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秋》上刊作品及選評


微刊所有作品默認為
《黃龍府》文學期刊選稿
文責自負





本期主持人:張耀祥


《秋》上刊作品


沈鵬云

秋韻四首

秋云

春去秋來昨到今,流云變幻逝光陰。

世間多少未知數,時雨時晴莫測深。

秋雁

長空雁唳最深情,善助族群留美名。

陣陣秋風如號令,排成人字向南征。

秋菊

金秋九月又花黃,獨傲新寒飄淡香,

霜染東籬添一景,清姿搖曳唱斜陽。

秋蛩

靜謐更長樹影幽,蛩吟冷暖向深秋。

聲聲盡嘆時光短,似語纏綿訴不休。

田成明

一幀風景

一樹金黃一樹紅,凌霜還自媚西風。
蒼松未改真顏色,不在時人眷顧中。

張景芳

山丁子

荒野天生一片林,三秋掛果萬枝沉。

童年不覺山魂澀,點點丁丁甜到心。

王夢瑤

秋園一瞥

尋幽野外菊花叢,一瞥壟間嗟不同。
大豆搖鈴生韻律,南瓜織蔓蕩秋風。
葫蘆努起嘟嘟嘴,李子伸來串串紅。
三畝農疇誰所主,十分得意是村翁。

張國忠

秋訪波羅湖

灰鶴沙鷗掠碧空,空間有葉落西風。

山邊小鹿藏林密,云底游魚隱草蒙。

繁衍生機春夏了,榮枯故事古今同。

平湖一段清涼水,猶戀生靈蘆蕩中。

何少秋

郊游

漫旅平原上,身心享自由。

繁榮收夢里,豐碩綴枝頭。

詩筆匆匆記,伊河緩緩流。

霜風彌五彩,渲染一山秋。

丁渝山

詠秋

揮袖起金風,毫端雁影朦。

朝描雞冠紫,夕點蓼花紅。

執意書天闊,持心繪谷豐。

深情涂一幅,色彩世間同。

崔國靖

少時秋趣

露天電影樂年華,田道穿行望月牙。

村遠心慌無伙伴,蛩鳴一路送回家。

張耀祥

城郊葡萄園

百畝方圓掩綠茵,如珠串串倍精神。

飄香八月心甜透,再釀三秋琥珀新。

韓曉光

沃野豐盈韻滿坡,金秋入夢匯成河。

夕陽捲起林蔭路,想把蟲鳴作酒歌。

陳    琳

秋日漁家

漁家八月景如畫,瀲滟波光醉眼眸。

霞彩織成千片網,船歸滿載一湖秋。

呂 婧

秋夜

窗移桐影弄風柔,涼月穿簾掛玉鉤。

天籟誰吟教不寐,案前久坐愜聽秋。

姜俊瑩

秋緒

誰與青楓醉,山前葉葉秋。

蘆風應有信,萍水復何流。

蝶夢花間老,琴書紙上休。

詩心隨雁遠,墨影入云悠。

姜春山

秋到波羅湖

滿眼斑斕景,平湖映紫霞。

白鷗翔碧落,丹鶴戲青紗。

稻谷翻金浪,荻蘆飛絮花。

閑翁垂冷月,載韻蕩歸槎。

于柏春

楓紅果艷染初霜,田野鋪金稻谷香。

抬眼挽留南去雁,晚行盡可賞秋光。

米金波

故園之秋

每進家門興不休,嫣紅姹紫喜心頭。

庭前彩菊煙霞蔚,屋后丹蘭錦繡收。

李綴疏枝牽客夢,瓜連老蔓系鄉愁。

芳馨欲醉情難舍,拍照頻頻畫卷留。

王連閣

白露秋吟

一場白霧鎖明眸,徹夜蛩鳴入耳收。

遍地新黃拈喜色,經營春夏賺豐秋。

王煥廷

野望

稻谷飄香醉,浮云散碧空。

三秋觀徙雁,四野泣寒蟲。

莫嘆黃花瘦,應憐白發翁。

魂牽西去水,柳岸挽金風。

封麗珍

浣溪沙·秋游

