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詩學院師教點評第29期
寫在前面的的話
寫詩如釀酒,評詩如品酒!
評詩之道,于微醺之際!或鼓之以雷霆,催人奮進;或潤之以風雨,壯行無聲。又或引清流于古韻,因枝振葉;穿曲徑而探幽,文心雕龍。
品酒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評詩亦如此,此謂功夫在詩外也!
如此,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詩評相長也!
長青詩學院
詩教一群
6月16日鐘茂榮老師點評
詠木匠(通韻)
孟慶燕
至古從今百樣全,魯班匠藝若非凡。
裁云截片西東走,畫鳳雕龍南北銜。
多用功夫成大器,還將技巧刻雕玩。
春秋盡撒及時雨,愿為民間木彩添。
點評:魯班傳藝,千載光大。畫鳳雕龍,大廈綺構,家常用具。描寫細致,多有祝愿,寫得很好。
霧
楊樹棠
拂曉雨無聲,觀天盼放晴。
推窗尋院翠,舉目漾紗瓊。
水點沿街卷,云團接日清。
急需穿路走,莫忘有車行。
點評:細雨潤物無聲,晨起盼晴,而院中青翠欲滴,出門水坑滿街,急需趕著行走,霧氣迷蒙,需仔細看清。題為霧,詩中手法借旁物來寫霧,寫得很好。
魔盒
胡建明(四川雪松)
亂墜天花人興奮,包醫百病令癡迷。
體虧財破恍然悟,上界潘多切勿提。
點評:虛假宣傳,包治百病,騙術驚人,勸勿聽取。簡潔明了,寫得很好。
6月18日荊惠芬老師點評
樹葉吹奏(中華通韻)
若水
口銜方寸綠,流囀百靈聲。
溪水潺潺和,白云陶醉聽。
點評:以葉吹奏,音色優美,深受廣大少數民族喜愛。此絕描寫較為空靈生動,起句直入主題,兼摹葉之狀,次句以鳥比興,贊其音之婉轉,三四句還是以周邊環境側面烘托音美,給人以悠閑靜謐之感。“方寸綠”有提升空間,此種沒有轉合的章法,古人也有,個人還是覺得有所變化會更好些。
遷后回鄉看老宅有感
馬祥泰
殘垣碎瓦土鍋臺,蕭艾萋萋沒古槐。
喜鵲喳喳迎客旅,小貓咪咪惹人哀。
兒時常逐風鳶去,夢里重牽竹馬來。
移掛鄉愁春草秀,苦根拔掉福根栽。
點評:立意清晰,章法合理,首聯視覺入筆,描寫老宅殘敗之景,頷聯聲響作襯,情發以端,“喜鵲”此處出現恐有爭議,不如取境保守些,力求基調一致,“哀”詞意可解,筆力稍重。頸聯虛筆宕開,回瞻兒時無憂景,尾聯發議,辭舊迎新,期許未來。前分句可以再提升下。
游黑山頭濕地
張紹文
久羨呼倫貝爾兮,黑山頭處把詩題。
草叢茂密風掀浪,棧道幽清木做梯。
少入樂場騎駿馬,老來濕地伴賢妻。
盈眸似畫瑤臺景,落日余暉惹客迷。
點評:此篇游記完成度比較高,敘事清晰,取景自然,首聯以“久羨”二字領起,直抒胸臆,可惜地點占用了兩句,散文可以,詩應求凝煉,前分句“呼倫貝爾兮”可省。頷聯描黑山頭景區之景,也算可觀。頸聯一虛一實,換入人物鏡頭。尾聯感慨景區之美,落日都不舍離去。“盈眸”二字多余,以上景皆是所觀之景,有“瑤臺”,“似畫”也顯無力了。
6月21日任衛紅老師詩評
敬挽喬羽先生
王杰
詞仙喬老爺,駕鶴向西行。
路上歌為伴,宮中禮樂迎。
清波歡蕩槳,麥浪舞香縈。
