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腦梗前兆:腦梗塞首發或復發前往往有些預兆,發現預兆后及時進行預防或治療,與發作后的治療效果大不一樣。如果能在三小時之內覺察到中風患者前兆,并立即送醫院治療,他就可將中風的后果完全扭轉過來。因此,了解一些腦梗塞前有哪些預兆的知識,對腦梗塞易患者、患者及家屬均很有必要。
一、自我檢測腦梗的前兆
第一種方法:雙手平舉,手心向上,手指打開,閉上眼睛,數十秒鐘睜開眼睛,觀看手臂,若兩支手都沒有下落,說明沒有問題;反之一邊支手指彎曲一邊往下落,就得注意,很有可能是腦梗前兆;
第二種方法: 雙手向前平舉,像抓住球般左右一起轉動,就算變快也不能亂掉,非常順暢的話,表示沒有問題,至于兩手動作不一樣,就得注意,很有可能是腦梗前兆;
第三種方法:請幫手站在前面平舉手臂,豎起一根手指,用自己食指反復觸碰對方手指跟自己的鼻子,就算變快也能碰到的話,表示沒有問題,反之無法順利碰到對方手指就必須注意用,很有可能是腦梗前兆。
腦神經外科醫師說,如果他能在三小時之內接觸到中風患者,他就可以將中風的后果完全扭轉過來。
訣竅就是辨識診斷出中風的問題,并讓病患在三小時之內接受醫療,而這是很難的。
辨識中風四癥候: STR +舌頭: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伸伸舌頭,就可以辨識中風:
S : (smile): 要求患者笑一下
T : (talk):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句子(要有條理,有連貫性),如今天天氣晴朗。
R : (raise) :要求 患者舉起雙手
T : 舌頭(tongue):要求患者伸出舌頭,如舌頭彎曲或偏向一邊,就是中風征兆.
上面四個動作,患者如果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就要立刻打999 或120并且把癥狀描述給接線者聽。有時候中風的癥兆很難辨認,不幸的是,缺乏警覺就會帶來災難。身邊的人辨認不出中風的征兆,中風患者就會嚴重腦傷。
三、小中風的三個典型表現
以上三種情況只要出現一種,且只要出現過一次:就說明很可能是小中風所致,不可大意。此外,眩暈、看東西重影等也是小中風的常見表現,但由于特異性不高,可作為輔助辨別標準之一。凡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礎病,以及吸煙者等,都應有意識地關注不良征兆。如果出現小中風的表現(尤其是出現言語不清等癥狀超過10分鐘者),都應該立即去醫院檢查。
出現下述情況,不能掉以輕心:
五、中風早發信號
腦梗前兆:腦梗塞首發或復發前往往有些預兆,發現預兆后及時進行預防或治療,與發作后的治療效果大不一樣。因此,了解一些腦梗塞前有哪些預兆的知識,對腦梗塞易患者、患者及家屬來說均很有必要。較常見的幾種預兆是:
1.一時性黑蒙:在眼前突然出現,數秒后能恢復,不伴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和肢體癱瘓。這是顱內血流量減少或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引起的。因為,眼動脈是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枝,對頸動脈硬化、狹窄、缺血最敏感,所以黑蒙可以看作是腦梗塞的最早警報信號。
2.暫性視力障礙:陣發性發作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多在一小時內自行恢復。這是視網膜中心動脈或分枝動脈因腦血流量減少引起閉塞所致,但尚未出現腦神經征象,可視為較早期腦梗塞預報信號。
3.頻打呵欠:這是腦動脈硬化逐步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日甚所致。據統計,在腦梗塞發作前5—10天內,頻頻打呵欠者,可達80%。所以千萬別忽略這一信號。
4.頸手麻癥:多發生頭轉向一側刮胡子時,突感手指無力,剃刀落地,有的說話不清,1—2分鐘后恢復。這是因為轉頭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的結果。這一現象,足以告誡人們,腦梗塞可隨時發生。
5.暫性腦缺血發作:即出現一過性偏癱或單癱,可能伴有失語,但持續時間短,多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這表明已經有輕度腦梗塞。可把它當作是進展性或完全性腦梗塞先兆。
凡發現有上述征兆之一者,須及早到醫院檢查,包括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腦CT檢查、核磁共振或頸部彩超等。檢查結果即使沒發現病變改變,也應在醫生指導下采取預防性藥物治療措施。
1.豆粒:將大豆30粒、2厘米大小的豆腐若干塊,置于小碟內,用筷子交替夾豆粒和豆腐塊,放到另一碟子里,反復5次。若需時30秒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