  隱隱青山綠水明,莽原堆玉野云輕。車輪滾滾覓秋聲。    夾道山高林翳茂,沿坡草碧蕊殷盈。啁啾飛鳥往來迎。

鄭士軍

秋天的蟋蟀

撐桿跳醒月寒霜,避冷喬遷土灶旁。

一曲輕彈香入夢,童年醉了夜時光。

王英洲

秋思

草尖蓄露已凝秋,蝶影緋徊幾近愁。

花散殘香蕭瑟景,秋思漸次上枝頭。

秦 淮

感秋

又見花零落,情長似水長。

今宵應有夢,怎奈夢成霜。

常立海

秋信兒

堤前柳下望江流,水冷云疏四野幽。

幾縷西風吹鬢雪,一枚黃葉落肩頭。

許立國

虞美人·逢秋偶感

  花能應季知開謝,人對花兒詫。游絲小徑布多重,未阻蜻蜓逸趣淡香叢。       霜天兔月玲瓏眼,看破千年淺。奈何人事事無休,唱盡一江春色古今愁!

張志田

初秋

不覺西風透骨涼,清晨綠草閃銀光。

長天雁陣橫秋路,又寫詩情向遠方。

陳玉峰

秋日抵鎮賚縣稻田見聞

晴空雁陣扯云長,老漢田間測產忙。

金穗生霜香不減,心花卻比稻花香。

劉安坤

打羊草

常憶村西甸上秋,鋒鐮割草帶云收。

金風拖起長長夢,疊向牛羊圈里頭。

范希文

觀玉米田

秋雨含情點翠微,平疇玉米棒兒肥。

晚霞映照生金彩,日落西山卻忘歸。

于 群

秋思

瑟瑟紅黃未謝枝,荒原秋色漸凋疲。

當年心事風吹散,一縷情絲花不知。

客路迢迢斜照晚,人生碌碌醉吟遲。

泉溪脈脈初涼意,月影娟娟正淡時。

高宏宇

聞好友秋山攬勝有寄

天籟詩心切切融,悠然獨步小橋東。

五花山色人煙外,一鏡霓光錦嶂中。

恨不橫生播云翅,劈空掠起月湖風。

夢回偈語猶盈耳,好景常于險境逢。

馮 剛

山里紅

秋來枝上自生霞,常念春時穿粉紗。

仲夏才過風色去,初心終不慕繁華。

楊廣智

秋色

癡心暖葉醉紅妝,歲晚開懷抱菊香。

悲發荻波寒蕩水,吹風冷草野藏霜。

陳世軍

秋韻

涼侵葦蕩蕭蕭瘦,煙際清波挺寂舟。

橫雁回鳴風乍起,蘆花贈遠一身秋。

許麗欣

秋日返程遇雨有作

車碾西風野徑馳,鄉愁化雨伴歸期。

湖山興嘆凄清畫,楊柳輕搖虬勁姿。

觸目枯榮無寂寞,回腸冷暖盡淋漓。

飄零黃葉情難泯,一抹虹霓正此時。

王蘭臣

賞秋

情醉家山燦燦秋,霜天雁叫看新洲。

高粱漫卷燎原火,白菜輕舒翡翠球。

伊水潺潺騰紫霧,鐘聲緲緲越重樓。

滿園花草蒸芳郁,一岱紅楓引客游。

宋志國

秋步黃昏

云高葦蕩漫河塘,遠樹斑斕稻谷黃。

閑看漁翁微浪里,揮竿一手釣秋陽。

劉占才

感秋(新韻)

昨夜清寒雨未休,蘆花與我兩白頭。

菊尖一點晶瑩露,滴落人間幾度秋。

詹頂峰

感秋

西風暗送一湖秋,不覺蘆花白了頭。

曾是千蛙通夜鼓,而今孤雁也難留。

郭海燕

秋日獨步

千溪小徑染輕霜,打滾西風覆壟香。

自在自由雙宿燕,相親相愛兩鴛鴦。

無邊綠傘隨花瘦,幾盞殘荷伴夢長。

一樹黃昏鋪滿地,縱然冷艷又何妨。

唐曉麗

秋韻

秋到川原韻未枯,蓮蓬藻荇漫平湖。

嫣然最是楓林染,繪進山村水彩圖。

鄒玉民

桂殿秋·秋信

  望夏末,聞秋初,稻菽黍黎籽粒粗,歸來雁隊相思寄,玉露霜飛信一壺。

趙阿麗

初秋(新韻)