舉酒恭方士,一杯吟永恒。
點評:改一句為,麥浪故鄉情。舞香縈有斧鑿之感。
脛聯用喬羽的兩首歌引發聯想,親切而生動。
端午懷屈原
一癡道人(金世旭)
莫問為何雨漣漣,蒼天揮淚祭先賢。
戶懸艾草驅妖孽,鼓擊中流賽彩船。
天問驚天天啞語,九歌頌九九存玄。
忠魂且付汩江去,留得清高萬古傳。
點評:第四句的描述與第一二句似有沖突。一個是大雨一個是未雨。且雨中是否能賽龍舟,我就無知了。
天問句好!九存玄不知要表達何意。七八句,把清高改為忠魂。萬古傳的是忠魂而不是清高。忠魂且付淚江去之忠魂,可再換一詞。
致敬共和國七十周年紀念獎章獲得者鄭淇
胡建明
一代梟雄順義郎,飽經烽火淬成鋼。
肩扛遼沈攻堅炮,腳踹平津腐朽墻。
業轉公安星閃耀,身投煤海放榮光。
初心不忘忠誠黨,鮐背軍人硬脊梁。
點評:梟雄不確,換詞。
泛寫了參加幾大戰役,缺乏典型細節的表現,梟字未寫出。個性也未寫出。
建議,抓住一兩個典型細節給于表現,突出某一個性特征,將人物形象展現出來。
夏荷
萬重山(湖北)
雨霽清風塘上游,吹來吹去亂摸頭。
蜻蜓掠翠時才見,幾朵張開幾朵羞。
點評:亂摸頭雖形象,但缺乏美感,蜻蜓句化得空靈。結句新穎,重彩之筆。贊!
6月23日鄭志華老師點評
祝賀中國海軍福建艦下水
楊樹棠
壬寅仲夏喜頻傳,航母神舟震海天。
昨日云霄來貴客,今朝港塢展龍船。
巡洋巨艦添胞弟,御敵長城固隘磚。
愛黨誕辰擎厚禮,乾坤閩兆助維權。
點評:“壬寅”諸如此類的詞語最好不要在正文里,可以在題目。正文部分當惜字如金。注意重義詞。構思時思路可再拓寬些。整首再改改。
臨江仙·題同學舊照
陳國平
封塵寸照留倩影,芳華盡寫容顏。菁菁學苑憶從前,那時青澀季,夙夢滿詩箋。 幾十光陰彈指過,悠悠思緒如煙。同窗二載一生緣,莫愁霜發見,笑靨祝來年。
點評:整體通順流暢,上下片、句與句聯系緊密,真情流露,甚得詞法。
王修會(二首)
晚晴即興
誰將山水染成霞?鷗鷺鴛鴦還各家。
細草風熏頻頷首,一簾幽夢寄天涯。
夕陽隨想
誰染西邊那抹紅?深深淺淺燦晴空。
凝神院北悠閑客,挽著流年說古衷。
點評:兩首都可以的。個別字詞可以再斟酌下。“挽著”改“欲挽”,“古衷”是“苦衷”吧。
6月25日華慧娟老師點評
重逢有懷
張長江
問字多騷客,傾杯共友人。
別離情致遠,感慨事如新。
談笑朝還暮,追隨秋復春。
疏何邀月醉,向慕抒天真。
點評:疏朗的文字,凝結了對友人的真情厚意,人間最美無非是無間的友情。作者提筆至情至誠,運筆自如,記錄了這份友誼的珍貴。中二聯尤其細致刻畫了兩人的親密無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友誼日漸深厚。結聯以比興的手法,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好!
贊同事小女兒斬獲冰雪之星
如玉
五歲萌娃冰上飛,雛鷹展翅向朝暉。
迎寒苦練懷鴻志,奧運相期振國威。
點評:著筆形象,“冰上飛”,“雛鷹展翅”恰到好處地描繪出小孩子的機靈、活潑、栩栩如生,動感十足。落筆點準確,角度把握地很好,寥寥幾個文字,形態即出。轉接點把人物的志向托出,結句宏暢,寫得好!
