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女性,無明顯誘因出現口干、多飲、多尿,尿量增多。以夜尿增多明顯,10余次/晚,伴咽干、鼻干、納差及體重下降等癥狀。經醫生檢查,發現并不是糖尿病所致。那到底是因何導致的呢?
病例介紹
主訴 口干、多飲、多尿1個月余。
現病史 患者緣于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口干、多飲、多尿,每日飲水量5 000~6 000ml,喜飲冷水,尿量增多,但具體尿量不詳。以夜尿增多明顯,10余次/晚,伴咽干,無眼干、鼻干等,伴納差、畏寒、便秘及體重下降,1個月內體重下降約5kg。曾于其他醫院查尿滲透壓188mOsm/(kg ·H2O),血滲透壓266mOsm/(kg ·H2O)。門診查隨機尿比重1.002,禁水8小時后尿比重均為1.005,紅細胞沉降率87mm/h,免疫球蛋白IgG 20﹒0g/L,補體C40﹒132g/L,禁水8小時后血鈉152.3mmol/L,為求系統診治,由門診收入院。
既往史 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史,無肝炎、結核等傳染病史,無手術、外傷及輸血史。預防接種史不詳,系統回顧無特殊。
家族史 無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家族史,無其他遺傳病及傳染病史,家族中無類似患者。
個人史 生于原籍,久居當地,未到過疫區及牧區。無煙、酒嗜好。
既往用藥史 入院前未用藥物治療。
過敏史 無食物及藥物過敏史。
【體格檢查】
一般狀況 女性,62歲,身高162c m,體重47kg,發育正常,營養不良。神志清楚,自主體位,查體合作。
生命體征 T 36﹒9℃,P 88次/分,R 22次/分,BP 135/80mmHg。
皮膚 全身皮膚干燥,皮膚黏膜無黃染、出血點、皮疹。全身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
五官 頭顱無畸形,眼瞼無水腫,結膜無蒼白,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正大等圓,對光反射存在。耳鼻無異常,口唇無蒼白及發紺,伸舌居中。咽無充血,扁桃體無腫大。
頸部 頸軟,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無頸靜脈怒張,未觸及腫大淋巴結。
胸部 胸廓對稱,無皮下氣腫,胸骨無壓痛,雙側呼吸動度對稱,語顫正常,叩診清音,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
心臟 心前區無隆起,未觸及震顫,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心律齊,各瓣膜區未聞及雜音。
腹部 腹平坦,無腹壁靜脈曲張。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肋下未及。無異常包塊。叩診鼓音,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存在。
四肢 脊柱、四肢無畸形,肌張力正常。雙下肢輕度指凹性水腫,右下肢為著,雙側足背動脈搏動可。
神經系統 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陰性。腦膜刺激征陰性。
輔助檢查
1﹒外院尿滲透壓188mOsm/kg·H2O,血滲透壓266mOsm/kg ·H2O。
2﹒門診查隨機尿比重1.002,禁水8小時后尿比重1.005。
3﹒紅細胞沉降率87mm/h,免疫球蛋白IgG 20﹒0g/L,補體C40﹒132g/L。
4﹒禁水8小時后血鈉152.3mmol/L,空腹血糖5.76mmol/L。
入院診斷 尿崩癥。