云淡風高秋氣爽,南歸雁陣列成行。

輕霜染過山川變,碧野倏然換彩裝。

王自容

念奴嬌·秋日還憶

  儼存還憶,在清源弄影,開元拜謁。劍客觴歌風一曲,興寄半輪霜月。童子分茶,微微持酒,如雁悠揚愜。等閑燈下,忘憂信筆三疊。  談笑昨日星河,些些懷抱,論古情盈篋。莫道遑遑迷客路,還懼淚催離別。遠樹參差,秋花依約,念念何須說!遙知安好,一詞聊敘親切。

劉 杰

踏莎行·秋

  田野黃深,山巒紅透,一池碧水風吹瘦。群芳凋謝覆閑蹊,涼風撲面門窗叩。  一臉輕憂,雙眉微皺。無心粉黛添衣袖。樓空默默與誰言?只身憑眺猶依舊。

劉顯雙

秋思

幾處蟲聲唱晚涼,菊花未謝卻添香。

枝頭滿是相思豆,遙寄云天雁字長。

姜春橋

秋韻

郊野飄香八月天,孩童嬉戲放風鳶。

秋高氣爽祥云繞,景色斑斕滿眼鮮。

蔡婧月

采秋

爬上南山下北坡,烏菱脆果幾筐羅。

秋游興盡歸來晚,背著斜陽過小河。

《秋》作品選評

張景芳

山丁子

荒野天生一片林,三秋掛果萬枝沉。
童年不覺山魂澀,點點丁丁甜到心。

韓曉光賞評:
  凡詩者,貴在自然,難于豐富;明白如話,讀后卻讓人回味無窮,生境外之象,發悠遠之思。張景芳老師這首七絕《山丁子》即是一首自然清新的好詩。
  山丁子是生長在農村荒山野嶺里的一個樹種,成串結果,果小如豆,秋天串串紫紅掛滿枝頭,味先酸甜而后澀,雖不如海棠、桃李般清甜,卻著實可愛一一串串都閃爍著童年的記憶。
  詩的首聯直接把讀者帶到了遠方農村那平凡火紅的一片秋景,耳邊仿佛傳來了童年玩伴的嬉戲聲,眼前不禁浮現出了孩子們嚼著酸澀的山丁子直打寒戰的調皮樣子。
  于是“童年不覺山魂澀”的詩句如溪泉自然流淌出來了。山魂也在瞬間彌漫了整個山村,甚至整個世界。山魂,是童年的夢境、是游子的鄉愁、是大自然的靈魂!詩句轉的巧妙自然。
  結句“點點丁丁甜到心",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家鄉一草一木的無限眷戀和對人生美好時光的不盡向往。細膩生動,形象鮮活,使整首詩言之有物,物外有象,象外生思。讀來確實有一股酸甜滋味讓人滿口流津,思鄉之情由然而生…...