墨香(詩二首)
學詩感悟(新韻)
天地謂方圓,事出皆有緣。
何能詩吐蕊,務必法則諳。
平仄知規律,全局懂布篇。
欲觀絕景色,定要站峰巔。
題《漓江漁歌》(新韻)
輕紗漫舞繞山間,碧水微波映翠巒。
疑似蓬萊浮蜃境,撥開云霧問八仙。
點評:第一首,以說理道出學詩的經驗,條理清晰,簡明扼要,結聯是本詩的詩眼,意在寫出好詩的關鍵。
第二首,以景入題,語言形象,刻畫逼真。轉接點將作者的情感帶入,一個“問”字,將天地人融為一體,以理性思維思考傳說與現實的關系,提升了作品的內涵。
6月28日周立軍老師點評
回老宅之戀懷
馬祥泰
殘垣碎瓦土鍋臺,蕭艾萋萋沒古槐。
喜鵲銜枝迎客旅,小貓覓偶叫聲哀。
兒時常逐風鳶去,夢里重牽竹馬來。
滿目鄉愁難自棄,縈紆石井久徘徊。
點評:這首七律寫出了老宅的景狀,寫出了鄉愁的情感。畫面感刻畫生動。唯有喜鵲銜枝迎客旅,與整體場面不在同一氛圍。尾句沒有提升振起。再琢,會是一首好律。
乘高鐵返鄉
寧靜
白龍穿洞又爬坡,掠過青山跨過河。
月照心頭歸客晚,農家小院笑聲多。
點評:這首七絕寫得很通透。白龍比喻高鐵不太貼切,用云龍如何?云龍是駿馬的美稱。轉結脫靶了,高鐵速度快,就不能用晚,換個角度寫成這個意思:既然車速快,我歸心似箭還是嫌車慢。尾句也要改。寫你在車上的所思所想。
詠紅蓮
李希海
云天碧水倚紅妝,似火如霞生瑞香。
激濁出淤堅本色,每于流火送清涼。
點評:這是一首詠物詩,借物抒情,比興得體。建議題目不要寫七一即懷,有生拉硬拽之嫌。第一句倚紅妝,紅妝本指紅蓮,就不能用倚了。尾句,紅蓮送清涼,感覺這樣形容不貼切。且沒有提升紅蓮的意境,尾句弱了。兩個火字,可以避開重字。
6月30日鐘茂榮老師點評
瞻仰參加長征的蘇應義老紅軍碑記
蔡寶泰
道路崎嶇自北通,村名白海矗山中。
長征壯舉驚天地,蘇大英雄不記功。
點評:長征征途,道路漫漫。紅軍雖遠,豐碑尚存。結尾輕輕一筆帶過功績。舉重若輕,寫得很好。
香港回歸有感
蘭花草
紫荊今日笑開顏,廿五征程鑄夢圓。
雨后陽光興偉業,明珠璀璨耀千年。
點評:回歸之喜悅,征程之偉大,喜明珠璀璨,香港輝煌。寫得很好。
觀勞務市場有感
伊杰(通韻)
清晨滾滾車輪轉,打短工人站路邊。
左顧右瞧尋雇主,東張西望覓新單。
三天不干還能過,兩月無活日子難。
憑認挑來憑認選,養家重任壓雙肩。
點評:民生多艱,迎晨即起,道邊待業,緣來肩負家庭重擔,寫得很好。
長青師教二群
6月16日邱俊標老師點評
詠竹
張國英
臨風有陣何須懼,傍徑成行若比肩。
高節一生英杰效,虛心萬古世人傳。
簡評:這是一首詠物詩。起承兩句敘寫竹子自身的生存狀況,“何須懼”賦予竹子以膽識;轉結兩句作者直抒胸臆,從正面來贊美竹子的高風亮節和虛懷如谷的高貴品質。不足之處,虛筆稍多,既然是詠物,還需要在形象性方面加強一下,把虛實結合好,以物的形與神來傳情達意。
端午粽子
劉樣明
四角分明逸氣揚,精華好味腹中藏。
青衣玉帶隨緣解,一啖嘗新醉齒香。
