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和謹慎似乎對立,其實作為成功的因素。它們又彼此統(tǒng)一。成功需要謹慎,但也需要冒險。謹慎固然可取,但要依時依地而行。在行動準備階段,比如調(diào)查研究情況,制定初步方案,對比優(yōu)選方案,要力求謹慎。但最后的決斷和執(zhí)行又要敢于冒險。因為決策者所面對的有一大批變化著的未知因素,同時主客觀條件也只能是相對成熟而已。決策者不能無限期地等待。當成功的可能一旦閃現(xiàn),就應該果斷行動。謹慎不等于萬無一失,不等于因常襲故,不等于保守等待。
官渡大戰(zhàn)前夜,形勢對曹操十分不利。袁紹消滅了困守在易京的公孫瓚,占有幽、冀、青、并四個州的廣大地盤,軍隊達到幾十萬,成了北方勢力最大的割據(jù)集團。正如《后漢書·袁紹傳》記載:“合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擁百萬之眾”,被稱為“一時之杰”。處于明顯劣勢的曹操,心有猶豫,難以決策,完全合情合理。聽了郭嘉分析后,曹操下定決心,在袁紹十倍于己的兵力面前,毅然應戰(zhàn),終獲勝利。這說明曹操善于處理謹慎和冒險的關系。
經(jīng)營的決策與此一脈相通。一旦看準,就大膽行動,是許多成功企業(yè)家的經(jīng)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