高樹榮

秋居

昨宵寒露入林廬,濕我窗邊活頁書。
漬玷鉛黃愁折舊,風干歲月憶當初。
幾經歧路蓬心曲,一望重山鶴眼舒。
時覽詩疏吟十步,半輪秋月瀉前除。

張景芳點評:
  讀到他這首詩,感到十分愉悅。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起承轉合,都恰到好處,游刃有余。
  首聯“昨宵寒露入林廬,濕我窗邊活頁書”。寫的是昨天晚上,寒露入室,打濕了窗邊翻開的書。寫的不一定是生活中的實事,但是卻是生活中的實情,給人一種真實感。詩人以此開篇,把讀者拉入他設計好的情境之中。
  頷聯“漬玷鉛黃愁折舊,風干歲月憶當初”。好聯!寫的是書頁沾濕變舊了,而歲月雖然風干,卻回憶如初,永遠“保鮮”。多么新奇的思維,多么深愿的寓意呀!
  頸聯“幾經岐路蓬心曲,一望重山鶴眼舒”,這一轉句,轉的錦上添花,用比興手法將詩情推向高潮。回首曾經的人生之路心情象蓬草一樣彎曲,展望未來充滿希望的重巖疊嶂,鶴眼明亮。看山清秀是何等的心曠神怡呀。“鶴眼”,大而圓,黑白分明,岀自白居易“勞作云心鶴眼看”詩句。
  尾聯“時覽詩疏吟十步,半輪秋月瀉前除”,發了那么多感慨到了收口的時候了,收的干凈利索,有情有景。漫覽詩詞以及名家所作的注釋,心情很悠閑,況半輪秋月,光瀉庭除,此情此景多么富有詩意呀!所以我為他這首詩點贊。如果說這首詩尚有不足之處,那就是個別詞句,有點“澀”。我說的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常立海

秋信兒

堤前柳下望江流,水冷云疏四野幽。
幾縷西風吹鬢雪,一枚黃葉落肩頭。
何少秋點評:
  常立海老師自從涉入詩田,經過幾年勤耕苦耘,精打細磨,作品已漸入佳境。以這首絕句為例:起句“堤前柳下望江流”,七個字中不僅包含了“堤”“柳”“江”三個物象,“前””下”兩個方位,還有詩人之“望”與江水之“流”,可謂遣詞琢句之凝煉!承句“水冷云疏四野幽”,有江中之水,天上之云,四周之野,“冷”“疏”“幽”點出了秋的特點。
轉句“幾縷西風吹鬢雪”,轉境及人,由景入情,西風吹動,蒼鬢如雪,不由心生感慨!結句“一枚黃葉落肩頭”表面上看來,似是黃葉落肩,來送秋信,細玩味何嘗不是詩人對人生之感嘆!時入秋而人已老,尚有晚輩的培養責任在肩,尚有聚詩成集的愿望于心……,寓情于景,相融巧妙,相得益彰。點贊!


韓曉光


沃野豐盈韻滿坡,金秋入夢匯成河。
夕陽捲起林蔭路,想把蟲鳴作酒歌。

姜俊瑩賞評:
  詩中的秋是從筆底流淌出來的,像一幅大寫意山水,緩緩鋪開:“沃野豐盈韻滿坡,金秋入夢匯成河”起筆以遠鏡頭視角,將豐盈的秋韻,匯入浩浩如詩的長卷,是視覺所見?抑或詩人所憶所夢?這些猜想,已被“匯成河”強大的視覺沖擊力打斷,如臨其境,如在畫中……此時畫面一轉,夕陽居然悄悄將長卷“捲”起,是要把秋天打包帶走嗎?原來是想以“蟲鳴”佐酒,與秋同醉。讀到此處,不由會心微笑,如同走過一段秋,帶一肩蟲鳴,一袖酒香……


劉 杰

踏莎行·秋

  田野黃深,山巒紅透,一池碧水風吹瘦。群芳凋謝覆閑蹊,涼風撲面門窗叩。  一臉輕憂,雙眉微皺。無心粉黛添衣袖。樓空默默與誰言?只身憑眺猶依舊。

張國忠點評:
  劉杰詩友的《踏莎行·秋》寫盡秋情,值得一讀。上片布景,層次分明。先是縱目遠眺,田野莊稼泛黃,山前楓葉紅透,秋光初顯。繼而拉近鏡頭,但見池水,已無昔日之豐滿。再補足近景,由于群芳凋謝,枝體傾斜覆掩了小路,涼風已經扣打門窗了。這樣層層遞進,便有了林黛玉“哪堪風雨助凄涼”的秋意了。下片繪人,果然是黛玉情懷的女子,面憂眉鎖,無心粉黛,空樓無望,更因秋色而填悲。當今社會,為謀生而長期分離或各種原因而獨居的,其凄苦,詩者作了細微的描述,以情感人且引人深思。
      整首小詞上下片層次分明,上下片開篇的兩個四字句對仗工整巧妙,雖屬“言情”,卻有寓意,可稱佳作。


