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陳述
患者女性,27歲,妊娠8周,發現甲功異常1周。患者1周前發現懷孕,于當地婦幼保健所行甲狀腺功能檢查,示促甲狀腺激素(TSH)升高,至我院門診復查。患者既往健康,其姐曾被確診“甲亢”。
檢查結果
體格檢查
顏面及下肢無浮腫,雙眼球無突出,雙側甲狀腺I°大,質偏韌,無觸痛,未觸及結節,心率72次/分, 體重53 kg。
實驗室檢查
血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 3.9 pmol/L(參考范圍2.3~3 pmol/L),游離四碘甲狀腺原氨酸(FT4) 16.6 pmol/L(10.3~24 pmol/L),TSH 7.43 mIU/L(0.3~4.8 mIU/L),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 382 IU/ml (<50 IU/ml),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 246 IU/ml(<40 IU/ml),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 10.11 IU/ml(0-30 IU/ml)。
診斷與治療
診斷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亞臨床甲減期);妊娠8周。
治療經過
①適碘飲食;
②左甲狀腺素鈉 (L-T4,50μg qd)服3天,如無不適,加量至75μg qd;
③4周后門診復查甲功和抗體。
隨訪
復查結果:孕12周時血FT3 4.5 pmol/L,FT4 18.1 pmol/L,TSH 1.61 mIU/L;孕16周和20周時血TSH分別為1.47 mIU/L和2.09 mIU/L。
患者堅持口服L-T4 75 μg qd。
知識回顧與討論
1、妊娠期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危害?
研究發現,甲減可顯著影響母體和胎兒產科并發癥的發生,增加妊高癥、自然流產、早產、圍產期死亡及低體重兒等風險。盡管對于亞臨床甲減,上述風險是否增加尚無一致結論,但已有研究發現其可增加胚胎期流產、胎兒窘迫、早產及胎盤早剝的發生率。
此外,甲狀腺激素對胎兒腦發育的整個過程均有重要影響。在孕早期,胎兒所需的甲狀腺激素全部由母體提供,到了孕中期,胎兒甲狀腺逐漸發育成熟,但甲狀腺激素仍大部分由母體提供,而孕晚期甲狀腺激素則主要靠自身合成,母體提供僅占10%。
妊娠期甲減已被公認可引起后代神經智力損害,目前許多研究也顯示,母體亞臨床甲減可使后代的智力和運動評分降低。2010年,在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志》上發表的鹿特丹后代研究進一步顯示,低T4血癥母親的后代,其語言表達延遲風險增加。
妊娠期臨床甲亢對母親及胎兒亦可產生顯著不良影響,先兆子癇、心力衰竭、甲狀腺危象、流產、胎盤早剝及早產、死產及先天畸形等風險增加。此外,Graves病(GD)女性的后代有1%-2%發生新生兒甲亢。目前尚未發現妊娠期亞臨床甲亢與妊娠和胎兒的不良結局相關,且亦無證據顯示ATD治療可改善妊娠結局。
在妊娠期,人體最顯著的變化是雌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TBG)合成及糖基化增加而代謝清除率下降,血清TBG水平顯著升高,進而引起血清總甲狀腺素(TT4)水平增加,達到非妊娠基值的1.5倍。上述變化從妊娠6-10周開始,持續妊娠全過程。
妊娠期HCG 濃度的增加主要發生于妊娠早期(1-3個月,T1期)。HCG與TSH結構相似,可作用于TSH受體,刺激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從而抑制垂體TSH分泌,導致在妊娠8-14周時血清TSH水平降低。
因此,妊娠女性血T4和TSH水平存在生理性改變,應建立妊娠期特異性正常參考范圍。目前,美國內分泌學會及中國甲狀腺診治指南建議,以2.5 mIU/L作為妊娠早期TSH正常范圍上限(較非妊娠人群低30%~ 50%)。
作出妊娠期甲功異常的正確診斷,應采用妊娠期特異性甲功指標參考范圍,或以普通人群參考范圍結合妊娠期甲功生理變化規律進行分析,或參考指南推薦標準。
妊娠時母體的變化可通過胎盤影響胎兒。妊娠時胎盤Ⅱ型、Ⅲ型脫碘酶活性增加,前者可使T4轉化成T3,而后者可使T4轉化成無生物活性的反T3,此二者含量的變化參與保持胎兒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動態平衡。另外,妊娠時母體碘、T4、TPOAb、TRAb及抗甲狀腺藥物(ATD)等均可通過胎盤,進而影響胎兒的甲狀腺或腦發育。
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原料。妊娠期母體總T4及腎臟碘清除率增加,且妊娠20周后胎兒合成甲狀腺激素增多,均導致母體碘需求量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妊娠女性每日攝入碘250 μg。
2、妊娠期甲減的治療?
目前,國際指南委員會建議,對于妊娠期臨床甲減患者必須予以治療。
妊娠期甲減的主要病因為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低T4血癥則常與碘缺乏相關。對于妊娠期新診斷的患者,應首選L-T4治療并盡快將TSH調至正常范圍。L-T4劑量可從25~50 μg開始,若無心悸等癥狀,每1-3天增加25 μg直至所需劑量。L-T4應與鐵劑、鈣劑、含鐵復合維生素制劑和豆漿分開服用。妊娠期甲減患者的完全替代劑量應為2.0-2.4 μg/(d·kg)。妊娠后頭5個月內須每4-6周隨訪一次, 在甲功控制穩定后,可每隔6-8周復查一次。妊娠期L-T4劑量的調整應基于妊娠各期TSH和T4正常值,維持二者在妊娠期特異性血清參考范圍內,或根據指南,使患者血清TSH水平在妊娠早期≤2.5 mIU/L,在妊娠中期和晚期≤3.0 mIU/L。
對于妊娠前確診甲減并已接受L-T4治療者,建議先調整L-T4劑量,使TSH<2.5 mIU/L或低于妊娠早期特異性的TSH參考范圍上限再妊娠。若已確認妊娠,應檢查血TSH水平并調整L-T4劑量使TSH達標,并于分娩后立即將甲狀腺素調至孕前劑量。
對于妊娠期亞臨床甲減患者,國際指南委員會推薦進行L-T4干預治療,具體干預劑量和方法尚無統一方案,但治療目標同臨床甲減。
對于低T4血癥是否進行治療,國際指南委員會尚無定論。最新研究顯示補碘治療有效,于孕4-6周開始最好,若延遲至12周后,則增加后代神經發育延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