診療經過 入院后根據:口干、多尿、多飲伴體重下降;尿比重低于正常,尿滲透壓明顯下降【188 mOsm/(kg ·H2O)】,低于血滲透壓【266mOsm/(kg ·H2O)】,禁水8小時后血鈉152.3mmol/L,尿比重仍明顯低于正常(1.005),多次測尿比重波動于1.000~1.002之間;入院后12小時尿量5 850ml,初步診斷為尿崩癥。為了明確診斷及了解病因,需要進一步行禁水加壓試驗。患者為老年婦女,有口干、多尿、多飲、體重下降等癥狀,雖空腹血糖5.76mmol/L,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但我國老年人血糖升高的特點是餐后血糖升高更明顯,所以應進一步查餐后或隨機血糖,以除外糖尿病。入院后多次監測餐后血糖均在正常范圍,排除了糖尿病的診斷;門診查:IgG 20g/L,C40﹒132g/L,血沉87mm/h,患者無鼻干、眼干且口腔科唾液流量檢查正常,不支持干燥綜合征診斷。禁水加壓試驗結果如下:
注:禁水6小時后給予神經垂體素5U皮下注射。
患者禁水后尿量無明顯減少,體重明顯降低>3%,尿比重≤1.002,血滲透壓>300mOsm/(kg ·H2O),尿滲透壓明顯低于血滲透壓。注射神經垂體素后,尿滲透壓成倍升高,尿比重增高,尿量明顯減少。綜合分析患者中樞性尿崩診斷明確,且為完全性中樞性尿崩癥尿崩,給予醋酸去氨加壓素替代治療,1次50μg,1日3次。查垂體MRI及垂體激素以明確病因。甲狀腺功能:TSH 3﹒5μI U/ml,FT36﹒71p mol/L,FT412﹒9p mol/L,早8:00皮質醇535nmol/L,ACT H 16﹒6pg/ml,FSH 13﹒0mI U/ml,L H 7﹒04mI U/ml,PRL 212mI U/ml,GH 0﹒662ng/ml,垂體激素均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內,無腺垂體功能減退。垂體MRI:垂體柄、神經垂體結構異常,建議行垂體MRI增強檢查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后行增強垂體增強MRI,提示垂體柄下端增粗,未見明確占位。替代治療后患者口干、多尿、多飲較前明顯緩解,皮膚干燥較前明顯減輕,復查晨起尿滲透壓138.0mOsm/(kg ·H2O),仍明顯低于正常,夜尿量2 250ml,患者為持續低比重尿,夜間尿量大于日間尿量,為腎小管受損、腎臟濃縮功能不良的表現。進一步做泌尿系超聲:雙腎、膀胱未見占位性病變,膀胱殘余尿28ml,尿沉渣正常。增加醋酸去氨加壓素至100μg,夜尿量減至800ml,夜尿量明顯減少,患者開始治療效果不好考慮主要為去氨加壓素劑量不足所致,將醋酸加壓素調整為早50μg、晚100μg。住院期間請神經外科會診,神經外科無特殊處理,建議繼續目前治療并需定期復查頭顱MRI。患者替代治療后癥狀改善明顯,住院16天后出院。
出院診斷 中樞性完全性尿崩癥。
病例特點與診斷要點
1﹒病史 口干、多尿、多飲伴體重下降1個月余,飲水量5 000~6 000ml/d,尿量明顯增加,無鼻干、眼干。
2﹒禁水加壓試驗提示中樞性完全性尿崩癥。
3﹒空腹血糖5.76 mmol/L,餐后血糖在7.8mmol/L以下。
4﹒垂體MRI示垂體柄、神經垂體結構異常,建議行垂體MRI增強檢查。頭顱增強MRI示垂體柄下端增粗,未見明確占位。
用藥分析與藥學監護
1﹒ADH替代治療
診斷明確后,即給予醋酸去氨加壓素替代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多飲、煩渴癥狀的改善以及尿量的減少確定治療效果,調整藥物劑量。給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開始時給予1次50μg,1日3次,患者癥狀有減輕,但夜尿量仍明顯高于正常,而且尿滲透壓仍然很低,所以逐漸增加醋酸去氨加壓素的劑量,最終將劑量增加至1次100μg,1日3次,患者尿量控制在3000ml/d以下,癥狀緩解。
去氨加壓素用藥后可能出現短暫的頭痛,可見惡心、胃痛、鼻出血、水潴留及低鈉血癥,習慣性或精神性煩渴癥、心功能不全或其他疾患需服用利尿劑者禁用。
2﹒出院教育
囑患者規律用藥,觀察飲水量和尿量變化,定期復查電解質和尿比重、滲透壓。垂體MRI示垂體柄下端增粗,定期復診了解有無動態變化。
問題
1﹒尿崩癥的治療藥物有哪些?
2﹒ADH各種制劑的優缺點有哪些?如何選擇?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