簡評: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情趣盎然。起承兩句主要寫粽子的形象,由外及里,“逸氣”、“精華”盡顯作者的贊美之情;轉句非常精彩,筆觸細膩,物象具體而鮮明,“隨緣”二字更是點睛之筆;結句寫品嘗后的感覺,筆力稍微有點弱了;但是瑕不掩瑜。整首詩形象生動,用詞精致,耐人尋味。
麥收趣
文/苑廷奎(清河東叟)
夏收遍野泛金黃,機器隆隆打麥忙。
無賴老牛閑逸事,樹陰涼爽啃青荒。
簡評:此作寫的很閑逸輕快。起承兩句從遠處著筆,寫小麥收割的情景,色彩明麗,充滿生機和活力,也很有現代氣息;轉結兩句突出細部,觀察細致,描寫精到,“無賴”兩字充滿情趣,情景交融。結句可以再提煉一下,樹陰一般都是涼爽的,是否可以把“涼爽”二字換成別的,增加表達的容量呢?
6月18日楊開老師點評
初夏吟
拾遺君
馥郁初濃綠漸深,長從枝葉解華音。
激情脈脈同鶯唱,綺夢癡癡攜日吟。
碧玉撩人堪入畫,青荷醉眼正怡心。
欣然來個桃花沐,一縷馨香別在襟。
點評:意脈優雅而生機勃發。中二聯的對仗工穩,句式變換靈活,各分句虛實變化靈動,句意流美。
所謂虛實,都是相對的,格律詩講究上景下情,既上章以實為主實中有虛,下章虛中有實從容過度。所以頸聯相對頷聯偏虛寫更好。中二聯句首四個偏正名詞,頸聯句首變換一下詞性更好。
結句結得余韻悠長,但因為是寫的初夏,(雖然地域或品類不同初夏不一定沒有桃花),個人認為把“桃花”改為其他合適的花更符合大眾化理解。
水調歌頭·壬寅端午節(蘇軾格例)
劉樣明
云暗雨狂注,濁浪涌江天。鼓聲頻急催櫓,濤怒擊龍船。愛國憂民聲訓,籍甚離騷九問。真不朽忠賢。有史冊塵頁,垂屈子千年。 寸陰疾,星斗轉,德昭宣。億心一致,同筑香夢盼長圓。人自風流英哲,物自山河連疊。盛世盡爭妍,但愿熙隆遠,黎庶福延綿。
點評:用韻平仄交錯相葉,及斷句方式,都符合蘇軾體格律。句式上“真不朽忠賢”與“有史冊塵頁”這兩句為一四句,正確句式應為二三句式。
換頭三字句基本達到鼎足對要求,有氣勢,很好。
意脈基本是流水式,雖然欠起伏,但還是上抑下揚,有對比,有對當今盛世的歌頌及國泰民安長治久安的祝愿,有余韻。
游潢師碧湖之所見
大祥
環湖新柳又青蔥,秀發輕揮略帶風。
樹下面西三學子,古詩吟唱夕陽中。
點評:聲律韻律及句法可圈可點。
全作畫面感清晰而閑致,人、湖、柳、風、夕陽、吟唱……動靜和諧。
根據“夕陽”與“面西”等意象,詩中“三學子”老齡的傳統文化愛好者。
6月21日魏俊山老師點評
夏至
安若
高熱棲居夢不成,繁蔭白晝起蟬鳴。
隔田雷雨晚來急,在野之濱半夏生。
點評:從詩中表現的一些鏡像上看,夢不成,白晝,晚來,感覺時序上有些混亂,時序一混亂,意脈就有了零碎的感覺。個見。
詠山村廣場舞
馮品揚
青山隱隱月初升,霧繞平臺星點燈。
大伯廣場偷著看,大媽腰扭舞歡興。
點評:起句一筆勾畫出一幅唯美的淡月初升圖。承句鏡頭拉近刻畫細節。轉結寫人物情態,融入濃郁的生活故事氛圍,頗有意趣。