詹頂峰

感秋

西風暗送一湖秋,不覺蘆花白了頭。
曾是千蛙通夜鼓,而今孤雁也難留。

秦淮點評:
  小詩樸素自然,感情真摯。首句和承句用白描的手法,描寫西風過處,湖面臨秋,蘆花頭白如雪。寫盡'’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蒼涼之感。
  景隨人移,詩由情化。昔日蛙鼓齊鳴,而今卻孤雁不留,轉句和結句通過鮮明的對比,深化了秋的悲涼和無奈。借助景物,抒發詩人對過往時光的不舍,同時也感傷光陰易逝,萬事匆匆。
  '’藝術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積驚人的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這首小詩寥寥數筆,卻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發人深思,耐人吟詠。


姜俊瑩

秋緒

誰與青楓醉,山前葉葉秋。
蘆風應有信,萍水復何流。
蝶夢花間老,琴書紙上休。
詩心隨雁遠,墨影入云悠。

陳玉峰點評:
  俊瑩老師的這首《秋緒》,讀起來凄楚委婉,韻味綿長。首聯的出句設問,對句作答,為讀者描繪的是一幅楓葉飄飄,層林盡染的秋景圖。頷聯在此基礎上繼續勾勒,蘆花隨風散,萍水脈脈流。由此渲染出一縷淡淡的惆悵。這惆悵由何而來?頸聯似乎給出了若隱若現的答案,“蝶夢花間老,琴書紙上休。”,原來是作者年輕時的美好憧憬和對人生的追求與現實產生了強烈的反差。此聯甚好!與“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異曲同工。時光荏苒,歲月悠悠,好在初心不改,詩心常在,于是順理成章地生出尾聯,把詩心寄托于秋日南歸的大雁,同樣表現了一種秋日里無可奈何的惆悵。此聯以景結情,意味深長。   
  全詩以秋景入筆,以秋景結情,中間借景言情,抒發感慨,渾然一體,一脈相承。這是人與自然的對話,這是自然對人的感應。自然意識,宇宙意識乃至生命意識,構筑了中國傳統詩學的基礎,也是我們詩詞創作的不竭源泉。


米金波

故園之秋

每進家門興不休,嫣紅姹紫喜心頭。
庭前彩菊煙霞蔚,屋后丹蘭錦繡收。
李綴疏枝牽客夢,瓜連老蔓系鄉愁。
芳馨欲醉情難舍,拍照頻頻畫卷留。

王洪梅賞評:
      古人意有所寓,發之于詩詞,非徒吟賞風月以自蔽惑也。詩的真諦貴在景真情真,景盡情不盡,語盡意不盡,筆盡味不盡。大米老師這首七律,把讀者引入了一個深邃的感情世界,詩人的身世之苦,不盡的鄉愁,以及對故園的眷戀,通過形象的語言表達的淋漓盡致,感人肺腑。
  首聯“每進家門興不休,嫣紅姹紫喜心頭”。這一“興”字,這一“喜”字,足可以體現出每當走進離別已久的家園的那一刻,心情是多么的喜悅和興奮啊!因為這里的一草一木,融入了太多的汗水太多的酸甜苦辣。
  頷聯“庭前彩菊煙霞蔚,屋后丹蘭錦繡收”,具體寫景,隨著作者視線的引領,房前屋后數不勝收的美景讓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天然的大花園,五顏六色爭相開放的花兒啊,讓人一飽眼福。
  頸聯“李綴疏枝牽客夢,瓜連老蔓系鄉愁”,承頷聯,虛實結合,這一轉,是此詩最濃重的一筆,表面上看似寫碩果累累綴滿枝,瓜連老蔓攀爬生長的景象。但實則寫的卻是原來昔日小院的主人因為舉家搬遷成為了今日客的難以言表的心情。此時的瓜連的不僅是它依托生長的老蔓,連的更是那綿綿不盡的思鄉之愁啊。
  尾聯“芳馨欲醉情難舍,拍照頻頻畫卷留”。是啊,這故園的花花草草,這故園的每一處角落,以及對故園生活的熱愛與眷戀,此時此刻是用多少文字都難以言表的!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這濃濃思念,深深之情,制成照片封存起來,永遠留在記憶里吧!


