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想寫古典詩詞。先在弄清什么是古典詩詞。古典詩亦稱之為舊體詩。舊體詩分為:古體詩同近體詩兩種。
2.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相對于唐代那個時候而說) 唐代的律詩稱為近體詩。有律體(五律和七律,八句),絕句(五絕和七絕,四句)和排律(八句以上).對韻腳平仄粘對對仗都有嚴格的規定。所謂五言五絕五律,是指每句五個字。七言七絕七律,每句七個字!
二:要寫古典詩詞首先必須知道什么是平仄?而要弄清平仄,首先要弄清四聲。
這里所說的四聲,是古漢語中的四聲,即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
1。平聲:古漢語和現在的漢語變化不大,但有上下平之分。在現在漢語中的第一聲為上平聲,又叫做陰平聲。第二聲為下平聲,也叫陽平。
但在平水韻中,也全不是這樣,因有入聲字。須查韻書才分得清上下平聲。
如東,江,支,魚等。
若是依中華新韻,一二聲,陰平,陽平,統歸為平聲!
2。上聲,一般為現代漢語的第三聲,有上揚的音,如懂,講,址,雨等。
去聲,即下沉的聲音,一般為現代漢語的第四聲,如凍,降,志,遇等。
若是依中華新韻,三四聲,上聲,去聲,統歸為仄聲!
入聲是現代漢語中沒有的,所以在用平水韻時,要注意入聲字。其實熟悉了,也沒有什麼。但入聲字有特別的韻味,尤其在填詞時,入聲顯得重要。
在用今韻,即以拼音的韻母為基礎時,入聲就沒有了,并入了其他的聲部。
說明四聲是為了分清平仄。平聲就是上下平聲。仄聲則包括上,去,入三個聲部。即上聲,去聲和入聲都是仄,
格律是按平仄來形成的,所以分清平仄是基礎。
3。入聲:
由于入聲字,在區分平仄時容易弄錯,入聲在“詞”中的特殊性。在寫詩或填詞時,入聲字讀做上聲或去聲,問題不大,因為都是仄。而有些入聲字讀似平聲,容易錯用為平聲,這些字應特別記住是入聲字,如屋,福,覺,學,佛,石,白,國等。不熟悉的字要查一下韻書。
此外,在一些詞牌中,要求押入聲韻,不知入聲是不行的。押入聲韻,有特別的韻味,常給人一種激烈或壯悲的感覺。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下平聲15韻: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東冬等字都只是韻的代表字,它們只表示韻母的種類。至于東冬這兩部韻(以及其他相似的韻)韻有寬有窄:字數多的叫寬韻,字數少的叫窄韻。寬韻如支韻、真韻、先韻、陽韻、庚韻、尤韻等,窄韻如江韻、佳韻、肴韻、覃韻、鹽韻、咸韻等。窄韻的律詩是比較少見的。有些韻,如微韻、刪韻、侵韻,字數雖不多,但是比較合用,詩人們也很喜歡用它們。
在唐朝時寫詩用韻較嚴格,后來一般鄰韻是可通用的。
我們現在寫格律詩,可用拼音,這就是今韻。所謂今韻,就是按照漢語拼音的韻母來押韻。這就比平水韻寬多了。當然,喜歡用平水韻也可以!
在用今韻時,就不必考慮入聲字了。
在古典詩中,除律詩外,還有古詩,古風,寫古風用韻就寬了,一般是鄰韻可以通押。古詩等有押仄韻的。
詞韻就相古風的用韻,是較寬的。詞韻,有 詞林正韻
四:近體詩平仄簡表:
初學者不是很懂變格拗句之類,先按平仄簡表作詩便行了。
詩的格律平仄簡表我只拿七絕來說明。便于多排些文字。
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 七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七絕仄起首句押韻 | 七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其實,將這里面的規律弄清,是很好記憶的。
七 言 絕 句 :是在五言基礎上的擴展,即在五言句前面加相對應的兩個字。五言為平的,前以加兩仄字。為仄的加兩平字。反之去掉七言中前面的兩平字或兩仄字,便是五言絕句。七律便是由兩首絕詩組成。
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長律的平仄。不管長律有多長,也不過是依照粘對的規則來安排平仄。
違反了粘的規則,叫做失粘⑤;違反了對的規則,叫做失對。
對仗一般用在頷聯和頸聯,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頷聯略寬一些,頸聯較為嚴格。
對仗分為四種:工對,寬對,借對,流水對。
A。工對:凡是同類的詞相對,叫做工對。名詞既然分為若干小類,同一小類的詞相對,更是工對。有些名詞雖不同小類,但是在語言中經常平列,如天地、詩酒、花鳥等,也算工對。反義詞也算工對。
一般講:出句和對句之間,相對應的詞做到平仄相對,詞性相同,即為對仗。但詩人們往往不滿足于此,還追求把對仗寫得更工整些,即所謂的“工對”不僅要求對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而且又把各種詞(特別是名詞)分出許多小類來。在這些小類里選詞相對。才算工對。
詞大約可以分為下列的九類:
這里我主要說了工對,以下寬對,借對,流水對。我會在后面貼些資料,可慢查閱。
4。押 韻 。
絕句,在第一,二,四句押韻,第一句 也 可不押。押韻限平聲韻。
寫詩押韻要按韻書的規定,常用的韻書有“詩韻合壁” “佩文韻府”
也可從其他以下書里查到 。我喜歡用詞韻: 詞林正韻 一書。詩詞用韻一通看!
六:
1. 五言絕句,每句五個字,每首四句, 限押平韻 。絕句只有四種平仄類型
2.
七:
此外,還必須避免犯孤平。什麼是孤平呢?
在七言近體詩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個字,必用平聲。如果用仄聲,就是犯了孤平。理由同上。
犯了孤平,補救方法相同:由原來的“仄仄平平仄仄平”變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亦稱之本
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這種特定的平仄格式,習慣上常常用在絕詩的第三句同律詩的第七句。
八。詞
詞按詞譜(詞牌)詞韻而作。有龍榆生
詞韻:
關于詞韻,詞林正韻,把平上去三聲分為十四部,入聲分為五部,共十九部。其實這十九部不過是把詩韻大致合并。
楚辭詩經則另當別論,她們是中國詩歌史以至世界詩史上最為璀璨的文化藝術瑰寶 。
我喜歡這樣一段文字:藝術源于生活還得高于生活,藝術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東西,而且詩還當有弦外之音讓人回味的東西!我曾深深地感動著這些文字......
最后補貼一下:
檢查格律之方法:
1。點作詩填詞
2.顯示藏書閣點最右手綠色字體“作詩填詞”打一個字可以查找同韻字,選擇你想押韻的字.左手邊同樣可以查看檢查絕詩律詩格律。所謂首句平起仄起主要是針對第一句第二字!
3.可查找詞牌,檢查格律正確與否,輸入詞牌第一字即可找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