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肺癌、食管癌、腸癌以及高血壓、高血脂等慢病與爆炒、高油、高鹽等不健康炒菜方式有關。通過改變烹飪方式,可以幫助我們遠離疾病、健康生活。
1熱鍋冷油更健康
高油溫不僅會破壞菜中的維生素,還會產生具有致癌性的物質。正確做法是熱鍋冷油。先把鍋燒熱再倒油,讓油從四面往中間滾動,油溫在150℃左右,就可以炒菜了。
2炒完后刷鍋再炒下個菜
很多人剛炒過青菜,覺得鍋看起來挺干凈的,就直接接著用。但是,看似干凈的鍋表面其實附著了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溫加熱時,可能會產生苯并芘等致癌物,因此一定要洗完鍋再炒下一道。
3平底鍋炒菜更省油
圓底鍋由于鍋體受熱不均,易產生焦糊、粘鍋的現象,所以人們往往會加大用油量。而平底鍋受熱均勻,油入鍋稍轉一下,就可以鋪滿整個鍋,還減少了油煙的產生。
4炒菜出鍋時放鹽
做菜放鹽,七八成熟時再放鹽或出鍋前再放,這樣鹽量即使放得少,咸味兒也可以很突出,而且也不影響營養。
5油煙機要先開后關
長期接觸廚房油煙的女性中,患肺癌的風險增加約2~3倍。因此,炒菜時要注意開窗通風,開油煙機。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開火前就打開油煙機,炒完菜后再抽3~5分鐘,有助于最大程度吸走有害物質。
6有些菜炒完燜一燜
炒菜時蓋鍋蓋,不僅有助于減少油的用量,還可以讓食物熟得更快。菜花、土豆、茄子、豆角、胡蘿卜等往往不太容易熟,可炒得時間越長,營養損失就越大。因此,盡量用燜的方式,翻炒后加點水燜,這樣鍋內溫度更高,用時大大縮短。一些淀粉含量比較多的蔬菜,例如土豆、山藥,燜制后也更容易消化吸收。
7剩下的油別再炒菜
多次重復使用的油會有殘留致癌物,對健康不利,因此食物油最好只用一次。在嚴格控制油溫情況下,最多重復使用2次~3次。
8炒菜加淀粉鎖住維生素C
蔬菜炒3分鐘,維生素C損失5%,10分鐘達30%。所以,炒菜盡量急火快炒,期間加點淀粉,可有效鎖住維生素C,也可以加點醋,可防止蔬菜中維生素C大量丟失。
9鐵鍋炒菜不能補鐵
人體血液所需且能有效吸收的是血紅素鐵,鐵鍋溶出的鐵元素為非血紅素鐵,人體吸收率不到3%,因此長期使用鐵鍋也達不到很好的補鐵效果。肉、蛋、奶及各種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具有很好的補鐵功效,只要保證健康飲食,一般不會出現缺鐵現象。 劉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