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石門 Shímén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2寸。
[解剖]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 腹脹,泄利,繞臍疼痛,奔豚疝氣,水腫,小便不利,遺精,陽萎,經閉,帶下,崩漏,產后惡露不止。
[配伍] 配陰陵泉、關元、陰交治四肢水腫、小便不利(腎氣不化);配腎俞、三陰交治遺尿;配關元、天樞、氣海、足三里治腹脹泄瀉、繞臍痛;配大敦、歸來治疝氣;配三陰交、帶脈穴治崩漏、帶下。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6) 氣海 Qìhǎi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解剖]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 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萎,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
[配伍] 配三陰交治白濁、遺精;配關元治產后惡露不止;配灸關元、膏肓、足三里治喘息短氣(元氣虛憊);配關元、命門(重灸)、神闕(隔鹽灸)急救中風脫證。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天樞、上巨虛治胃腹脹痛、呃逆、嘔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氣虛弱);配足三里、合谷、百會治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附注] 肓之原穴。
(14) 巨闕 Jùquè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
[解剖]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 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尸厥,癲狂,癇證,健忘,胸滿氣短,咳逆上氣,腹脹暴痛,嘔吐,呃逆,噎嗝,吞酸,黃疸,泄利。
[配伍] 配內關治心絞痛;配章門、合谷、中脘、內關、足三里治呃逆;配足三里、膻中、內關、三陰交、心平穴、心俞治療急性心肌梗塞;配內關、人中治癲狂癇證;配神門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經募穴。
17) 膻中 Dànzhōng
[定位] 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解剖] 在胸骨體上;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 咳嗽,氣喘,咯唾膿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煩,產婦少乳,噎嗝,膨脹。
[配伍] 配曲池、合谷(瀉法)治急性乳腺炎;配內關、三陰交、巨闕、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配中脘、氣海治嘔吐反胃;配天突治哮喘;配乳根、合谷、三陰交、少澤、灸膻中治產后缺乳;配肺俞、豐隆、內關治咳嗽痰喘;配厥陰俞、內關治心悸、心煩、心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經之募穴,八會穴之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