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結構調整”是今年農業發展的主旋律!
農業部、財政部昨天聯合公布《關于做好2016年農業結構調整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堅持農民自愿原則,以“鐮刀彎”地區為主、黃淮海地區為輔,以“糧改飼”“米改豆”為主要方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耕作制度體系和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查看您的老家是“糧改飼”還是“米改豆”?
繼續實施“糧改飼”試點。
2016年,在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山東、河南、廣西、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7個省(自治區)實施“糧改飼”試點600萬畝。
實施范圍:選擇玉米種植面積大、牛羊飼養基礎好、種植結構調整意愿強的縣為試點縣,實行整縣推進,采取以養帶種的方式推動試點區域種植結構調整,通過流轉土地種植或與農戶協議收購方式,開展青貯玉米、燕麥、甜高粱和豆類等飼料作物種植,收獲加工后以青貯飼草料產品形式由牛羊等草食家畜就地轉化,引導試點區域牛羊飼養從玉米籽粒飼喂向全株青貯飼喂適度轉變。
啟動實施“米改豆”試點。
2016年,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4個省(自治區)實施“米改豆”試點500萬畝。
實施范圍:以玉米改種大豆為主,兼顧改種馬鈴薯、飼草、雜糧雜豆、油料等作物,推廣“一主四輔”種植模式。“一主”,是以玉米與大豆輪作為主,發揮大豆根瘤菌固氮養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大豆供給。“四輔”:一輔,玉米與馬鈴薯等薯類輪作。改變重迎茬,減輕土傳病蟲害(晚疫病),改善土壤物理結構和養分結構。二輔,玉米與飼草輪作。按照以養定種、以種促養的原則,實行籽粒玉米與青貯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麥草、飼用油菜等飼草作物輪作,滿足草食畜牧業發展的需要。三輔,玉米與雜糧雜豆輪作。實行玉米與谷子、高粱、燕麥等耗水量低的耐旱耐瘠薄作物輪作,減少灌溉用水,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四輔,玉米與油料作物輪作。實行玉米與花生、向日葵、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輪作。
中央財政將安排一定資金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糧改飼”試點,支持對象以具有較大規模青貯飼草料收貯能力的規模化草食家畜養殖場(企業、合作社)為主,兼顧具有穩定青貯飼草料供銷訂單的專業收貯企業(合作社)。“米改豆”試點,補助標準要與不同作物的收益平衡點相銜接,互動調整,保證農民收益不降低,支持對象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種養結合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糧改飼”、“米改豆”試點具體補助內容、對象、標準以及操作方式由各省結合本地實際自主確定。
來源:農業部
編輯:李雨楠、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