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筋膜張肌
圖1:股部前外側面觀
1.闊筋膜張肌
2.髂脛束
3.縫匠肌
4.股直肌
5.股外側肌
6.股內側肌
7.股四頭肌肌腱
8.髂脛束的肌腱
運動
髖關節前屈、外展和旋內
膝關節的伸?。寒斚リP節屈曲時,可使膝關節旋外
與其他鵝足肌共同作用,能保證膝關節的橫向穩定
神經支配
臀上神經(第4第5腰神經,第1骶神經)
髂脛束遠端
圖2:髂脛束遠端
在被檢查者伸膝并稍屈髖的同時,檢查者將左手放在被檢查者下肢的外側面、外踝上方,阻止髖關節外展(使股脛外側間隙開放)。由于髂脛束附著于股脛間隙遠端,故而被繃緊。在近膝部觸診到的腱性結構為髂脛束。男性此腱性結構明顯,自己即可確定。
注:若在上述情況下加以髖關節的內旋,更有利于觸診。
髂脛束:另一種觀察
圖3:髂脛束的另一種觀察
觀察髂脛束的遠側肌腱,它終止于脛骨外側髁
髂脛束的肌腱
圖4:髂脛束的肌腱
被檢查者膝關節屈曲,足置于檢查臺上;囑其輕微伸膝,以便在膝關節外側部顯示出髂脛束(1)或觸及髂脛束。小腿的旋內運動可使髂脛束更明顯,因為此運動使肌腱緊張。也可囑被檢查者完全伸直膝關節,以便更好地感覺此結構。
股部的髂脛束
圖5:股部的髂脛束
觸診方法和步驟同圖2,重要的是必須牢記髂脛束位于大腿外側面,在股外側肌表面下行。
注:檢查者用左手對被檢查者小腿施以阻力,有利于確定該結構。
闊筋膜張肌
圖6:闊筋膜張肌
被檢查者髖關節輕微屈曲并旋內,在其外踝上方朝向下肢遠端施加壓力,以抵抗髖關節外展。在此姿勢下,髖關節首先外展和屈曲,然后旋內,囑被檢查者依上述順序反復運動,可以更好地定位闊筋膜張肌的肌腹。此肌腹在臀中肌前方,髂前上棘和大轉子前緣之間。
注:不要忘記股外側肌的后部和近側端附著于粗線的外側,即圖6的觸診部位。
起止點
闊筋膜張肌近端附著于髂前上棘的外側面和髂嵴外側唇的前端。
遠端闊筋膜張肌肌腹與髂脛束前緣的1/4相接,經髂脛束向下止于脛骨外側踝的踝下結節。
注:闊筋膜張肌上部的后緣寬闊,附著于粗線外側區,此處易被觸及。
髂脛束整體觀
圖7:髂脛束的整體觀
檢查者的左手顯示闊筋膜張肌,右手置于髂脛束的肌腱。
掃碼進入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