2.前行:在地板上畫一條5-10米長的直線,左右腳交替踩在上面向前走。不能準確踩線,或者身體搖晃者,說明小腦或腦干可能有異常。
3. 畫螺旋線:在紙上以5毫米間隔畫螺旋線4圈,然后用另一顏色的筆在5毫米間隔中間加畫一條線,要求10秒鐘內完成。如果添畫上去的線有兩處以上與螺旋線碰到一起,就有可能存在隱性腦梗塞。
4.畫鐘:用此法診斷早期老年人腦部異常,敏感性在80%~90%。用一支筆、一張紙,在白紙上畫出一個鐘,標出指定的時間,例如9時15分,要求在10分鐘內完成。國際上采用4分法來對測試情況計分:能畫出封閉的圓,計1分;將數字在表盤上準確地標出,計1分;標出表盤上全部的12個數字,計1分;將指針畫出正確位置,計1分。如果老人能得4分,說明大腦健康,否則家人就要注意帶老人進一步檢查了。對于已經確診患有腦梗塞的老人。可以通過這些測試來檢測病情的變化。
冬季是腦中風高發季節,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出現半身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清等異常情況要趕緊就醫。專家提醒:腦梗塞發病癥狀復雜多樣,尤其是腔隙性腦梗塞,前期癥狀比較輕微,很容易蒙混過關。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明察,即使只是出現愛咬舌頭這樣的“小情況”,也要勤往醫院跑。
腔隙性腦梗塞:是一種發病率高,又比較特殊的腦梗塞,多發生在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其患者數量占腦梗塞患者總數的近70%。
由于腔隙性腦梗塞患者發病之初只是出現愛咬舌頭、精細動作差等一些不易被人察覺的輕微癥狀,十分隱蔽,這些異常表現常常因為病人和家屬的重視不足,使病人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加重,進而出現一側肢體活動不利、語言不暢、口眼歪斜等典型癥狀,而此時治療起來就比較棘手,大多會留下后遺癥。
臨床發現:約有75%患者僅有輕微的癥狀,其異常表現,除上述所說,主要還有: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做事丟三落四、失眠、情緒起伏不定、智力減退、手腳麻木、頸項強硬、短暫意識喪失等等。因此,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哪怕是出現輕微的異常表現,也不能大意,防患于未然。
1.首先要消除不良危險因素的影響:積極治療引起腦血管病的各種因素,高血壓者注意有效控制血壓。
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要保證充足睡眠,糾正不良的煙、酒嗜好。
3.注意飲食調節:注意營養素的合理搭配,控制體重。多吃含纖維素及維生素高的飲食,減少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不暴飲暴食;減少食鹽攝入量;多吃蔬菜、水果;飯后不要立即進行劇烈運動。
4.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是預防腦血管病發生的重要因素。
5. 定期進行腦血管病的檢查:定期檢查身體,盡早發現腦血管病發生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6.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焦慮。
7.對于已患腦梗的病人,一定要做好醫療護理工作:飲食上,要給予低膽固醇、低脂肪飲食;對血壓稍高者不要隨意使用降壓藥,以免誘發缺血性腦血管病,要堅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活血化瘀,芳香開竅治療中藥,如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對血栓本身進行有利防治。
2011年10月29日,由衛生部主辦的“關注卒中:健康中國行”系列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正式啟動。會議主題為“關注卒中,立即行動!”旨在呼吁全社會重視卒中防控,積極推進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作。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以及心血管領域相關專家參加活動。
啟動儀式上,王隴德院士宣讀了《中國卒中宣言》,面向全社會發出倡議,為了生命健康,為了千家萬戶遠離危險和憂患,向卒中宣戰!王隴德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王擁軍教授、解放軍總院李小鷹教授還做了現場講座,并推薦了預防腦卒中的四駕馬車:
1.管好嘴:注意飲食控制;
3.開懷笑:保持良好的心情;
分享朋友發來的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