄行,故肢體浮腫。以無郁熱,故口不渴,而大小便皆利。是方也,用白術、茯苓、甘草之甘溫者,補其虛;用干姜、附子之辛熱者,溫其寒;用木香、草果之辛溫者,行其滯;用厚樸、腹子之下氣者,攻其邪,用木瓜之酸溫者,抑其所不勝。名曰實脾者,實土以防水也。雖其藥味不皆實土,然能去其邪,乃所以使脾氣之自實也?!?/p>

丹溪曰,治水腫宜清心火,補脾土,火退則肺氣下降,而水道通,脾旺則運化行,而清濁分,其清者復回為氣為血為津為液,濁者為汗為溺而分消矣,又曰,水病當以健脾為主,使脾實而氣運,則水自行,宜參苓為君,視所挾證加減,茍徒用利水藥,多致不效。

  喻嘉言曰,治水以實脾為先,不但陰水為然,然陰水者少陰腎中之真陽衰微,不能封閉而汎濫無制耳,方中不用桂而用厚樸檳榔,尚有可議耳,大腹與檳榔同類,故云,按治水有二法,實土者守也,泄水者攻也,兼之發汗為三治,三治備舉者,廣略以取勝也。

同名方

《普濟本事方》卷四:實脾散

處方   大附子1個(炮,去皮、臍)草果子(去皮)干姜(炮)各60克 甘草30克(炙)大腹(連皮)6個木瓜1個(去瓤,切片)

制法  上藥用水紫砂器內同煮至水一半,劈開干姜,心內不白為度,不得全令水干,恐近底焦,取出銼焙為末。

功能主治   治脾陽不足,周身浮腫。

用法用量   每于空腹、日午用沸湯點服。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四

《重訂嚴氏濟生方》:實脾散

別名實脾飲(《證治準繩·類方》卷二)。

處方   厚樸(去皮,姜制,炒)白術 木瓜(去瓤)木香(不見火)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臍)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溫脾暖腎,利水消腫。治陽虛陰水,下半身腫較甚,胸腹脹滿,身重食少,手足不溫,大便溏,小便短。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棗子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備注:方中附子、干姜溫養脾腎,扶陽抑陰;厚樸、木香、大腹皮、草果仁下氣導滯,化濕利水;茯苓、白術,木瓜健脾和中,滲濕利水;甘草、生姜、大棗益脾溫中。諸藥合用,共奏溫脾暖腎,利水消腫之功。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醫案精選

肝硬化腹水
張某,男,65歲,1999年1月初診?;家腋?年,1月來自覺納減,腹脹。

診見:腹脹如鼓,臍突,腹部青筋顯露,倦怠乏力,尿少便溏,四肢消 瘦,面色蒼黃,舌淡胖、邊有齒印、苔白厚膩,脈沉細弦。查:腹圍96cm,全腹輕度壓痛,無反跳痛,移動性濁音(+),肝在右肋下4cm,叩、壓痛明顯, 雙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血常規:WBC8.5×109/L,N0.75,L0.24,Hb90g/L。肝功能:ALT833.5nmol.s-1/L,TBIL18.6mol/L,TP62g/L,A25g/L,G37g/L,TTT9u,TFT(+++)。B超示:肝硬化并大量腹水。

西醫診斷: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合并腹水。

中醫診為臌脹,證屬脾胃虛寒,氣滯水停。治以溫運脾陽,行氣導水,擬實脾飲化裁。

處方:干姜、附子各6g,白術、厚樸各15g,木香、木瓜、大腹皮各10g,益母草、懷牛膝、車前子(包煎)、茯苓各30g,炙甘草3g。3劑,每天 1劑,水煎服。

二診:藥后尿量增加,腹脹大減,續服6劑,腹圍縮小至73cm,腹部移動性濁音消失,自覺疲乏,肝區隱痛,食后腹脹,大便稀,舌淡、苔薄白,脈沉 細弦。證屬脾虛肝郁,氣血瘀滯,遂易扶脾養肝,活血軟堅之法治療。同年8月復查肝功能正常,B超未發現腹水,病情基本穩定。

慢性腎炎腹水
孫某,男,14歲,1996年10月診?;悸阅I炎10年,近因感冒而復發。全身水腫,惡寒,周身痛,納呆,尿少色白,倦怠,舌淡、苔薄白,脈浮 緊。查:全身高度水腫,按之凹陷,腹部膨隆,肝脾未觸及,移動性濁音(+),PRO(++++)。

