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名、名勝
“經緯度線”劃分的提出和使用
“經緯度線”是由經度和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經緯度線是怎么產生?又是如何測定的呢?
早在公元前344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隨軍地理學家第凱爾庫斯在繪制“世界地圖”時發現,沿著亞歷山大由西向東的東征路線,無論季節變換、日照長短,都很相仿。相當于在地球上劃了一條緯度線,這條線從直布羅陀海峽起,沿著托魯斯和喜馬拉雅山脈,一直到太平洋。
后來在以亞歷山大命名的那座埃及城市里,多年擔任圖書館館長的埃拉托斯特尼計算出地球的圓周是46350千米,畫了一張有7條經度線和6條緯度線的世界地圖。
到了公元120年,在同一座圖書館里克羅狄斯·托勒密綜合前人經驗,提出在地圖上繪制經緯線網的概念。并繪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圖”。但經過反復核對,15世紀初的航海家亨利卻發現這幅地圖并不實用。
測定經緯度的失準,關鍵是沒有“標準鐘”。18世紀隨著機械工藝的進步,英國的鐘表匠哈里森,用42年的時間,連續制造了精確、完美的記時器,經度測定的誤差只有1/3英里。緊接著,法國制鐘匠皮埃爾·勒·魯瓦設計制造的一種海上計時器也投入了使用。
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亞洲: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全稱亞細亞洲,其含義是“日出”。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瀕北冰洋。
歐洲:歐洲的全稱是歐羅巴洲,英文為Europe。它是由腓尼基文演變而來的,這個詞原意是“西方”。在希臘神話中,歐羅巴是專管農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間五谷豐登、人畜兩旺。在畫像中,人們總是把她畫成坐在公牛背上。因為,公牛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耕畜。人們出于對女神的敬意,就把歐羅巴作為大洲的名字。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與亞洲大陸相毗連。
美洲:又叫阿美利加洲,相傳是克里斯朵夫·哥倫布發現的。但是他沒有料想到他發現了新大陸,他認為自己發現的是印度航路。后來一個意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維斯普奇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寫出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從1507年起,制圖家們便在自己的地圖上以“阿美利哥大陸”的通稱,稱呼哥倫布發現的這塊土地。再后來,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稱詞尾形式,“阿美利哥”又改成“阿美利加”。起初。這一名字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麥卡托的地圖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一部分了。
非洲:非洲的全稱是阿非利加洲,其英文名為Africa。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在非洲的疆域擴大到從直布羅陀海峽到埃及的整個東北部的廣大地區,人們把居住在這里的羅馬人或是本地人統統叫阿非利于(Africain),意即阿非利加人。這片地方也被叫做阿非利加,以后又泛指非洲大陸。
大洋洲: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總面積897萬平方千米。它由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南北二島、新幾內亞島以及太平洋中的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等三大群島,共1萬多個島嶼組成。大洋洲位于亞洲與南極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上。具有重要的國際交通和戰略地位。
南極洲:即南極的大陸。
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于1519年9月20日率領西班牙探險隊從西班牙故都塞維爾起航,一年多以后。來到南美洲的南端。在沿南美海岸航行中,船隊頂著驚濤駭浪駛進一個海峽。到達后來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的西端時,船隊只剩下了3條船。經過38天的艱苦奮斗,終于戰勝了狂風巨浪和險礁暗灘,穿過了海峽。這時一片茫茫無際的大洋又呈現在他們眼前。又經過了3個月的航行,從南美越過關島,來到菲律賓群島。在航行中再也沒有遇到過一次風浪,海洋十分平靜。船員們高興地說:“這真是一個太平之洋呀!”。從此,人們把美洲、亞洲和大洋洲之間的這片大洋稱為“太平洋”。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一詞的英文名為Atlamic,它的譯名最早見于明朝記載。利瑪竇來中國在晉謁明神宗時,自稱是“大西洋人”,他把印度洋海域稱之為“小西洋”,把歐洲以西的海域稱之為“大西洋”。隨著明末人們對歐洲地理知識的增多,于是把“印度洋”改稱為“小西洋”,而把歐洲以西的海域稱“大西洋”。一直沿用至今。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IndianOcean)的名稱來源于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的印度,因它位于印度之南。故名。早在公元2世紀希臘地理學家和制圖學家繪制的《地理》和《世界地圖》上,就把這個洋稱為印度洋。
北冰洋:英文名為ArdieOcean,北冰洋一詞源于希臘語,意思是正對著大熊星座的海洋。1845年,倫敦地理學會把歐、亞、美大陸環抱的這個洋,正式命名為北冰洋。
世界地理之最
(一)山川湖海
世界面積最大的洲: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
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平均海拔2350米)。
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歐洲(平均海拔約300米)。
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積約17968億平方千米)。