高宏宇

聞好友秋山攬勝有寄

天籟詩心切切融,悠然獨步小橋東。
五花山色人煙外,一鏡霓光錦嶂中。
恨不橫生播云翅,劈空掠起月湖風。
夢回偈語猶盈耳,好景常于險境逢。

劉麗秀試評 :
  秋天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季節。宏宇用“聞好友秋山攬勝”來寫,更增加了秋的意味。這樣仿佛走進了好友的身世,又仿佛那就是作者本人的身世。從首聯“天籟詩心切切融”中即所得。?詩者的心是相通的,更何況是好友。“切切融”三字,順理成章接出悠然愜意,有緩緩氣色。“五花山色”,“一鏡霓光”,有十足的畫面感。五花山色繁駁也,一鏡霓光明徹也,二者搭配深得用景之法,清 洪棟園 《后南柯·伐檀》:“只要五花應節,四正相維,八陣非常,物情相制本陰陽,垤鳴雨至占卦象。”長空外,錦嶂中,遠處不能見,心中想得見,亦是如此。頸聯轉而言己言情,“”恨不橫生”,劈空掠起是心理與現實的對比,以虛對實。這樣的美好秋景登山遠眺,人在秋風中,人在山峰頂,沒有悲秋,,而是穿越了秋,走到了豁達的境界。繼而夢回,夢醒也,雖非實際之夢,但在此處亦合理,不必強行考究。尾聯點題。“好景常于險境逢”取自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只有有意志的人才能登山大自然的險峰,也只有有意志的人才能登上人生目標的頂峰。整首詩構思巧妙,引經用典,用筆不俗。堪稱佳作。

張耀祥

城郊葡萄園

百畝方圓掩綠茵,如珠串串倍精神。
飄香八月心甜透,再釀三秋琥珀新。

趙春岐賞析:
  經過春夏的耕耘,秋實給人們帶來了無限喜悅。耀祥這首絕句將讀者帶到了百畝葡萄園。詩的首句用長鏡頭把若大的葡萄園盡收眼底。承句將鏡頭拉近,青藤上串串,如珠如玉,晶瑩剔透,葡萄園的豐收景象映入眼簾。紫乳欲滴,翡翠晶瑩,碩果飄香,使人甜透心底,一個透字把作品推向高潮。尾句似乎看到三秋果實釀出的美酒,“玉碗盛來琥珀光”,這里的葡萄熟了,這里的人們醉了!

《讀書》上刊作品及點評

《懷舊》上刊作品及選評

黃龍詩社通訊“新時代黃龍府文學大系叢書”征稿

《喬遷之感》上刊作品及選評

《晚舟歸航》上刊作品及選評

《重陽節》作品選評

《向晚》上刊作品及選評

黃龍詩社專題“網絡中國節·重陽”作品選

《中秋節》上刊作品及選評

《消夏》上刊作品及選評

《家鄉記事》上刊作品及選評

《普通人的詩意生活》上刊作品及選評



您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紅館】第十三季推優作品賞評--研學中心詩人詩語專刊
登高賞秋景 重陽抒情懷——唐代重陽節登高詩賞析
學員作品 | 詩詞世界詩詞曲聯長期班五絕《詠秋》作業
鳶之詩語 | 第86場群毆賽
詠秋詩詞專輯
高考詩詞鑒賞題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枝江市| 陆丰市| 邵阳县| 麻栗坡县| 平南县| 波密县| 枣阳市| 油尖旺区| 井冈山市| 玉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从化市| 苏尼特右旗| 海口市| 阳城县| 阜城县| 吉隆县| 乐业县| 晋宁县| 霍林郭勒市| 汾阳市| 台州市| 武穴市| 广水市| 罗甸县| 上犹县| 义乌市| 河南省| 凤翔县| 宜川县| 两当县| 元朗区| 平乡县| 闻喜县| 平山县| 福海县| 张北县| 息烽县| 武陟县|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