憶父親
劉樣明
迷濛山黛遠,風動影依稀。
曲脊思閑夢,舒眉恨久違。
常叨忠義事,自信圣賢暉。
痛憶先嚴事,慚容一嘆欷。
點評:首聯渲染景物,以“影”入題,很有可取之處。
頷聯進一步深入“憶”,閑夢感覺有些味薄,不如換成幽夢,下句的舒眉恨久違有違常理,人懷恨一般應該是“橫眉”或“蹙眉”,而不是舒眉,舒眉是歡欣愉快的樣子。
頸聯轉寫父親的美德,暉字在此是作動詞用的嗎?如作名詞用的話感覺此句表達不甚完整,五律精不能嚴,達不須暢。精者乃煉字之功也,不可浪費一字,最好不要用詞組,如忠義,圣賢,依稀,嘆欷等。可改成行義事,沐圣暉這類。
尾聯“先嚴”二字一出,方點明與父親已是天人兩隔的境況,這種言情表意的手法有助于增加藝術感染力。個見
6月23日張學祥老師點評
同謀
苑廷奎(清河東叟)(天津)
低翔水上鷗,不必避漁舟。
撒網金陽照,共同有所求。
點評:這首假如改題為無題或偶得也許更好些。全詩寓意較深,言人、鷗同為生活所求,其艱辛不言而喻,較有詩味。覺第二句用疑問句或許更能體現人之情感,尾句孤平了,如作“同卿各有求”來回答上面疑問,豈不順暢?
夏日小聚
陳秀峰(山西太原)
湖亭開雅宴,故友話重逢。
柳色浮樽滿,荷香入座濃。
點評:言簡意深,有布局,有章法。詩題交代了時間,前二句簡短10個字,包涵了地點、事項、人物諸多信息;后二句寫景,而情盡在其中。
題清茶朋友孤瓣落荷照
馮品揚
褪盡榮華零落流,前方何去任飄浮。
芳心不怨無情水,難得從今一自由。
點評:這首題照見寓意,有架構,有境界。前面描繪落花,后面升華,言不盡之意。不足處零落流都是動詞,三字同用,值得再推敲。
6月25日王文達老師點評
紫薇樹花(俗名癢癢樹)
苑廷奎(清河東叟)(天津)
紫綬花期盛夏開,風吹凝露如霞走。
清皮光潤怕人撓,繁葉垂珠驚樹抖。
既展芳姿艷半年,又醫濕疹騷雙手。
多栽嘉種植前庭,香港名揚靚彩有。
點評:采用仄聲韻,新穎流暢,但是靚彩有三仄尾了。
一剪梅·抗洪救災
劉樣明
夏雨瘋狂急注澆,街道舟搖,山體崩峣。郊原淫漫路無橋。江水滔滔,稷客心憔。 憂臉愁眉怎散消,援手輕招,牽手同胞。災情深處有英豪。心沁清韶,淚謝宸昭。
點評:寫出雨水無情人有情,但有些詞語還需斟酌。
喜迎黨的二十大
李彥棟
升起金陽照碧空,霞飛蒼宇映旗紅。
傳來喜訊民心悅,篤定新程黨會隆。
綺夢今圓誰解語,宏圖再展國驕雄。
豪情頌贊脫貧是,偉業終成使命崇。
點評:盛世盛會,用詩歌頌黨的英明。黨會我覺得改成華夏等會更好一些。
6月28日張學祥老師點評
劉樣明
黨旗獵獵
東升旭日照堯天,華夏新歌盛世篇。
家國安寧唯重大,人民利益總排先。
奔康致富生韶歲,抗疫除魔震昊乾。
航母神舟科技勁,眾心歸一黨旗妍。
點評:滿滿正能量,有情懷,有格局,鋪排有序,對仗工整;但總給人感覺有些老干。
聽雨
苑廷奎(清河東叟)天津
室中聽陣雨,石上長青苔。
閑讀賞佳句,花隨詩共開。