世界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243萬平方千米)。
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300萬平方千米)。
世界最大的島:格陵蘭島(217萬平方千米)。
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479萬多平方千米)。
世界最大的內海:地中海(250萬平方千米)。
世界最長的海峽:莫桑比克海峽。
世界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2米)。
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37萬多平方千米)。
世界最高的山峰: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
世界最低點:約旦死海的水面(地中海面-392米)。
世界最大高差:陸地最高點與最低點之差9240米。
世界上最大的海灣:印度孟加拉灣(217萬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337萬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8萬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777萬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6671千米)。
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伏爾加河(3690千米)。
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1801千米)。
世界上最寬瀑布:伊瓜蘇瀑布(汛期寬達4000米)。
世界上最高瀑布:安赫爾瀑布(高979米)。
世界上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面積11萬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淺的海:亞速海(最深14米)。
世界上透明度最大的海:馬尾藻海(透明度可達72米)。
世界上最年輕的海:紅海(4000萬年歷史)。
世界上島嶼最多的海:愛琴海(地中海)。
世界上沿岸國最多的海:加勒比海(沿岸有20多個國家)。
世界上最大的陸問海:加勒比海(面積275萬平方千米)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最多的群島:西印度群島。
世界上分屬兩國的最大島嶼:新幾內亞島(屬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
世界上惟一分屬三國的島嶼:加里曼丹島(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文萊)。
世界上最重要的洲際海峽:馬六甲海峽(亞、非、歐海上航運要沖)。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總面積21萬平方千米)。
世界上高峰最多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8000米以上的高峰10座,7000米以上高峰50多座)。
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6959米)。
世界上噴發次數最多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公元前1500年至今約有130~210次噴發)。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阿蘇山火山口(周長。100多千米)。
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峽谷:科羅:立多大峽谷(長350千米)。
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深5382米)。
世界上最長的洞穴:猛犸洞(總長240千米)。
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9個國家)。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平均37千克/立方米)。
世界上貨運量最大的國際通航運河:蘇伊士運河。
世界上最大的湖中之湖:馬尼圖林湖(位于休倫湖中,面積100平方千米)。
世界上分屬國家最多的湖泊:里海(分屬5國)。
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湖分布區:青藏高原(湖泊總面積37549平方千米)。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82400平方千米)。
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澎(蘇必利爾、密執安、休倫、伊利、安大略,總面積約24.5萬平方千米)。
世界最深的湖:貝加爾湖(162.0米)。
世界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千米)。
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9000千米)。
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600萬平方千米)。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萬平方千米)。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世界最長的裂谷帶:東非裂谷帶(長6000千米)。
(二)氣候
世界上氣溫年差最大的地區:俄羅斯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冬季最低氣溫曾達-70℃和-71℃,氣溫年差達107.7℃)。
世界上氣溫年差最小的地區:厄瓜多爾的基多(氣溫年差只有0.6℃)。
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伊拉克的巴士拉(1991年7月8日極端最高氣溫達58.8℃)。
世界上最大的風浪區:好望角(6~7米高的海浪每年達110天之多)。
世界上下雨最多的地方:印度的乞拉朋齊(每年總雨量達12700豪米)。
世界上刮風最多的地方:南極洲的阿德爾,有世界風庫之稱(年平均風速17~18米/秒)。
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蘇聯在南極的窩斯托克站(攝氏零下89.22度)。
世界上最熱的地方:利比亞的阿勒阿茲茲耶(攝氏58度)。
世界上最陰暗的地方:阿拉斯加的臘特島(每年的日照只有600小時)。
