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國力最為強盛的朝代之一,它的疆域非常廣闊,政治相對開明,物質文化也非常發達、豐富。所以,人們常常把唐朝和漢朝并稱為“漢唐”。前人有一副對聯寫得好:“夏雨春云秋夜月,唐詩晉字漢文章?!卑烟瞥脑姾蜁x代的字、漢朝的文章相提并論,而且認為它就像春天的云、夏天的雨和秋天的月色一樣是恒久的,是光輝燦爛的。由此可見唐詩的魅力。
唐代自公元618年立國,到公元907年亡國,歷時289年。當然,這289年只是從唐高祖立國算起,到哀帝亡國截止。其實唐詩實際上存在的時間還要長很多,因為晚唐詩人到了五代還在生活,還在創作。如果算上“唐五代”的幾十年,則為350年左右。
那么,唐五代這300多年間總共有多少詩人呢?傳統看法認為有文字詩歌傳世的詩人約兩千四五百位,他們創作的存世詩作約四萬六七千首,我們常常概說的唐詩五萬首。最近,我從“百度”搜索,據當代文史學者統計,目前了解到存世詩人有3228人,存世詩作50454首。應該說,這個數字雖不能完全反映唐朝詩人和詩作的準確情況,但作為一般了解或研究,還是較為可靠的。
唐代是一個詩的國度,唐人生活與詩結下了不解之緣。得意時寫詩,失意時更寫詩,分別時有詩,相聚時也有詩,有時甚至把詩作為書信、請柬、通行證。舉凡讀書山林、漫游干謁、寄情山水、躍馬邊塞、科舉行卷、宦海浮沉、貶謫流放、林下優游、宴集歌舞、飲酒品酩、婚戀節慶,都少不了詩。雖然詩人們在不同時期、不同境遇所作的詩風貌不同,但大都具有一種抒發懷抱、賞物娛情的沖動和感時救世、提升人心的力量??梢哉f,詩成了唐人不可或缺的伴侶,而唐人生活也因詩具有了濃郁的藝術化情調。
有人說“唐詩是天才情種的必讀書”。因為唐詩的青春精神和飽含著生命活力的風神情韻使它成為中國詩歌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唐詩它表現著古今相通的人性、人心、人情,表現著自然之美與精神之美,表現著現實的生活與夢想的生活,而且是用永遠新鮮的感性經驗來表達。它的題材是那么廣泛,力量是那么充沛,精神是那么剛健,感情是那么充實,語言是那么新鮮,意境是那么醇美,含蘊是那么豐厚,值得世人一讀再讀。
唐詩雖然遠離我們一千多年,但無論時空怎樣變遷,無論世界怎么轉變,我們的心靈,始終向往唐詩的恒定、純粹與雋永,向往那些名句警言中熟悉而又親切的故園之思。因為它是物質之外的性靈,是流俗之上的精華,是駁雜之中的至純,是重壓之下的逸放;是文人的溫暖,是鄉愁的慰藉;是無可替代的貼心,是無盡流浪途中那一抹希望和愛的燈火。
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唐詩雖然風塵滿面,但仍難掩它生命的光芒。古老的唐詩也一直在思考著,如何向現實吐露芬芳。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甚至初學漢語的外國朋友,億萬讀者從它那里汲取著生命的感動和情感的乳汁。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唐詩從未耗盡它所要言說的一切。
我是喜愛唐詩的,我尤其喜愛它的少年精神和春天品質。我曾經做了一個夢,我夢想有一天能夠借來夢中彩筆,將那些不朽的詩篇化作永恒的風花雪月、狂歌痛飲、笑傲風雅,行吟江湖,品味抒懷,用以來豐富我們的生活情趣,滋養與詩漸行漸遠的現代心靈。(曾祥永 《常德詩詞》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