西醫診斷:慢性腎炎復發型。

中醫診斷:水腫。證屬風邪外 襲,肺失宣通之風水泛濫證。治宜宣肺行水,擬越婢加術湯加減。

處方:麻黃、蒼術各10g,生姜6g,甘草3g,生石膏20g,大棗3枚,赤小豆(搗)、車 前子(包煎)各30g。3劑,水煎服,每天1劑,忌鹽。

二診:藥后面部及四肢水腫全消,不惡寒,有汗,尿量多,唯腹大如鼓,有移動性濁音,納差,腹脹,噯氣,便 溏,舌淡、苔白厚,脈沉緊。證屬脾陽虛,水漬于中之陰水證。治宜溫運脾陽,化氣行水,擬實脾飲加減。

處方:草果1個(搗),大腹皮、木瓜、木香各10g, 厚樸、白術各15g,干姜、附子(先煎)、砂仁、桂枝各6g,車前子(包煎)30g,茯苓24g。3劑。水煎服。

三診:藥后腹水全消,納食轉佳,仍倦怠,食后腹 脹,脘痞,舌淡、苔薄白,脈沉緩無力,PRO(+)。此屬脾陽初復而脾運尚不健,以香砂六君子湯加黃芪、芡實、赤小豆、炒山楂、炒麥芽、炒谷芽、玉米須等 服20余劑,尿蛋白消失,隨訪半年無復發。

結核性腹膜炎腹水
王某,女,30歲,1998年8月初診。腹脹、腹痛伴發熱惡寒1月。

診見:腹痛、腹脹而大,按之痛劇,如囊裹水,倦怠乏力,口淡無味,小便清, 大便溏,舌淡、苔白厚膩,脈沉弦。檢查:T37.8℃,P90次/分,R30次/分,BP18/13kPa,腹膨隆,腹肌略緊,全腹均有較明顯的壓痛及反 跳痛,移動性濁音(+),四肢無水腫。血常規:WBC11.2×109/L,N0.7,L0.29,ESR 40mm/1h;結核抗體試驗(++);B超示肝脾未見異常,中等量腹水。

西醫診斷:結核性腹膜炎。

中醫診斷:石水,證屬邪客少陽,腎陽不足,寒水凝結。用利福平、異煙肼、鏈霉素3聯抗結核治療。中藥先以柴平湯和解少陽,服藥4劑惡寒發熱消失,夜間仍有低熱,此脾胃運化功能初復,肝氣不舒,脾腎陽虛,寒水 凝結。擬實脾飲加味。

處方:草果(搗)5g,大腹皮、柴胡、木瓜、白術、厚樸各15g,木香、神曲、枳殼、白芍、澤瀉各10g,干姜、沉香各6g,茯苓 30g。以該方加減服20余劑,腹水全消,腹痛及反跳痛均除,復查ESR 8mm/1h,余均正常,觀察1年無復發。

按:腹水病機為肝氣郁結,氣滯血瘀,脈絡壅塞,脾腎陽虛,水濕停聚。多為腎、脾、肝三臟功能障礙,氣結、水停、血瘀為本病的關鍵所在。治宜明辨虛實, 權衡補瀉。瀉實宜衰其大半而止,勿求速利,補虛宜溫養脾腎,化氣行水。以上三例,病雖不同,但都合并大量腹水,且辨證均屬脾腎陽虛,水液潴留,余選用具有 溫養脾腎,行氣導水之功的實脾飲加減治療,取得滿意療效。

注      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如照方抄錄服藥,后果自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實脾飲新用
中和醫派楊建宇論經典名方實脾散*
一個升脾陽的方,善治頑固性水腫、老慢支、慢性心衰、頑固性腹水
鼓脹
中醫治療肝硬化腹水“鼓脹”
真武湯辨治難治性疾?。X積水、慢性腎功能衰竭、血吸蟲肝硬化腹水、難治性心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交城县| 株洲县| 西丰县| 田阳县| 松溪县| 武陟县| 盘锦市| 洛扎县| 孟津县| 武清区| 清远市| 河东区| 青神县| 稷山县| 谷城县| 乳源| 本溪| 南安市| 漾濞| 高淳县| 秦安县| 莱阳市| 策勒县| 长兴县| 龙州县| 中卫市| 武穴市| 荆门市| 原阳县| 中山市| 凌云县| 绥阳县| 西乡县| 全州县| 新宾| 财经| 交城县| 山东| 锡林郭勒盟| 松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