世界上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東撒哈拉(97%的天氣是陽光燦爛)。
世界上變幻最多、最反常的地方:美國蒙大拿州的布朗寧城(1916年在24小時內,從攝氏6.7度下降到零下4889度)。
世界上下雪最多的地方:美國華盛頓州的派拉戴斯(年下雪量為102英尺)。
世界島國知多少
在目前,世界上有42個獨立的島國。
亞洲島國有:日本、新加坡、巴林、塞浦路斯、印度尼西亞、馬爾代夫、菲律賓、東帝汶、斯里蘭卡、文萊;
非洲島國有:佛得角共和國、科摩羅、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舍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拉丁美洲島國有:巴哈馬聯邦、巴巴多斯、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國、格林納達、海地、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米尼加聯邦、圣盧西亞、圣文特森和格林納丁斯、安提瓜和巴布達;
歐洲島國有:冰島、愛爾蘭、馬耳他、英國:
大洋洲島國及太平洋島嶼有:斐濟、瑙魯、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湯加、西薩摩亞、所羅門群島、圖瓦盧、基里巴斯、瓦努阿圖。
世界十大高峰
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東經86.9°,北緯27.9°。海拔8844.43米。
第二高峰:喬戈里峰。位于喀喇昆侖山脈的中巴邊境上,東經76.5°,北緯35.9°。海拔高度是8611米。
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和錫金的邊界線上,東經88.1°,北緯27.4°。海拔8586米。
第四高峰:洛子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中尼邊界線上,東經86.9。,北緯27.9°。海拔8516米。
第五高峰:馬卡魯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尼邊界線上。東經87.1°,北緯27.9°。海拔8463米。
第六高峰:卓奧友峰。位于喜馬拉雅山中部中尼邊界線上,東經86.6°,北緯28°。海拔8201米。
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東經83.3°,北緯28.43°。海拔8172米。
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東經84.3°。北緯28.3°。海拔8156米。
第九高峰:南迦帕爾巴特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基斯坦境內,東經74.3°,北緯35.1°。海拔8125米。
第十高峰:安納普爾納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東經83.4°,北緯28.3°。海拔8091米。
世界七大自然界奇觀
美國人洛厄爾·托馬斯漫游世界時,發現了許多令人興奮和神往的奇景,經過反復挑選,他提出了“世界七大自然界奇觀”。
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非洲維多利亞大瀑布、阿拉斯加冰河灣、美國肯塔基州地下洞穴猛瑪洞、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最深的湖貝加爾湖(現俄羅斯境內)、美國黃石公園。
世界長城有哪些
除了中國的萬里長城外,世界上著名的長城還有:
朝鮮長城——1033~1044年修筑從朝鮮西北部的鴨綠江下游起,沿著崇山峻嶺伸展到東海的東朝鮮灣海濱,長370多千米的城墻,被稱為朝鮮的千里長城。
印度長城——500多年前印度人民為了抵御外來侵略,修建了一條全長70千米的長城,建有烽火臺32座,是國外至今保存最完好的長城。
澳大利亞長城——建于20世紀60年代,位于昆士蘭州,長達5531千米,高1.8米。是目前國外最長的長城。
英國長城——公元117~138年古羅馬皇帝哈德良在英國的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沿著分界線上修建的一條土墻,稱為英國的哈德良長城。它自東海岸至西海岸,全長73英里。
德國長城——公元1世紀時,古羅馬人在萊茵河和多瑙河之間修建了一座防御墻,此后不斷擴建加長,總長達584千米,是國外最早的長城,但比中國的長城仍要晚4個世紀。
世界著名的海
白令海——太平洋最北部海域,介于亞洲與北美洲之間,面積230.4萬平方千米。
鄂霍次克海——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位于千島群島和亞洲大陸之間,面積159萬平方千米。
日本海——太平洋邊緣海。位于亞洲大陸東面,面積約106萬平方千米。
珊瑚海——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總面積479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多珊瑚礁島。
瀨戶內海——日本本州、四國、九州間的內海,面積9500平方千米。
波羅的海——屬大西洋海域、歐洲北部的內海。面積42.2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含鹽度最低的淡水海,海水鹽度6‰~15‰。
北海——大西洋北部邊緣海,面積5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交通最繁忙的海域和世界著名漁場之一。
黑海——屬大西洋海域,是歐洲東南部和小亞細亞之間的內海,面積44萬平方千米。海洋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均較貧乏。
地中海——屬大西洋海域,介于亞、歐、非三洲之間,面積251萬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陸間海。
加勒比海——屬大西洋海域,介于南美大陸、中美地峽和大、小安的列斯群島之間,面積275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為2491米,為世界上深度最大的陸間海。
紅海——印度洋西北狹長海域,介于亞洲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北部之間,面積45萬平方千米。局部海域因紅色海藻生長繁茂而呈紅棕色,是世界上最熱和含鹽度最高的海域。
亞洲地理之最
最大的洲——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積5000多萬平方千米)。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