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仙信仰作為民間信仰,在中國已經存在數千年之久,尤盛行于鄉村。尤其在我國華北、東北等廣大地區,至今仍有眾多信奉者。
與一般的神明崇拜不同,五大仙信仰是對五種帶有靈異色彩的動物的崇拜,源于萬物有靈的思想。五大仙,即胡門(狐貍)、黃門(黃鼠狼)、白門(刺猬)、柳門(蛇)、灰門(鼠)。這些靈異動物既不是仙,也不是神,而是處在修仙階段的妖魅。
民間普遍認為五大仙是與人類長期伴生的,屬于亦妖亦仙的靈異,并相信它們具有特別的靈性和神力,能夠影響個人福禍、家道興衰。如果侵犯了它們,使它們受到損害,它們就能以妖術報復人類,使人類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倘若人們敬奉它們,則會得到福佑。因此,民間許多家庭中都供奉五大仙家。
當然不是對任意一只狐貍、黃鼠狼、刺猬、蛇、老鼠都頂禮膜拜,而只是崇拜個別通了靈性的。通了靈性的五大仙不怕人,而且它們身上有天然形成的特殊圖案,它們的行為舉止比較奇特。與一般的神明不同,他們身上多少帶有一點“邪氣”,甚至是“淘氣”。同時,信奉者認為它們會帶來好運,甚至視它們為財神。
通了靈性的狐貍,眼里面有靈氣,讓人看了覺得不一般。是五大家仙中唯一列入十大魑魅魍魎的家仙。
在民間信仰中,胡門的狐仙一般被認為法力最強,信奉這一門的人最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狐仙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在神話傳說中大禹和紂王的妻子都是九尾狐。在民間有很多狐仙故事,甚至有無狐魅不成村的說法,在《閱微草堂筆記》和《聊齋志異》中都有記載。
倘若有人在狐仙危難時幫助了它,它也最知道報恩的,會給人帶來好運。有狐仙顯靈提醒菜農保護好蔬菜,避免重大損失的民間傳說。當然,狐仙也有捉弄人的時候。在河北一帶有關于“屁打狐”的說法。當地流傳有小狐貍喜歡把人們的東西拿走,當人們破口大罵之后,小狐貍才把東西還回去。因為“屁打狐”怕被罵。在中國北方有乞求狐仙保祐食物年年不斷的信仰。民間也多有狐仙下馬的說法,即指七竅全開之人被狐仙附身后,可預測兇吉,除妖滅鬼。
說明人與胡門的交往中既有敬畏,也有威嚇,既會通過尊敬和供奉得到回報,也會通過強力或威脅來壓制它們不敢作祟于己。
通了靈性、“有道行”的黃鼠狼眼睛發紅,走路像人,安然穩步,遇到人后還會將前爪拱起和人打招呼。
黃門黃鼠狼,也被民間喚作“黃仙”“黃二大爺”“黃皮子”。它被人崇拜,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它同狐貍一樣體態頗為美麗而又性情狡黠,使人感到神秘;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它可以左右人的精神世界。
黃門中良莠不齊,在民間傳說中有好的,保人護家的,也有很多不好,附身害人的。若被黃仙附體,人就會手舞足蹈,連唱帶跳,非被弄得筋疲力盡不可。因此又稱它們為“黃淘氣”。好的黃仙會保佑農戶神奇豐產。在京郊流傳有“黃仙”讓還未成熟的香瓜一夜之間成熟豐產的故事。
黃仙有個修煉方式,叫“拜月”,當月明天朗的時候,黃門便蹲起身來,拱著前爪向月亮作拜揖的樣子。
通了靈性的刺猬眼睛發紅,腹部下面有一寸長的白毛,而且毛色可以自由轉換,刺的尖端有豆狀的顆粒。
白仙是最常見的所謂的保家仙之一。大明末期開始在東北出現,現在在東北農村有些家庭也有供奉白仙的習俗。每逢家里吃肉蒸饅頭都要上供。
對白仙的崇拜,民間說法不一,大部分人將它當作進財、防病的吉祥物,民間傳說的白老太太就是由刺猬演化的神靈,主要是為人治病,而且精通巫術。
通了靈性的蛇體色多金黃色,靜止的時候總愛盤成一團,將頭揚起,像人一樣打坐。
柳門采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從而成精。修行速度較快,道行都高深莫測,法力高強,化為人形后一般沒有任何蛇的樣子,一般來說以女性形象居多,但是怕雄黃酒。最著名的算是白娘子了。
人們對蛇仙的崇拜也來自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伏羲和女媧都是人首蛇身的神人。蛇被人崇拜,是因為人們認為蛇有靈氣,其形體奇異,能蟄伏潛藏蛻皮變化,且行動詭秘靈敏,法力比狐貍還要大,也能形成人形,有千里攝物的法術。
灰門即老鼠,又叫灰仙。
在把老鼠當作四害之一的今天,民間對老鼠的崇拜仍存在于一些農村地區。當地人認為老鼠常常晝伏夜出,行跡詭異,令人莫測,從而認為老鼠有很高的智慧,從而被神化。
民間有些地方還把老鼠視為倉神,在民間填倉節時祭祀。另有認為鼠能預知未來,會算卦,也能使人致富,故又將其視為財神,希求它在黑暗中為主人家運來財寶。
幫助人們生財致富,治病救災,解難決疑的五大仙家,其中生財功能頗受人們喜歡。小到平民百姓,大到王公貴族,都可以尋到信仰五大仙的例證。
五大仙家的信仰,曾經對我國華北、東北廣大地區的草根階級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后,人們對于五大家仙的信仰已經越來越淡化。但留在人們記憶中的這些關于五大仙家的傳說,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早先的農村人對于辟邪納福的祈盼和向往,是農村老者茶歇飯后的談資。