點評:有境界,有布局,給人一種恬靜自然的舒適感覺,題目已是聽雨,首句這樣就浪費了幾個字,如能改一下,做到惜墨如金會更好。
仲夏游園
宋生
雙池環樹綠,蓮動甲魚翔。
泉泳涼心里,風輕荔果香。
點評:喜歡這樣綠樹環合魚翔淺底的優美環境,個別字句似乎還可以再提煉,以求更好。例如甲魚游泳,是不是有“飛翔”的樣子;涼,這里是涼快,但會不會還會產生其他歧義等,都值得推敲。
6月30日邱俊標老師點評
題圖
盧敬兵
千重雨過萬重峰,一葉扁舟寄一蹤。
蕭瑟蘆花嘯歌起,聲飛兩岸漫山紅。
簡評:這首七絕雖說是一首題圖詩,但是寫得非常真切,遠近結合,令人有如見其景、如聞其聲之感,不禁拍案叫絕。整首詩中數字用得很奇妙出色,起到了渲染和對比的效果,“過”“起”“飛”等幾個動詞增加了動感,使寧靜的畫面多了幾許活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字里行間隱現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浙水村感懷
靳銘
只道江南景色妍,豈知浙水秀而娟。
熊山吐月怡情境,溪樹庭園繞冽泉。
簡評:這首七絕主要描繪浙水村的美麗景色,感懷部分沒有呈現,所以題目是否可以改一下呢?起承是總寫,通過“只道”和“豈知”進行對比,更顯得浙水村景色的美。轉結是分寫,是細節描寫;轉句寫的是遠景,“吐”字非常形象;尾聯則以近景出,“繞冽泉”增加了絲絲的生氣。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景交融。
夏蚊
云海
蚊蟲乘熱出陰溝,吸血尋虛進角樓。
隱隱忘形群聚樂,蒙蒙霧狀眾成囚。
簡評:這首詠物詩寫景狀物非常生動而別致,令人浮想聯翩。整首詩寄托著作者對蚊子的深深的厭惡之情,此外,詩的用詞非常貼切而傳神,如“乘熱”“陰溝”“隱隱忘形”“眾成囚”,既是對真實情況的描繪,更是作者內心愛憎分明的感情體現。不足之處,有個別詞和表達難解其義,如“尋虛”、“蒙蒙霧狀”。
長青詩教三群
6月16日韋秀孟(雪薇)老師點評
別草塘
孔王駒
薰風碧水樹蒼蒼,小徑虹橋彩畫廊。
負了花紅開麗日,推車載夢過荷塘。
淺評:此作題目是“別草塘”,別即為“分別”之意,說明作者在此停留過一段時間,結句“過荷塘”,“過”是經過之意,不知道作者在此所表達的“草塘、荷塘”是否同一個地方?如果是同一地方,那么“別、過”就互相矛盾了,造成了文理不通。如能把其中一個字去掉,許會容易理解一些。如果“草塘、荷塘”不同一個地方,個人認為結句的“荷塘”和題目的“草塘”太近,換個地方來表達更好些。
柳笛
宋長勝
戰士折枝柳作笛,吹支小曲遠孤寂。
傳說此樹老兵種,復轉他鄉何處覓。
淺評:此作有幾點本人要提出來,1、第二句的“吹支小曲遠孤寂”表達的是什么?特別是“遠孤寂”顯湊韻。2、韻腳“笛”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